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董美琪攝)
記者鄺郁庭/綜合報導
央行打炒房前房市火熱,不少人紛紛轉職房仲。就有大前輩坦言,這真的是個不錯的行業,做穩了之後,除了有一定程度的薪酬,工作時間也會比較彈性。可是這行也能看到很多人性的矛盾與貪婪。他也直呼,房仲業本身背負的原罪,如社會地位低落、不易被消費者取信等等,也是踏入這行之前就該有的心理準備。
資深房仲林品揚在粉專「Lin's竹北房產筆記」發文,聊關於中年轉行入職房仲業,一般對於社會新鮮人想做房仲,他大多是支持的,因為22~25歲左右的年紀沒什麼包袱,發現做不起來,要轉換跑道都來得及。
可中年轉行房仲「不是大好就是大壞」,因為相較於年輕人,中年人思維與行為較難改變,若過往職業與人際互動高度相關,會比較容易適應。不過,如果本身個性正向、自律、適應力強,要切入房仲業也會很有幫助。
另外,林品揚提到,中年人通常有家庭責任,「上有老,下有小」,導致難以全力衝刺事業,影響基本功的建立與專業成長。「除非有強大後援,否則時間精力有限,容易陷入家庭與事業兩頭燒的窘境。」但他也鼓勵,如果能撐過前期,業務是個可以累積的職業,「熟悉作業流程、建立高回購率,後期就能倒吃甘蔗,關鍵是撐過前期。」
最後,林品揚直言,房仲行業有其吸引人的地方,「做穩後,不僅薪酬穩定,時間彈性也較高」,但也提醒新人要有心理準備,「這行涉及龐大金額交易,你會看到很多人性的矛盾與貪婪。」他也提到,房仲業的社會地位不高,消費者信任度低,這是這一行本身背負的原罪,「也是你在踏入這行之前該有的心理準備。」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