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舒衛/看懂打炒房綜合拳 準備迎接大買方時代

▲▼黃舒衛,打炒房,買方
▲房地產迎來買方市場。(圖/記者林裕豐攝)

文/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

資金浮泛,房市亂象,春風吹又生,終至政府重啟房市管制措施。繼去年12月7日央行無預警宣布隔日起,實施5年來逐漸鬆綁的限貸令,實價登錄2.0也在同月30日,由立法院三讀通過地政三法修正案。

持平而論,央行新限貸令直擊炒地、囤房建商,也收束了炒房公司、投資客的氣焰,雖然不能滿足部分人士壓抑房價的熱望,但至少加速投機、炒作、住宅商品化的行為,冷卻、退場,還市場一片寧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內政部除了全面開通成屋從實價登錄以來的每筆交易資訊之外,也對預售屋成交登錄給予更透明、即時的揭露責任,等於扶正過去嚴重傾斜一邊的交易翹翹板,政府、公開資訊給你靠,市場不再是仲介、建商、代銷說了算。

但是,政府開始打炒房,除了交易量會排除投機浮額之外,剛性需求是否會觀望、保守,進一步重演供過於求、多殺多、跌價的循環?2021的台灣房市還能維持強旺的資金行情榮景,還是提早偃旗息鼓、鳴金收兵?屋主、買方、投資人又該如何理解房市走勢,在重重迷霧裡走出一條生路?

▲▼黃舒衛,打炒房,買方

▲實價登錄2.0由立法院三讀通過地政三法修正案。(圖/翻攝實價登錄)

先說結論。房市有全球低利、剛性需求穩盤、土地市場點火的三大支撐,短期雖然個案遭逢調整的挑戰,但整體欲小不易。

因為超低利率、寬貸的超友善購屋條件到2023年都不會有太大變化,而通膨危機隱隱作動,資金回流、產業投資、城鄉建設、軌道經濟的剛性需求又強,再加上2016年房市谷底以來,全台土地交易從750、1241、1917、3120、3307億元,逐年爆發,建照核發量在這兩年也再創1997年以來的紀錄,建商推案動能很強,只有賣不掉的價格,沒有不想賣的理由。期待房市坐上溜滑梯,恐怕很不務實。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綜觀這回打炒房綜合拳,未來甚至還有房地合一稅、囤房稅、私法人限購住宅等一連串劇本,種種防堵投資、炒作的措施是奠基在一個風險以及一個機會上。然而禍福常相依,你需要看清。

首先,即便台灣2020年的防疫、經濟表現不俗,但走出台灣,外面大風大浪不斷,疫情反覆、病毒變異,全球經濟前景仍面臨諸多風險,復甦之日,遙不可期,要再回到從前,更不知還要走多遠。國內雖不致百業待舉,但部分產業嚴重受創,載浮載沉,在生死線邊掙扎。

畢竟銀彈打不退病毒,貨源、資金斷鍊,以及原物料價格飆漲的惡夢,揮之不去。因此政府除非被逼急了,否則絕不輕易出手管制,而一旦要動手執行,則約束的絕對不是產業生計、民眾權益、市場生機,消費者不須過度解讀。

另一面,無上限的量化寬鬆、前所未有的擴張性財政措施、一波波的紓困方案,但令人憂心的是,資金不往實體投資生根,盡朝快進快出的金融投資市場湧入,間接堆高資產價格驚驚漲。低廉的資金成本讓價格與生產面出現K型背離,越吹越大的泡沫脆弱性,讓政府管制措施轉為機敏。

所以,舉凡扭曲資源、破壞秩序、損害民眾權益的炒作行為,政府出手一定快、狠、準,必禁絕之而後快,才能善用產業、資金趨勢,鞏固台灣優勢。

政府在抗疫的艱困階段,引導產業脫困、擺脫競爭限制,並防堵資產泡沫風險所可能發生的多面作戰險境,總不能出現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的扭曲現象。以目前端出的政策來看,確實可節制資金進場炒作,也有誠意解決長期以來因資訊不對稱,形成社會福利無謂損失課題,即使仍有未盡之處,但為以後的制度改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絕對值得鼓勵。

對自住買方來說,更是難得迎來一個從所未有的有利新時代。2020或許是最黑暗的一年,但最終也帶來2021年的無限曙光。

►黃舒衛小檔案
學歷
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
經歷
國泰世華銀行、聯邦銀行不動產管理部、信託部
東亞建築經理公司市場分析師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經理
現職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

《地產詹哥老實說》EP11/娘娘駕到!解密泰國人要不吃幾盤打拋豬 才能買得起房
 

關鍵字:黃舒衛打炒房買方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新北人口紅利最強3區出列 東屋:2區房價比周圍行政區親民

人口紅利為支撐房市重要因素!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他分析新北人口最多的3區板橋、新莊、中和房市發展,其中除了板橋房價為新北第一,其他2區對比周圍行政區,反而房價相對親民。

剛剛

「台灣地王」2子鬩牆! 宏泰掌門人討回雙北精華地

千億宏泰集團掌門人林鴻南為新北汐止、北市天母2筆土地歸屬,狀告四弟林鴻璋!本刊調查,有「台灣地王」之稱的宏泰集團創辦人林堉璘辭世前,將名下數筆土地借名登記在幾個兒子身上,同時簽署分管協議,載明未來要歸還給總公司;孰料林堉璘過世後,林鴻璋主張土地屬於父親林堉璘,而非林鴻南完全主導的宏泰建設,因此自行處分,認為權益受損的林鴻南一狀告上法院,官司纏訟近4年,近日林鴻璋態度軟化,兄弟紛爭可望落幕。

3小時前

持有5~10年轉售房地合一稅最划算?「這幾種情況」可望免稅

根據財政部房地合一稅最新統計資料,全年房地合一稅稅率分布,稅率20%的案件,也就是持有5~10年轉售的交易,為最大宗,且占比逐年走高,2024年達36.1%。專家分析,因為持有10年以上,節稅效益遞減,因此持有者多半選擇在持有5~10年時便獲利了結。

14小時前

川普「關稅帝君」撼房市! 房市主力陷潰堤失守

川普關稅海嘯不僅衝擊全球股債市,就連台灣房市也遭波及。尤其去年9月央行祭第七波信用管制以來,國內房市買氣已全面受挫,指標建商、甲山林集團董座祝文宇日前開出降價第一槍,「以7折價銷售,今年所有推案都會讓價。」本刊調查,全台平均房價已下跌6.6%,不僅出現投資客拋售潮,就連自用族群也擔憂關稅戰出現經濟衰退的不確定性,全都保守以待,「房市恐爆巨大賣壓,出現人踩人、多殺多的慘況。」業者悲觀地說。

15小時前

囤房稅2.0第1年! 非自住房屋稅件數、稅額增逾1倍

囤房稅2.0瞄準持有多戶非自住房屋者加重課稅,且改採全國歸戶,在各地持有愈多戶,適用稅率愈高。隨新制今年首度開徵,反映在初步統計數據上,今年期房屋稅非自住房屋開徵175.15萬件、稅額新台幣229.99億元,分別較113年期大增1.34倍與1.48倍。

16小時前

網友觀望2年房價愈漲愈高 批鳥籠小宅「誰愛住?」

台積電位於高雄楠梓的2奈米晶片廠下半年投產,有網友2年前就透露已在楠梓租房3年,想入手該區新案,今年再度上網PO文,認為「無腦買房的人要小心了,總價低單價高的極端值,鳥籠小宅誰愛住?」並透露「想買,還沒買!」引來網友震驚「觀望到現在還沒買?」

16小時前

50年前蓋透天成本僅4萬「現在月收租4萬」!網曝1點是最大獲利

隨著通膨怪獸的步步進逼,物價和電價雙雙上漲,房價也讓許多年輕人望而卻步,有網友指出,爺爺是建商,在民國65年蓋了一排透天,一戶成本只要4萬元,售價9萬元,留下2間自用,這兩間透天厝至今仍保留,一樓租給商家經營,樓上則隔成套房租給大學生,光是每月收到的租金就高達4萬元,讓他驚呼連連。

16小時前

室友洗衣服「這2樣一起丟」她錯愕!一票卻反問:沒差吧

洗衣服的時候,會一次把所有衣物丟進洗衣機嗎?近日有網友發文透露,她發現她的室友會把內褲、襪子放在一起洗,讓她難以置信,怎麼會把緊貼私密處的內褲,和碰到腳的襪子放在一起?是她太吹毛求疵嗎?貼文曝光後,引發討論。

16小時前

2025全球豪宅房價榜!冠軍平均每坪「453萬台幣」

最貴豪宅在哪裡?房市專家何世昌近日在粉專透露,2025年春季全球豪宅房價統計,雖然香港房市近年來已下跌超過兩成,但仍穩坐「全球豪宅最昂貴城市」寶座,每平方英尺價格高達3,860美元,換算新台幣約每坪453萬元。

17小時前

建商轉向商辦市場!行銷重心調整應對住宅銷售疲軟

隨著住宅市場銷售疲軟,越來越多建商調整行銷策略,將焦點轉向商業辦公大樓(商辦)市場,以彌補住宅銷售的不足。業界指出,部分大型建商已開始加大資源投入,專注於商辦產品的推廣,顯示出台灣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變化。

18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