周念暉/避踩買房3大地雷 靠這些招預防、解決糾紛

▲▼ 房東,租屋,房仲。(圖/CFP)

▲買房可能會碰上不少地雷,消費者要特別注意。(示意圖/CFP)

文/周延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周念暉

購買房屋是一項重大的財務與生活決策,但在交易過程中,可能會碰到一些「地雷」,產生的糾紛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與法律困境。以下整理3大買房常見的地雷,包括房屋屋況、權利瑕疵、契約內容的不合理條款,並提出實務上如何預防,以及相關解決的辦法。

一、房屋屋況

房屋的結構安全、產權清楚、使用狀況直接關係到購屋者的權益。許多糾紛案例中,買方在購屋後才發現房屋存在滲漏、結構問題、現況與使用執照不符。舉例來說,有些房屋雖然外觀良好,但內部卻有嚴重的漏水問題,或發現違建部分未經核准,導致拆除風險。

購屋者應在可以查驗房屋時,仔細徹底檢查屋況,建議聘請如工程、驗屋等專業人士團隊檢查屋況,包括結構安全、滲漏情況以及建材使用狀況,必要時要求建商或賣方提供屋況保固承諾。

若購屋後發現屋況或產權有瑕疵,應立即與賣方協商,提出瑕疵證據,要求修繕、補償或解除交易。若協商無效,可依據《民法》中的「物之瑕疵擔保責任」、「債務不履行不完全給付」等規定,主張減少價金、修補、損害賠償或解除契約。

此外,民眾在購屋過程中應避免過度信任口頭承諾,務必將所有往來交易細節以書面或訊息紀錄等方式確認,有關房屋情形的銷售文宣、廣口、DM也務必要保留,確保未來發生爭議,權益主張有據可循。

二、權利瑕疵

購置房屋的糾紛案例中,房屋被設定抵押權或涉及法律爭議等情形也屢見不鮮。舉例來說,買方可能在購屋後,才知道該房產被他人主張共有產權或存在查封情形,無法順利取得所有權。

對此,建議可以委託地政士代書或律師調閱房地的產權登記謄本,確認是否存在抵押權、地上權或其他法律限制瑕疵,並仔細核對房屋現況與建築執照及使用執照是否一致,以避免後續產權爭議。

三、契約內容的不合理條款

許多購屋者在簽訂合約時,未能逐條檢視內容,甚至忽略潛在的風險條款,簽到了不合理條款,導致日後發生爭議時無法有效主張權益。

舉例來說,有些契約條款中規定賣方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無法交屋時,買方無法要求違約賠償;或約定買方若延遲付款,即需支付高額違約金,而賣方卻無需承擔對等責任。此外,也有部分消費者因急於成交,草率簽署未填寫完整的空白合約或簽訂不平等條款,最終陷入不利局面。

購屋者在簽約前,應仔細審閱每一條款,確保契約內容完整且公平,避免簽署空白文件或未清楚註明細節的條款。如有疑慮,應聘請律師或專業人士協助檢視合約,例如:審閱有無違反內政部公告的預售屋或成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及不得記載事項」,若有並進一步要求賣方修改不合理條款,例如過高的違約金或不明確的責任規定。

對於預售屋購買者,更應注意合約中有關工期、建材、圖說及交屋條件、期程等明確規範,並要求附上施工進度報告或建材規格表,確保賣方履約。

但如果真的事後發現,簽署了不合理條款或因不公平條款遭受損失,購屋者仍有機會依照《民法》及《消費者保護法》主張該條款無效,或請求法院重新解釋並調整契約內容,以爭取自身的最佳利益。

▲▼信託,簽約,儲蓄,財富。(圖/Unsplash)

▲購屋過程中,要留意契約內容是否有不合理條款。(示意圖/Unsplash)

總結來說,購屋過程中常見的消費地雷與糾紛,主要集中在房屋屋況、權利瑕疵、契約內容的不合理條款上。為有效防範這些風險,購屋者應做好充分準備,包括對房屋屋況及產權進行全面調查,合理規劃財務,並審慎檢視契約內容。

同時,應善用法律資源與專業協助,確保自身權益受到保障。一旦發生糾紛,購屋者也應積極尋求法律途徑進行救濟,包括協商、申請調解或提起訴訟,確保交易公平與合法。

購屋作為一項重大投資,涉及的不僅是財務規劃,還關乎生活品質與長遠安全,唯有謹慎應對,才能在複雜的交易環境中確保自身利益,實現理想的居住生活。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41/現代孟母搶大安學區宅現況曝 在地:差一條路「單價差70萬」

▲▼         周念暉律師    。(圖/記者項瀚攝)

▲周延法律事務所創辦人周念暉。(圖/周念暉提供)

►周念暉小檔案

現職:周延法律事務所(SPHERE LAW FIRM)主持律師、臺北市建築經營管理協會理事暨講師

經歷:豐彩扶輪社社長、台北市太平獅子會會長

學歷:國立中正大學法學碩士

關鍵字:買房糾紛地雷屋況瑕疵權利契約律師周念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首購族選房總價逼近豪宅線 網友驚呼:重新定義首購

有網友貼出2個台中市目前預售中新案,以首購族之姿詢問其他網友意見,不過定睛一看,2案總價皆突破3000萬元,甚至逼近豪宅天花板,也讓其他網友歪樓「現在首購族的手骨也太粗!」

5小時前

萬丹凶宅開價628→458萬求售 房仲竟稱:新婚夫妻首選

高房價時代,窮比鬼可怕,連帶凶宅近年詢問度也攀高。屏東萬丹有間凶宅,開價從628萬元降到458萬元,強調「低總價好入手、新婚夫妻首選」,除網友大讚有誠意降價外,還有網友忍不住詢問是「因為有老人會幫忙顧小孩嗎?」

7小時前

頭期款一樣「要選市區老屋or郊區預售屋?」 網友答案一面倒

存足頭期款,會想住在市區還是郊區?近日有網友看中兩間頭期款一樣的透天厝,如果住在市區的話,因為是老屋,所以房貸壓力較小;郊區則是預售屋,每個月要繳的房貸較多,大家會如何選擇?對此,信義房屋專家認為,其實還是要看透天厝本身的條件。

8小時前

他豪擲6.4億買殯儀館第一排 改建停車場爽賺現金兼養地

住宅嫌惡設施榜上有名的少不了「殯儀館」,周邊土地也因此抗性少有買賣,不過台中市北區的「臺中崇德殯儀館」第一排土地,過去913.85坪土地以無貸款總價6.39億元交易成功,如今該土地也從一片荒煙蔓草變成1小時收費60元的停車場。

9小時前

一月房市冷吱吱!專家搖頭「沒嗅到反轉」:還那麼多人買

在央行祭出第七信用管制後,房市買氣持續下探,房市專家何世昌近日報告一月新建案市況,「跟天候一樣冷吱吱,成交量掉很低。」不過,以他個人「體感」的感覺,新建案價格在微幅上揚中,並未出現反轉修正,坦言這種說法有點煞風景,「並不是說房價不會跌,而是目前還沒嗅到反轉的味道。」

9小時前

周念暉/避踩買房3大地雷 靠這些招預防、解決糾紛

購買房屋是一項重大的財務與生活決策,但在交易過程中,可能會碰到一些「地雷」,產生的糾紛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與法律困境。以下整理3大買房常見的地雷,包括房屋屋況、權利瑕疵、契約內容的不合理條款,並提出實務上如何預防,以及相關解決的辦法。

11小時前

買房入住深夜傳「馬達運轉聲」!一查幫浦室在樓下 女怒控瑕疵

基隆市一名王姓女子透過房仲向另名李女約定以420萬元價格購入基隆市一處14樓房屋,豈料雙方交屋後,王女才發現廚房牆面及流理台滲水,且窗框也有雨水滲入,除此之外,因大樓中繼幫浦機械室就設置在13樓,因此深夜時會傳來低頻馬達運作聲,王女不滿不動產標的現況說明書中都未揭露該瑕疵,因此提告李女,請求減少價金84萬元。基隆地院法官審酌後,駁回王女請求。全案可上訴。

23小時前

金門首案社宅動土!225戶估2027年完工

金門縣首個社宅「金湖安居」已在日前動工,該案由中央全額投資興建,斥資15億960萬元,離金門機場也只要5分鐘車程,交通相當便利,據悉完工時間預計是2026年,可再為在地提供225戶居住單元。

2/14 19:15

一家八口「擠2房1衛」母親又懷第7胎 17歲長女:我無法接受

馬來西亞一名17歲長女在社群平台發文抱怨,平時一家八口擠在2房1衛格局的房子裡生活,讓她直到現在都只能與弟弟妹妹睡在同一間房,非常羨慕朋友能夠擁有自己專屬的臥室房間。如今母親再懷第7胎,這讓她直呼「對不起,我無法接受」。

2/14 18:05

每2年搬一次家「房子該買還是租」? 理財專家給解答

許多人在決定究竟買房或租房時,都得綜合自身條件與工作因素進行判斷,但美國一對夫妻遇到棘手問題,想買房,但是因為丈夫工作因素,必須每2至4年就要搬遷一次,因此尋求理財專家的建議。

2/14 17:32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