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標售50戶分回宅。(圖/翻攝自財政部)
記者董美琪/綜合報導
財政部國產署北區分署的都更分回宅標售8日全流標,標的包括位於台北市捷運忠孝復興站附近的「台北星鑽」等共50戶住宅,這些標的因無人投標而無法成交。市場分析認為,此次流標的主要原因是標的物件總價高,加上央行的信用管制政策逐漸發揮效果,以及全球股市波動影響民眾資金的流動性。
這些都更分回宅多數屬於早期開發、近期完成的分回房地,依據國產署的規定,對於這類物件,會先進行是否能用於社宅或辦公廳舍的需求評估,若無這些需求,才會進行公開標售。今年年初,國產署釋出了一批台北市的都更分回宅,總數達62宗,但最終僅有3宗成交。隨後,3月12日國產署再次公告釋出50宗標的,並於4月8日開標,結果全部無人投標,造成再次流標。
其中,台北市大安區的「台北星鑽」標的尤其受到關注,這18宗物件的底價分別介於3億元至4.7億元之間,其他標的價格則大致落在5000萬至1.4億元之間。從價格上看,這些標的總價較高,可能因此市場反應冷淡。
市場專家指出,這段時間內房市交易的熱度較低,且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對高價住宅的影響已經顯現。該政策調整了高價住宅的貸款成數,降低了可貸款的比率,這意味著潛在的買家需要擁有更深厚的財力,才能負擔更高的自備款,進而限制了對這類高價住宅的需求。
此外,近期全球股市受到美國對等關稅措施的影響,使得許多股票投資者的資金流動性變得緊張,加劇了市場的冷淡。
儘管如此,國產署的官員表示,雖然目前的房市交易確實較為清淡,但由於國產署仍需承擔這些分回宅的管理成本,因此將繼續適時辦理標售,預計下次標售將於4月底進行。
至於標售底價的調整,依照規定,每次標售的估價有效期為6個月。以「台北星鑽」為例,下一次的重新評定招標底價預計將在6月左右進行,但是否調整價格,仍需經專業估價委員會的綜合評估來決定。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