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維冠、花蓮統帥一震就倒!建商真心話:這3種類型房子最危險

▲▼0206台南大地震造成維冠金龍大樓倒塌。(圖/資料照)

▲2016年2月6日凌晨3時57分,台南大地震造成維冠金龍大樓倒塌。(圖/資料照)

文/楊欽亮/今周刊

週六(9/17)晚間9時41分台東縣關山鎮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隨後在台東地區接連發生多次餘震,當地民眾立刻在臉書上發文驚呼,「真的大到有那ㄧ兩秒是站不住的」、「第一次感覺震得這麼強烈」、「感覺很像921那樣大ㄟ」

直至周日(9/18)日仍餘震不斷,截止至14時44分,共77次連震。

14時44分,台東地區發生芮氏規模6.8地震,導致花蓮玉里驚傳大樓倒塌,傷亡人數待確認,中山民族路口更傳出建物倒塌,高寮大橋更是整條斷裂。

--------------

我們該如何看房子的外觀、結構設計與施工品質?

(原文刊載於2020/12/25,更新時間為2022/9/18)

台大土木系畢業的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和我是有20多年交情的朋友,這件事由他親口來說,要比我更具有說服力。胡偉良親自寫了下面這段文字:

1. 比較安全的建築興建時期

因為房子都是依照興建當時建築法規規定的最低標準進行設計、施工,因此除非特例(設計施工超過法規的要求)或偷工減料,否則興建時期的建築物也呈現該時期的法規安全要求。

依921地震以後新法規設計、施工的建築物,除了因應各地區地質、地震潛能而將設計地震力係數大幅提高外,也提升建物耐震度(韌性設計)規定,像是:牆柱梁須有韌性、梁柱接頭工法、鋼筋密度與彎曲角度、禁用無韌性之水淬鋼筋……等等,期使地震來臨時,建築物能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標,確保民眾自身及財產的安全。因此依新規範設計施工的房子基本上才是比較安全的。一般而論,考慮到設計施工的時程,最早完工的房子應該是在2003年以後。

2. 比較安全的房屋結構型態

簡單、對稱、筏式基礎設計加上嚴謹的施工,才能確保結構安全。

請選擇上部結構形狀簡單、對稱(井字型或方型),下部基礎部分採版式或筏式基礎的房子。上部結構形狀簡單、(雙軸)對稱(井字型或方型)的房子比較不會有局部受力集中的情形,再搭配下部基礎部分採版式或筏式基礎(有地下室),則其抵抗不均勻沉陷的能力較佳,對有土壤液化可能的區域,這類型的房子與其他種類相比更是相對可靠。

3. 具備專業能力的建商、營造蓋的房子

它們比較具備專業的素養,比較能替整體品質把關。尤其在當今不具專業能力素養的一案建設公司、借牌營造公司盛行的當下(這些混水摸魚的公司除了營利掛帥外,也不具專業素養,容易在設計、施工上造成疏失及瑕疵),所以民眾更應該仔細檢視廠商的專業能力。

最危險的房屋結構

1. 最危險的興建時期:民國63年以前

民國63年以前,台灣的建築法規是沒有地震的抗震要求的,因此民國63年以前興建的房子,基本上不具備地震抗震力。除了設計上缺少地震力的規定之外,當時蓋的房子,不論在工程品質管控或混凝土施工澆灌時,都普遍存在著各種缺失,像混凝土加水幾乎是司空見慣的普遍現象。而混凝土因加水造成強度不足更是導致柱子崩壞,人員喪命的主因之一。

次危險的興建時期(民國63年以後,88年以前)

這一段時期雖然有了地震力的設計規定,但尚無耐震設計及抗震施工細節的詳細規定,像是:混凝土粒料的用料品質、含泥量、扁平率、吸水率、氯離子含量等項目都沒有嚴格要求。加上施工仍然馬虎,所以整體工程品質普遍不佳,這個階段蓋的房子仍是不夠安全,建築物仍有因柱子斷(爆)裂產生災變的可能。

2. 最危險的建築物型態

a,有騎樓或一樓變更(或取消)梁柱、牆壁的住商混合大樓

這類型大樓因量體大(地震時的地震力也大),加上高度效應(地震時更大的搖擺、受力力矩),會讓柱子承受更大的負荷。尤其又碰上結構系統比較差,像是:造(外)形(不規則L型、冂型、T型)的房子(台南的維冠大樓、花蓮的雲翠大樓)。或結構系統不流暢:梁栓不連貫(錯開)、退縮建築、柱線不連貫、懸臂式(花蓮的統帥大樓)時更容易造成局部受力放大(形成軟弱點),若該部分未經適當補強,就會很容易導致崩塌、引發災變。

又因這類建築上半部常做住家使用,外牆及內(隔戶、隔間)牆多,使得上部成為相對堅實的上部結構,而到了底層,則因挑高、去牆去柱而成了俗稱軟腳蝦的軟弱層,成了受力最大卻結構最脆弱的頭重腳輕的「軟腳蝦」,在地震時由此發生房屋倒塌崩解也就不難了解。

b,有騎樓或一樓變更(或取消)梁柱、牆壁的4、5層公寓及沿街透天住宅

這類建築物大多是63年以前所興建,當時沒有嚴謹的抗震力設計的要求,建築物一般都以房屋重量的0.1倍做為地震的水平力,這也使得建築物的梁柱系統不具備良好的抗震能力(63年以後,地震水平力修正為載重的0.23倍,89年再修正為除輕震區仍維持0.23倍外,其餘調整為0.33倍),因此在地震時很需要牆壁的設置來協助抵抗地震力(但牆壁的配置要沿著外柱的兩側(正(背)面及側面)都有,並且愈多愈好),牆壁除了和梁柱共同抵抗、分攤地震力外,它也提供了梁柱的有效側向支撐,增加了梁柱的軸向承載力。

之後由於商業的進展,很多這類老舊建築物的1、2樓為了內部的淨空間需求,牆壁被任意拆除,使得底層變成整棟建築物的軟弱層。另,騎樓或鐵捲門的設置也同樣會減少牆面的數量,因而形成整棟結構上的軟弱層。再加上地下的基礎結構(地基)大多採獨立基腳型式,而不是版式或筏式基礎,當這類的建築物坐落在有軟弱地層或有土壤液化可能的區域時,建築物會因為土壤承載力不足或下方土壤液化而產生不均勻沉陷,因而造成柱子斷裂或房屋傾斜,有可能造成房屋倒塌。921地震倒塌很多的沿街店鋪式住宅,一樓牆量極少,亦均屬於頭重腳輕的「軟腳蝦」結構。

3. 違章加蓋的房屋

尤其是4、5層樓的老舊公寓,通常基礎型態就不好,每根柱子和其基腳板的承載能力就不足,再加上屋頂違建後,柱子和基礎的負荷又大幅增加(加蓋一層柱子的負載(受力)至少增加30%(-15%的荷重效應到15%的高度效應),加蓋2層至少增加60%的負荷,像屋頂加蓋做為隔間套房時,荷重更重,若又碰上「軟腳蝦」的情形或處於地質軟弱或土壤液化區,那麼遇到強烈地震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危險。

除了柱的承載荷重外,老舊建物基礎因採獨立基腳,其承載力常常不足,若坐落在不良的地質上時更是面臨嚴重的考驗,尤其碰到軟弱的土壤液化地層,情況會更嚴重。

作者簡介_楊欽亮

資深房產媒體人。無可救藥的搖滾控、棒球精、旅遊痴、藝術迷。一九九一年踏入地產圈任房地產記者。二零零一年成為壹週刊創刊元老,曾擔任搜奇旅遊及財經人物組主任。開過畫廊,買過三間房子,皆不問漲跌,只由心。

本文摘自財經傳訊 《是誰偷走你的房子?:一次看懂房地產交易陷阱》

更多今周刊文章
台東池上6.8強震!這群人憶23年前那晚的102秒…來看台灣「10大強震」多恐怖
上船倒數最後2天!長榮(2603)現金減資每股退6元,航海王們猶豫:股價反轉上漲的契機?

關鍵字:今周刊胡偉良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像住在盒子裡!男租房一到現場驚覺超小 發現房東整層隔成12間

馬來西亞一名男子因前往外地實習透過網路租屋,沒想到抵達後才發現,現場與房東當初提供的照片完全不一樣,空間小很多、不通風,只放得下床及櫃子,驚覺房東是把整層樓分割成12個房間,讓他直言「我就像住在一個火柴盒子裡」。

12小時前

每個月給3千!他和姊同居「少做1事」 被爸罵:把這裡當飯店啊

家人同住該怎麼分配家務呢?一名網友表示,他先前和姊姊住在一起,因為工作和上課的關係,平時沒辦法幫忙倒垃圾。沒想到有次家人來訪,姊姊剛好在抱怨此事,爸爸就氣得大罵「把這裡當飯店啊!」讓他相當傻眼,認為自己平時還是有幫忙整理,這樣很不公平,事後就搬出去和朋友合租房子。

15小時前

「建商最討厭它」 打破對立!建案找驗屋公司代驗公設

近期有愈來愈多建案找來專業的驗屋公司製作建築生產履歷,甚至代驗公設,讓住戶可以省下一筆費用,不過由於這類驗屋公司主要針對的是建物結構、機電、設備等,專家建議個人屋主在交屋之前,還是可以視需求針對住宅內部,找驗屋公司來進行檢驗。

16小時前

曹興誠勸年輕別買房「套牢害一生」 他逆風嗆:租房才是最差理財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日前在中興大學演講指出「年輕人買房子會套牢自己的一生,是最差勁的理財」。對此,就有網友反駁曹興誠,直言「年輕人租房」才是最差勁的理財方式。

17小時前

松山區都更亂象! 住戶揭「海砂屋掮客」奧步

北市松山區黃金地段「御林園大樓」爆出都更爭議,住戶控訴去年遭不明人士以「海砂屋」奧步換取市府獎勵進行自辦都更,但今年他們實測出來的氯離子數值卻低於對方3倍,懷疑數據有問題,目前已委請律師提起行政訴訟,要求都發處撤銷裁處,而住戶們也疑因意見不同,出現潑糞、車子輪胎被洩氣等亂象。

18小時前

預售屋轉售不回溯 台中推案估達2400億衝「最後一波」

根據台中公會統計到4月底,大台中推案量達1430億元,當初預估2023年6月前推案量應不會超越去年同期的2335.5億元大關,不過《平均地權條例》7月1日準備上路,轉售制度不溯及既往的前提下,中台灣推案搶推態勢明顯,預計將超越去年同期,有望超過2400億元。

18小時前

高雄建商南二都撒幣獵地 推案價不會低於4字頭

就算市場不景氣,建商也還是要儲存土地糧草,以備不時之需,最新實價揭露高雄建商包括龍騰建設、永信建設分別在台南市政府周邊、高雄車站附近購入土地,由於位置都屬於精華區段,建商表示未來房價都不會低於4字頭。

20小時前

平台售「山上別墅」只附3張外觀照 他看現場傻了:浪費時間

很多人都會透過售屋平台找房子,第一印象大多憑照片判斷。就有買家直嘆,希望照片能誠實揭露屋況,不然是浪費彼此時間。原來是他在平台上看到一個郊區山上別墅,屋況僅有3張外觀照,加上「須整修」等文字,結果他花了半小時前往看房,「到了現場才知道,屋況遠比預想的更糟!」

21小時前

3樓怕蚊蟲多!「選這樓只貴16萬」內行秒點頭:比較好脫手

不少人認為,樓層住得越高越有爽度!一名妹子則發問,家人猶豫要買3樓或是5樓,主要原因是怕前者蚊蟲多,而後者又貴了16萬元,因此陷入選擇難題。文章曝光後,網友直言只差16萬當然選5樓;而信義房屋專家認為,還要看建案的環境,5樓望出去都是鐵皮屋,視野恐怕也沒多好。

21小時前

大咖房東持有40年 北市最後社區影院要賣了

松山民生社區的「新民生戲院」,為北市碩果僅存的社區電影院,近期房東新光人壽為活化資產,將其委由商仲業者銷售。信義全球專家分析,近期串流平台崛起,消費模式改變,戲院經營不易,房東便會興起資產活化的念頭。

22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