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的華新街又稱為緬甸街,是緬甸華僑的聚集地,也有許多緬甸美食。(圖/楊萬利提供)
記者陳建宇/綜合報導
一般台灣人對於自己,大多數不會有身份認同的疑問,但生命中同時被緬甸、雲南以及台灣等多個文化影響的楊萬利卻不是如此,她一直到了3年多前開始擔任中和華新街的導覽員,才真正了解自己代表的意義,以及作為台灣和緬甸社群的文化橋梁這個使命。
▲楊萬利(圖中)10歲前都住在緬甸。(圖/楊萬利提供)
1983年楊萬利出生在緬甸,祖籍雲南的她是緬甸的華僑,10歲前一直都住在緬甸,直到因為緬甸排華的關係才來到台灣定居,就和其他緬甸華僑一樣,他們都住在中和的華新街,因此華新街也被稱為「緬甸街」。「緬甸街」有相當多的異國美食,但這似乎也是外界和這裡的唯一交集,其他文化上的交流似乎趨近於零。
因為文化上的差異,楊萬利回憶來台的第一年,過得很痛苦,雖然在緬甸也上中文的學校、也學習注音符號,但對於文字的認識和使用還不熟悉,簡單的數學應用題會因為看不懂題目而不知道如何計算。
而在課業之外,人際關係也因為語言、文化造成隔閡,讓楊萬利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漸漸她開始把自己的身份隱藏起來、把自己邊緣化,害怕與人互動,深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他的身份和文化。
但楊萬利後來接觸東南亞主題書店「燦爛時光」,更在2016年時,開始擔任緬甸街的導覽員,開啟她作為台灣及緬甸文化橋梁的新篇章。楊萬利回憶一開始,她根本不知道怎麼導覽,常常鬼打牆似的講重複的東西,但是自覺愛講話的她慢慢上手之後,更開始想知道父母、長輩眼裡的緬甸有何不同,因此開始訪談這些長輩的生命故事。
楊萬利發現,相較於生活簡單、適應力強的孩子,其實父母長輩來台要面對的困難更巨大,但他們犧牲自己一生的青春就為成就孩子和社區,為賺到更多的錢,選擇到工地工作,還要被外界以異樣的眼光看待、貼標籤。
▲楊萬利(右)2017年回到闊別24年的緬甸撣邦外婆家,找到強烈的歸屬感。(圖/楊萬利提供)
她在2017年回到小時生長的緬甸撣邦外婆家,即便已經離開24年,但回到那個地方,卻完全沒有格格不入的感覺,反而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找到10歲的「小團(楊萬利緬甸小名)」讓她肯定身體有不同的自己,她既是楊萬利、也是「小團」。而藉由緬甸街導覽員這個身份,她可以溝通台、緬雙邊的文化差異,讓更多台灣人了解緬甸街居民的生命、文化背景。
▲破酥包重視的不是內餡,反而是麵皮的層次。(圖/楊萬利提供)
楊萬利以她在做的「破酥包」為例,這種緬甸傳統食物外觀看起來和一般的包子無異,但一般的包子重視的是皮薄餡多,但破酥包重視的反而是麵皮,內餡為何不重要,由於擀麵的手法不同,破酥包的麵皮具有層次感,層次愈多代表功夫愈好,一層一層剝開吃才能品嚐出美味。
包子和破酥包就像緬甸街外和緬甸街內的人,看起來都是黑頭髮、黃皮膚,但是各自有不同的文化底蘊和生活背景,楊萬利就是彼此的生活、文化差異的橋梁,藉由更多的了解,就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