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人觀點來看香港和新加坡的居住正義

香港籠居、香港房子。(圖/記者陳俊宏攝)

▲香港房子有「鴿子籠」之稱。(圖/記者陳俊宏攝)

文/陳亞屏

在台灣人的眼裡,大台北地區房價已經到了高不可攀的地步,殊不知香港的房價更高,今日香港的房價已經超越一般人所能想像,港人想盡辦法都只能住在「奈米」樓裡。相對的,同為彈丸之地的新加坡,就不用這麼苦命了,因為當地組屋(公屋)供應充足。而且公積金政策(類似台灣的退休金提撥)幫忙公民上車成為有殼一族,對已移民獅城的港人他們怎麼看呢?

「 來到這裡比想像中的更好」,「因為,這裡的平地比較多(香港大部分是山區、坡地), 所以一般住宅環境比較寬敞,住家附近綠化較多」 。這是港人郭先生對新加坡的第一印象。郭先生三年前移民新加坡定居,和朋友合租了一個700呎(19.4坪)的房子,月租才1萬港元,在香港,1萬元也未必能夠租到一半大的房子。

這都是因為新加坡大部分的居民都住在組屋(公屋),所以私樓市場(private market)的市場占比沒有香港那麼大,房屋租金當然也相對便宜。申請成了新加坡永久居民的郭先生,最大的感受是兩地的福利政策有差別。新加坡公積金(簡稱CPF,即香港的MPF)由員工和雇主共同負擔37%(員工自付20%、雇主負擔17%), 但政府卻把這37% 的基金存放在三個戶口, 具有較大的機動性。

以單身者來說,存到一定的額度,就可以領出來做為購屋的頭期款、裝潢款,或用於繳交各項稅款。第二個用途就是MEDICARE,因為不論去看私人或者是公家的醫院,只要帳戶裡面有錢,就可以領出來,支付自己的醫療開支。

事實上,在房屋政策上,新加坡政府也遠較香港更具有前瞻性,自從2009年開始打房後,新加坡私樓房價只漲升了56%。反觀香港,卻翻了無數倍。從執行上來看,新加坡每年推出的組屋供應量大致可以符合需求,一年至少釋出25000戶以上,當然可以有效遏止房價大漲。而香港,政府推出的居屋一年只有4400戶,從數字上即可以看出明顯的差異,也成了兩地房屋政策成敗的關鍵。

看看別人再比較一下我們自己的情形,跟新加坡相比,我們是比上不足,但是跟香港相比,我們似乎又算住的輕鬆,現在台灣的大多數建築物都已經老舊不堪,或許我們應該好好想一想如何藉助老屋改建來更新市容、改善民眾的居住環境,並藉由改建後增加的供給量來降低房價,而不是一昧盲目而草率的打房,結果永遠沒有辦法根本性的解決房價過高的問題。

作者簡介:
陳亞屏現任台灣商務平台創意總監、自由作家,現旅居香港,愛好建築、室內設計及美學,曾創建營造公司、建設公司並擔任負責人職務。

關鍵字:居住正義台灣香港新加坡陳亞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封閉型商圈買方有限 美濃22坪舊透天「佛心價」85萬元

央行去年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不少民眾想趁機撿便宜,盤點高雄市目前最便宜的待售住宅,為美濃舊透天,總價僅85萬元,若以原高雄市區的範圍來看,最低價則是位於楠梓的樓中樓套房,總價106萬元,都在百萬元上下可入手,跟一輛國產車價格相差不多。

7小時前

船員自曝「月入10萬」看中1800萬房!內行1關鍵愣勸:有風險

航運業起薪高,但想買房也不是容易事。有船員表示,他月收大概是10萬元左右,工作是合約制,一年約可休4個月,有存了300萬元當頭期款,看中好幾間1800萬的房子,不知道貸款過不過得了,貼文引發討論。信義房屋專家見狀,坦言可能會有點硬,曝光原因並給建議,可以多評估。

8小時前

基隆3100萬徵收補償金沒人領 地政處:再不領要充公了

根據基隆市政府地政處統計,截至2025年1月為止,基隆市的土地徵收補償費總計有3,100萬餘元尚未領取,市府提醒民眾,這些款項若在15年內未被領取,將被解繳國庫。請民眾至地政處網站「徵收補償費專區/未領取徵收補償費保管款清冊」查詢是否有自己或是家人的名字在上面,並呼籲民眾盡快查詢並申領,以免權益受損。

8小時前

老屋標榜「電線重拉」恐被騙 行家提3招自保

中古屋買賣糾紛,常見的除了滲漏水,還有屋主標榜全新裝潢、電線重拉,買了之後才發現並非如此。專家表示,通常新裝修細節不會寫在契約裡,大多是口頭承諾,因此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前盡可能掌握屋況,或跟屋主談「先驗屋再交屋」、「預留10%保留款」等等。

9小時前

隔壁裝修「他家8條錦鯉死光光」 這事沒做好損失12萬

新加坡一名屋主裝修房屋,業者卻沒有採取防護措施,導致粉塵與碎石汙染隔壁鄰居,害得對方家中8條日本錦鯉全都死光,損失高達5000新元(約新台幣12萬元)。

10小時前

幸運贏5房超級豪宅 夫妻1原因選擇賣掉「秒變億萬富翁」

英國一對夫妻參加Omaze的抽獎活動,幸運贏得一棟占地1.4 英畝的豪宅,然而這對夫妻卻因為不想搬家,選擇將豪宅以300萬英鎊(約台幣1億多元)賣出,瞬間成為億萬富翁。

10小時前

陸敬民/新房市指南針! 2025房價走勢全看寶佳策略

去年上半年房市挾全台股市站上2萬點、新青安等政策利多,各大建商火力全開,下半年央行連續出手打炒房、資金緊縮,造成市場買氣出現急凍。

11小時前

大樓傳詭異聲 男目睹「怪臉男住地下室」嚇:都市傳說是真的

美國奧勒岡州一名男子在大樓內聽到怪聲,與遇到一連串詭異事件,才發現一名奇怪男子居然住在公寓地下室長達好幾周,驚悚故事曝光在網路後爆紅,獲得1百多萬點閱。

12小時前

嘉義縣市蓋社宅 3案近1000戶興建中!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住都中心)在全台各地興辦社會住宅,至今已完工、已決標的戶數已經突破6萬戶。國家住都中心在嘉義縣市規劃興建共計6戶,其中興建進行中的有3案、待開工的2案與仍在規劃中的1案。

13小時前

2024手骨最粗! 神秘自然人近35億買蘆竹1.6萬坪農牧用地

2024年北台灣單筆最貴的2筆純土地交易,分別位於桃園蘆竹、新北泰山,總價都達33億元。前者為工業區農牧用地,最大價值在於未來有望變更為建地;後者則是愛山林購入的帶照土地,商仲分析,對買賣雙方來說交易價格都頗漂亮,達到雙贏局面。

13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