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近期在網路上興起一種交易方式「交屋選擇權」,購屋族可選擇最終要不要交屋,避開申貸壓力。(圖/記者陳筱惠攝)
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預售屋受到各種政策、經濟影響,來人、來客甚至成交率一路下挫,不過近期在網路上興起一種交易方式「交屋選擇權」,購屋族可選擇最終要不要交屋,避開申貸壓力,對此,專家認為,這種交易方式和不合法猶未可知,但確定是風險極高,要賭未來,有可能建商倒給你看。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53/川普大刀衝擊台灣房市? 內行指:反而會有新契機
近期在網路上興起一種交易方式叫做「交屋選擇權」,與過去5%到交屋的優付方式不同,據投訴者爆料,就有過去經營團購的業者,宣稱這樣的方式,一定有訂簽開的基本費用,但直至預售屋蓋好面臨交屋時,消費者可選擇交屋背房貸、不交屋建商原價買回,也沒有15%違約金的問題。
對此,投訴人認為:「這有點類似股票期貨的概念,漲跌由市場定義,宣稱的業者舉辦說明會,自己是沒參加,但認為這種宣稱無風險的交易,有點可怕。」
▲對新式交易,專家認為這個若是一案建商,小型建商拉著消費者賭未來,直接倒給你看。(圖/記者陳筱惠攝)
對此,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市場資訊主委白洪章認為:「這看起來問題非常大,房地產在基本交易模式,一般建商應該不會做這件事,這對於開發商的壓力與風險,明顯超出負荷。」
他舉例:「消費者繳了10%~20%, 4年蓋屋時間風險性很高,建商就算蓋好也無法預測未來,要出現建商蓋到交屋後選擇買回,除非看好後市大漲,否則這個對建商壓力大,若是一案建商,小型建商拉著消費者賭未來,直接倒給你看都是有可能的。」
且目前新成屋對建商很不利,除了大幅增加的營建成本外,還有囤房稅問題,建議消費者還是尋找正常管道,最好有履約保證相關措施。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