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宅」挫列等?他曝「又不是把廠房搬去美國」:最受害是這裡

▲▼台積電。(圖/路透)

▲台積電赴美加碼投資,是否影響台灣房市?(圖/路透)

文/彭蕙珍/今周刊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白宮宣布再加碼1千億美元,於亞利桑那州蓋3座新的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和研發中心。台積電宣布將砸上千億赴美投資,也使國內房市的「台積宅」概念區發展備受關注。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多數置產族會擔心台積電在美國設廠之後,會減弱在台投資力道和時程,產生信心鬆動。由於多數在台設廠規劃都已經進行中,變數不大,只是回收期拉長。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不少人問他台積電去美國設廠,中南部房價會崩盤嗎?他不這麼認為,因為中南部設廠一事已經兌現,不是將已蓋好的廠房搬過去美國,未來是蒸蒸日上,而不是越來越差。

近期中南部房市買氣冷清是漲多修正,屬於健康狀態,房價沒有每年都暴漲的,漲多休息很正常。他強調:「受此衝擊最大是還在潛水努力爭取台積電的縣市。」

近年台灣房地產受惠台積電在各地設廠效應,磁吸台中、台南、高雄、嘉義等城市預售購屋買氣。

台灣房屋統計實價登錄資料國內台積電4個新投資廠區周邊,近兩年的預售屋交易量,其中2024年預售交易最多的是楠梓區,年售1734戶,橋頭也賣出981戶,遠勝於其他各廠。

量增最鮮明的是嘉科朴子市,去年預售屋交易達875筆,較2023年的29筆暴增2917.2%。

▲▼             。(圖/)

就業剛需支撐 台積宅每發必中

張旭嵐表示,台積宅的房市效應幾乎每發必中,不僅建商積極卡位布局,置產族也跟進,尤其中南部房價基期低,吸引不少北客南移的資金,讓廠區周邊的預售案交易爆發。

其中,高雄廠區所在的楠梓區交易量居冠,主要是部分廠房已完工,人才招聘也已到位,房市量能也獲就業剛需支撐。

台南新市區和高雄橋頭區,在2024年預售量出現年減,主要因為已宣布設廠多年,如今距離投產時間已相當接近,利多效應步入尾聲,加上台積廠區距離兩地的鬧區較遠,房價和交易量增幅都出現趨緩的跡象。

嘉義科學園區 太保、朴子預售屋兩樣情

台積電最新設廠的嘉義科學園區,周邊主要的2大行政區太保與朴子,預售屋交易量兩樣情。太保年減53.9%,朴子暴增將近30倍,市場反應大不同。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嘉科CoWoS先進封測廠周邊的主要推案區域為高鐵特區及縣政特區,其中,縣政特區的範圍較廣,發展也較成熟,因此嘉科設廠議題曝光後,縣政特區就成了建商推案佈局的重點所在。

由於嘉義縣政特區,地跨太保、朴子兩地,2023年指標交易案為總戶數176戶的「清景麟嘉科」,正巧坐落太保轄區,使太保2023年的預售交易量衝高。

2024年縣政特區浮現的大案「Ai 世界城」,位處朴子轄區,且該案總戶數超過800戶,使朴子去年爆出巨量,也讓嘉義縣政特區的預售屋交易,呈現太保降、朴子升的情況。

張旭嵐指出,這些區域的已購客宜以靜制動,比較需要擔心的是尚未明朗或只聞樓梯響的設廠風聲,建議謹慎評估入場時機。

2面向看台積赴美 沒台積電的縣市是受害者

對於台積電赴美設廠,何世昌分別就信心面及經濟面說明:

1.信心面:短期實質面沒多大影響,但信心面卻有不小的衝擊,而房市買盤需要信心支撐,需注意市況是否因此消息而進一步削弱。如果買氣未再下墜,那影響就不大了。

2.經濟面:房市的命脈在於經濟,台積電投資量能遭美國分食,對於未來經濟成長力道一定有影響,但那也是4~5年後的事。因為一座晶圓從規劃、建廠、投產需要時間,衝擊力沒那麼快出現。也就是說,雖無近慮,必有遠憂。

至於台積電赴美設廠,誰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他強調:「沒台積電題材的縣市,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台積電未來幾年會持續蓋新廠,除了台南、高雄、台中、嘉義、新竹都有台積電設廠利多外,未來應該還有其他縣市雀屏中選。但如今美國要增設5座廠,原來還未浮出檯面的縣市新廠有可能被取消、或者延後。

換言之,受此衝擊最大的並非既有的台積宅,而是還在潛水努力爭取台積電的縣市,他們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

至於房市是不是要GG了?他認為,應該不會,房價漲跌是綜合性因素造成的,不單單台積電可以完全左右。況且,台積電大部份投資仍留在台灣,

「我也寧願相信台積電『根留台灣』的承諾。雖然我們桌上的蛋糕被美國拿走好幾塊,又被德國、日本、新加坡拿走幾塊,但大部份蛋糕還在桌上,雖然心痛,但不至於心死。」

更多今周刊文章

她38歲有房、有車、資產3千萬!提早退休環遊世界10年後,還漲成4500萬...7成身家押這款ETF:存股致富4心法
50多歲男「勞退分紅」入帳近160萬、靠1招「退休金上千萬」!達人3點分析:遇1情況別放勞退帳戶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灣地王」2子鬩牆! 宏泰掌門人討回雙北精華地

千億宏泰集團掌門人林鴻南為新北汐止、北市天母2筆土地歸屬,狀告四弟林鴻璋!本刊調查,有「台灣地王」之稱的宏泰集團創辦人林堉璘辭世前,將名下數筆土地借名登記在幾個兒子身上,同時簽署分管協議,載明未來要歸還給總公司;孰料林堉璘過世後,林鴻璋主張土地屬於父親林堉璘,而非林鴻南完全主導的宏泰建設,因此自行處分,認為權益受損的林鴻南一狀告上法院,官司纏訟近4年,近日林鴻璋態度軟化,兄弟紛爭可望落幕。

1小時前

持有5~10年轉售房地合一稅最划算?「這幾種情況」可望免稅

根據財政部房地合一稅最新統計資料,全年房地合一稅稅率分布,稅率20%的案件,也就是持有5~10年轉售的交易,為最大宗,且占比逐年走高,2024年達36.1%。專家分析,因為持有10年以上,節稅效益遞減,因此持有者多半選擇在持有5~10年時便獲利了結。

12小時前

川普「關稅帝君」撼房市! 房市主力陷潰堤失守

川普關稅海嘯不僅衝擊全球股債市,就連台灣房市也遭波及。尤其去年9月央行祭第七波信用管制以來,國內房市買氣已全面受挫,指標建商、甲山林集團董座祝文宇日前開出降價第一槍,「以7折價銷售,今年所有推案都會讓價。」本刊調查,全台平均房價已下跌6.6%,不僅出現投資客拋售潮,就連自用族群也擔憂關稅戰出現經濟衰退的不確定性,全都保守以待,「房市恐爆巨大賣壓,出現人踩人、多殺多的慘況。」業者悲觀地說。

13小時前

囤房稅2.0第1年! 非自住房屋稅件數、稅額增逾1倍

囤房稅2.0瞄準持有多戶非自住房屋者加重課稅,且改採全國歸戶,在各地持有愈多戶,適用稅率愈高。隨新制今年首度開徵,反映在初步統計數據上,今年期房屋稅非自住房屋開徵175.15萬件、稅額新台幣229.99億元,分別較113年期大增1.34倍與1.48倍。

14小時前

網友觀望2年房價愈漲愈高 批鳥籠小宅「誰愛住?」

台積電位於高雄楠梓的2奈米晶片廠下半年投產,有網友2年前就透露已在楠梓租房3年,想入手該區新案,今年再度上網PO文,認為「無腦買房的人要小心了,總價低單價高的極端值,鳥籠小宅誰愛住?」並透露「想買,還沒買!」引來網友震驚「觀望到現在還沒買?」

14小時前

50年前蓋透天成本僅4萬「現在月收租4萬」!網曝1點是最大獲利

隨著通膨怪獸的步步進逼,物價和電價雙雙上漲,房價也讓許多年輕人望而卻步,有網友指出,爺爺是建商,在民國65年蓋了一排透天,一戶成本只要4萬元,售價9萬元,留下2間自用,這兩間透天厝至今仍保留,一樓租給商家經營,樓上則隔成套房租給大學生,光是每月收到的租金就高達4萬元,讓他驚呼連連。

14小時前

室友洗衣服「這2樣一起丟」她錯愕!一票卻反問:沒差吧

洗衣服的時候,會一次把所有衣物丟進洗衣機嗎?近日有網友發文透露,她發現她的室友會把內褲、襪子放在一起洗,讓她難以置信,怎麼會把緊貼私密處的內褲,和碰到腳的襪子放在一起?是她太吹毛求疵嗎?貼文曝光後,引發討論。

14小時前

2025全球豪宅房價榜!冠軍平均每坪「453萬台幣」

最貴豪宅在哪裡?房市專家何世昌近日在粉專透露,2025年春季全球豪宅房價統計,雖然香港房市近年來已下跌超過兩成,但仍穩坐「全球豪宅最昂貴城市」寶座,每平方英尺價格高達3,860美元,換算新台幣約每坪453萬元。

15小時前

建商轉向商辦市場!行銷重心調整應對住宅銷售疲軟

隨著住宅市場銷售疲軟,越來越多建商調整行銷策略,將焦點轉向商業辦公大樓(商辦)市場,以彌補住宅銷售的不足。業界指出,部分大型建商已開始加大資源投入,專注於商辦產品的推廣,顯示出台灣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變化。

16小時前

永慶加盟四品牌「六大關鍵優勢」逆勢突圍 年中新授權店將達80店

無懼市場不景氣帶來的衝擊,永慶房產集團一如既往在逆勢中成長,今年3月全台房市交易量較2月成長35%,首季成交量更突破1.2萬件,保持穩健態勢。為低谷布局、贏在未來,集團全年目標再開200店、招募1萬名人才。

16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