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老舊建物比例高,不少民眾都有意藉由「都更」來改善居住環境 。(圖/ET資料照)
記者項瀚/台北報導
國內老舊建物比例高,不少民眾都有意藉由「都更」來改善居住環境,不過實務上該如何辦理?有哪些基本知識需要了解?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新北市住都中心副執行長錢奕綱,進行深入淺出的說明。
▲點擊收聽Podcast《地產詹哥老實說》,搞懂都市更新。
節目一開始,錢奕綱談到都市更新的相關限制。首先,屋齡需達30年以上,而基地條件原則上,需臨1條計畫道路、面積1500平方米以上,也就是約450坪。不足者則需向都市計畫委員會提出申請。
對於想進行都更的民眾而言,錢奕綱建議,可以先向鄰居拜訪,詢問都更的意願,並成立更新會,由此一來便能增加建商出手的機會。此外,民眾也可以向新北住都中心、北市更新推動中心、或是相關民間部門諮詢。以新北住都中心來說,去年就舉辦了128場、共4萬人次的說明會,且是不需繳交任何費用的。
▲新北住都中心去年就舉辦了128場、共4萬人次的說明會,且是不需繳交任何費用的。(圖/住都中心提供)
接著,錢奕綱表示,目前都更可分為3種形式,分別為公辦、民辦、自辦。前者是政府基於建物老舊、治安、消防、衛生等疑慮,主動劃定更新區域。而民辦則為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意指屋主提供土地,與民間開發商合作,進行合建、分屋。
自辦是由民眾主動發起,並且自行出資。錢奕綱指出,目前這種方較不常見,因為出頭整合的民眾可能會受到許多猜忌、質疑。所以,他建議可以尋求公法人的協助,提高信任度,基本上能增加成功都更的機會。
關於民眾對都更曠日廢時的認知,錢奕綱並無否認。他說,由於都更規模較大,成功都更者大約需花費7~8年左右,其中最耗時的環節便是整合與分配。所以他建議,透過第三方、公法人導入的透明分配機制,能有效加速協商、整合的時間。
▲錢奕綱表示,透過第三方、公法人導入的透明分配機制,能有效加速都更協商、整合的時間。(圖/翻攝自《地產詹哥老實說》)
此外,也有不少民眾會質疑,都更換回的坪數比原先住宅小。錢奕綱說明,這部分除要考量到區域房價之外,新式建築本就會受相關的建築法規,公設比大約都落在30%左右,實際使用坪數自然就會受到壓縮。
最後,自辦都更若拿不出錢怎麼辦?錢奕綱表示,銀行針對都更、危老社區都釋出許多的貸款優惠,且先前央行針對土建融的限制,也把其排除在外,民眾可以多加善用此項資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