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將打開封閉數十年圍牆,除了建國南路牆面會保留,其餘將拆除。(圖/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台灣與法國越洋打造「台灣聲響實驗室」,也是全台首座49.4聲道實驗劇場,將於11月底正式上線營運!文化部長鄭麗君與法國龐畢度「聲響與音樂研究統合中心」(IRCAM)總監 Frank Madlener,雙方簽署合作意向書。更在今(21)日同時宣告,空總將「打開圍牆」,讓封閉數十年的軍事基地向台灣社會打開;且未來8年整體建構計劃,將以藝術文化結合科技、技術,支持台灣聲響實驗室的發展。
▲空總(C-LAB) 將對社會「打開圍牆」,照片為原仁愛路圍牆,現已拆除正在做景觀工程。(圖/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空總打造首座「台灣聲響實驗室」!同時舉辦首屆「聲響藝術節」展覽,即日起至11/30開放民眾參觀(圖/記者林育綾攝)
文化部長鄭麗君在去年9月親赴巴黎,與法國龐畢度「聲響與音樂研究統合中心」簽署合作意向書,訂定台、法音樂與聲響領域學術與科技研究的合作方向,決定共同規畫於「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成立「台灣聲響實驗室」(Taiwan Sound Lab),以探索新聲響科技與文化藝術的結合發展,並打造亞洲聲響藝術創作研發的旗艦基地。
▲文化部長鄭麗君(右)與法國IRCAM總監 Frank Madlener(左),雙方簽署合作意向書。(圖/記者林育綾攝)
「台灣聲響實驗室」也是全台首座49.4聲道實驗劇場,歷經2年規劃,C-LAB與IRCAM合組之跨國聲音工程團隊,為尊重空總軍事遺址的歷史,以「屋中屋」的概念,於聯合餐廳一樓後翼,打造全新專業聲音劇場空間。
▲展廳內設49.4聲道環場音效。(圖/記者林育綾攝)
展廳內設49.4聲道環場音效,除了牆面多層吸音,地板下更裝浮動式地板,阻隔外部聲音干擾,成為目前全台供聲響及音樂創作者優質的聲音呈現場域。另在空間使用上,考量跨媒體展演之多樣性,觀眾席採活動式可拆解的座位設計,最多可容納75人。
「台灣聲響實驗室」11月底將正式上線營運,不僅供音樂會、劇場及聲音科技演出,也將成為台灣小劇場演出的全新場地,替聲音與劇場工作者提供更先進與專業服務。
▲為宣告「聲響實驗室」在空總基地的落成啟用,即日起至30日將合作舉辦「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展覽。(圖/記者林育綾攝)
為宣告「聲響實驗室」在空總基地的落成啟用,以及未來C-LAB與IRCAM就創作、研究與教育3個方向合作交流計畫,即日起至30日將合作舉辦「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展覽,精心展策台、法多件聲音科技作品,呈現活躍與多元之創作面向。
首屆聲響藝術節以「Diversonics」為名,希望呈現聲音藝術的多樣性,試圖透過各種不同的聲音表演形式,結合各種科技技術,可在不同的場域裡,傳遞富於挑戰傳統的實驗精神。同時透過展演和工作坊,讓大眾可以參與、製造及聆聽自己的聲音,實現多樣性的聲音樣貌。
▲文化部長鄭麗君(右)藉機宣告2個空總的好消息。(圖/記者林育綾攝)
鄭麗君也藉機會宣告2個好消息,第一是空總將正式「打開圍牆」,目前仁愛路的圍牆正在做景觀工程,預計明年2月可以向台灣社會打開,「這個打開是非常有象徵性的一步,因為這裡是軍事基地,封閉了數十年,我們希望在明年2月透過圍牆的打開,歡迎更多創新力量的結合。」
第2個好消息則是11月初行政院已經正式核定,C-LAB未來8年的整體建構計畫,將由文化部、經濟部、科技部一起努力。此計畫可以展開整個C-LAB軟硬體的建構,更支持台灣聲響實驗室的發展,也期望望C-LAB未來能夠作為國際合作的平台,能夠讓我們自己、讓世界看到台灣自由、多元、開放跟創新的文化力量。
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