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妻首次購屋歧異多,可多參考前輩、專家意見,避免不必要爭執。(圖/記者張菱育攝)
作者/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金融科技暨創新管理中心講師 陳耕太
親朋好友最近喜事連連,好幾位朋友最近當新手爸爸也有幾位是準爸爸。新婚、成家、生子,都是人生大事,這篇文章是準備給即將購買房子的朋友所看,因為筆者朋友,就有一對為房事吵鬧意見不合。家是人生大事,未來室內家具要怎麼買?房要怎麼買?名字要登記給誰?房貸要怎麼攤平?狀況層出不窮,樣樣都考驗著兩人的感情以及智慧。
關於購屋,建議大家平時就應該建立兩個觀念:(1)買屋、換屋需要常請益前輩的經驗,並與市場從業人員保持良好互動交流。(2)努力存第一桶金買房子。
買賣房屋前最重要、最常見、也最容易忽略掉細節的問題,該如何仔細評估自己的需求、精打細算記錄花費、審慎選擇自己的「好宅」。
「買房前,先預測5年後的生活」建議是要多想,先用虛擬的角度思考,畢竟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需求。在《不後悔的買屋36招》書上提到:建議買房前盡量先想到3到5年後的事,和未來可能的生活狀況,挑出適合自己的房子。如果說現在是單身,3年後還未想要成家,建議可以選擇坪數稍小且離公司近的房子,省下通勤時間,去充電補充技職能力、培養興趣嗜好或是第二專長。但如果你已經成家,準備生小孩,就必須得把雙方工作地點和雙方父母的居住地考量進來,將三者距離做一最完整的動線規畫。由於現代夫妻多半是雙薪家庭,無暇兼顧小孩起居生活,若是能住在父母家附近,父母對於小孩的學齡前照顧、學齡後上下學接送都能相互分擔。
簡單來說,如果打算在大台北地區買房,最好的方法就是三者距離都在同一條捷運線上可抵達的地方;如是外縣市,最好能在開車路線不繞路的情況下,選擇買屋的地點。
而買房,到底應該是要買預售屋還是成屋?
這是多數購屋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代銷和建商都說預售好,因為他們賣的是預售屋;賣中古屋的仲介一定說買成屋好,其實新舊屋都有其優缺點,可以說「符合個人需求的就是好屋!」端看每個人的能力和需求再來決定自己想要的房屋類型。
大致來說,會以房屋的屋齡來區分房型,分做預售屋、新成屋和中古屋三大類型(詳見下表)。
誰不想買房子?上班族固定月薪,如何圓夢呢,不想當靠爸媽族,只能靠自己的小家庭、上班族、首購族,常在房地產市場上無所適從。房子,代表了幸福的憧憬與追求,買屋應該是完成夢想,而非一輩子的負擔。面對人生最重要的一筆開銷,搞清楚購屋所需成本「費用」和「需求」,才能買得安心。
究竟要挑什麼價位的房價,就要視夫妻倆人每個月可支付的房貸預算來反推。比方兩人如果是雙薪上班族,可支付貸款約為薪資的3分之1,也就是說,房貸預算是2~3萬元上下,反推可接受房價約1000萬元以內。
評估空間需求,由於婚後需較大空間,兩房以上20~40坪,以目前貸款成數保守估計7成,銀行貸款額度500萬元,新人可購買總價800萬元的房子,目前來說,想要在新北市交通較佳處,購入上下班便利的房子,也不無可能。
而新婚夫妻多不喜與父母同住,但是問題就來了,如果新婚燕爾,究竟房子的名字要登記誰的名字呢?
建議要用理性的方式,取得雙方的共識,畢竟,買屋是兩個人遮風避雨的港灣,誰付錢,登記誰的名字,都要同舟共濟,所以最好是採「銀行放款標準優劣」評量。
舉例來說,如果夫妻雙方薪資結構差距不大,但是其中一位為公務人員,銀行放款標準一定較佳,貸款成數也會比較高,每個月省下的利息以及攤提成本較低,所以,就要以此作為優選。
夫妻購買房屋時,容易遇到男女對於裝潢風格以及傢俱的預算挑選,有不同的想法,比方說:男性多重視簡約、以及3C家電的採購品牌,而女性則對於家中格局、以及收納空間的多寡有想法,一開始如果沒有先跟設計師溝通清楚,一旦施工,往往難以符合雙方心意,成為吵架的元兇。
裝潢風格以及施工品質跟個人的品味以及需求有關係,往往想要樣樣兼顧,就需要一大筆的開銷,新人們要先有心理準備。
想要一次到位,除非銀彈充足,否則裝潢風格可以不一定要過於鋪張,可以從簡單、必備的裝潢,大項家具,如:沙發椅、客廳先購入,風格可以靠家飾品來做調整。
而其他家電部分,為求管線的美觀,在裝潢施作時,可以跟設計師先做好3D圖的規劃,預留未來的擺放空間,等到後期手頭較為寬裕時,再慢慢添購,也不失為紓解新婚成家經濟壓力的好方法。
歡喜成家事情圓滿,除了要有事前的心理建設,也考驗著夫妻倆人的理財觀,所以越混亂就越要理性面對,不妨先把個自需求以及預算採條列式的方式列出,一一檢討,才不會產生「剪不亂,理還亂」的情感糾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