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岳母」的查詢結果共79筆

年關將近,民眾在大掃除後,不順便重新檢視、安排一下家中風水,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就提供了十個有助旺財開運的風水小撇步。

蓋好的房子通常已經刷好油漆或是貼磚、壁紙,不會看到裡面的鋼筋水泥。但一名網友發現,有房子的牆壁竟然冒出了6根鋼筋,讓他好奇這有什麼功用嗎?文章曝光後,許多人紛紛開玩笑「是金鋼狼的手啦」,但也有內行網友..

父母差別待遇,會讓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大陸有一名老翁重病,需要龐大的治療費用,但兒子卻搞消失,母親沒辦法,只好求女兒幫忙,甚至在病房直接下跪,宛如八點檔劇情。

獨生子女要成家,婚前談好各自財產與孩子姓氏,避免日後撕破臉互吵!一名網友透露,未來媳婦是獨生女,家裡環境優渥擁有4間房產與美股、黃金等,要求這些屬於婚前財產,原PO當然沒有異議,但娘家要求逢年過節各自..

台灣物價近年不斷上漲,加上房價也居高不下,年輕人買房越來越困難,甚至有不少人選擇躺平過生活,就有網友好奇,現在8年級生買房的都是什麼人?對此,網友表示,通常都是家裡有後援的人,才有辦法輕鬆買房,另外也..

「可以遇到真的覺得好幸運!」有民眾日前入住台北漢來大飯店,眼尖發現一名禮賓人員身上別著「金鑰匙」胸針,瞬間超興奮,大讚對方的服務態度真的很神。話題引發熱論,不少人也直呼羨慕,「好想遇到喔!不一定會許願..

買房對這時代的年輕人來說不是件簡單的事,如果有父母的贊助,會輕鬆很多,一名媽媽表示,兒子想買透天房,於是她賣掉股票,贊助兒子1000萬買房,兒子只需要每月付1萬多元的房貸,兒子也承諾有留房間給她住,最..

翻修70年古宅,竟發現驚人內幕!有一名外國女子最近翻修新購入的50年代古宅,近日整修時,在壁爐下方找到前屋主留下的「特別禮物」,打開一看竟是裝滿了百元美金鈔票,清點後總金額是2300美元(約新台幣7...

桃園人妻在「爆料公社」大爆老公跟親媽搞上,曝光多張關係複雜、毀三觀的對話截圖。其中,人妻媽向女兒聲稱,報309房是要等同事們一起吃消夜,就有老司機直呼,「騙人沒去過汽旅喔?房號很少會遇到固定的。」事實..

高雄一名陳姓男子因凌晨0時許仍放任孩子在家中看電視、奔跑發出噪音,樓下鄰居不堪其擾憤而報警。警方到場察看時陳男並未應門,員警確認陳男屋內有傳出聲響,因此依《社會秩序維護法》開罰新台幣2000元。陳男不..

這麼髒真誇張!近日一位人妻表示,婆家廚房超髒,她幫忙煮飯都很難忍受,因為有蟑螂到處爬,婆婆還把蟑螂屋放桌上,最近她又發現炒菜用的木鏟子髒到發黑,婆婆也不願意換,「衛生習慣不一樣真的很痛苦。」

「房子是我自己買的,你只是岳母,憑什麼要一組鑰匙+磁扣?」一名男網友發文表示,岳母和小舅子常到他們家作客,但其實也沒有要做什麼,就是賴在客廳、搜刮冰箱,雖然老婆已經多次溝通,但仍沒用,甚至還跟他們討家..

不少人無法接受婚後和另一半家人同住。一名網友就說,日前老婆娘家開始裝修,岳母只好到他們新家借住3個月,但沒想到對方一住就不走了。事後他才知道,娘家房子已經過戶給小舅子,對方總找各種理由,不讓岳母回去。..

婚後是否要和另一半家人同住,一直困擾著不少人。一名網友透露,身邊有朋友打算婚後要和岳父母同住,他聽完後相當震驚,因為感覺很不自在,好奇是否有人婚後也想要和女方家人同住?文章曝光後掀起討論,不少人看到女..

許多夫妻婚後面臨要租屋還是買房。一名網友表示,友人近期正猶豫要找屋還是租房,岳母提議由她出頭期,夫妻倆負責繳貸款,不過房子要登記在岳母名下,等到兩人有能力買房後,房子再留給岳母,「大家有什麼經驗或建議..

買房蓋屋是大事,夫妻間應該多溝通。一名網友透露,他想和老婆各付一半的錢蓋新房,並讓家人一起住進來。不過老婆卻嫌選的地點太偏僻,且認為如果婆家人要入住,也必須幫忙出錢,拒絕支付一半費用,讓他聽了心情很複..

結婚不只要和另一半磨合,如何和對方家人相處也很重要。一名網友表示,他和女友準備要在下個月結婚,但女方媽媽卻很難搞,一直要他趕快買房,就連蜜月旅行也要干涉,讓他相當頭痛,當初對方跑來借錢整修老家,他二話..

「這房子是我爺爺留給我的,70多年了,我們不是過客,我們把這裡當成根。」今年58歲的詹智雄從出生就住在寶藏巖聚落,他的爺爺更是第一批住戶,在日本撤軍的無政府時期就進駐,他帶著記者參觀,33坪的空間隔成..

新北捷運環狀線通車2年,坐擁環狀線6個捷運站點的中和區獲益匪淺,據房仲業者統計,中和區公寓房價4年來漲幅達25%,而6個站點中,景安站周邊電梯大樓單價漲幅來到18%,成長為6站之首。在地房仲建議小資購..

結婚以後會搬出去還是繼續住家裡呢?有些人因擔心生活習慣不同起衝突,甚至為避免婆媳問題,都選擇不住婆家,不過近日則有網友好奇拋問,現實中是不是有很多人婚後仍然住家裡?貼文曝光後,也引發底下網友熱烈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