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打到小建商,造成大者恆大現象。(圖/記者陳建宇攝)
文/《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
自從2020年底央行開始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後,迄今已經實施4波,而這些選擇性信用管制實施後,有人拍手叫好,認為這代表央行要關緊水龍頭,將建商的資金活水開關旋緊,可以有效壓抑建商快速推案。不過同時也有人憂心忡忡,認為各地區在地的小建商營運將大受影響。
如今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的副作用已經逐漸顯現,日前新北市就出現建商蓋不下去的「爛尾樓」,不過大家要知道,這家建商建案的信託帳戶內還有7000多萬元,只不過其他建商承接的意願似乎不高,這裡的潛台詞就是:「已購客要再多拿錢出來。」
▲景氣好的時候出現爛尾樓,頗耐人尋味。(圖/記者項瀚攝)
景氣差的時候出現爛尾樓不稀奇,但景氣好的時候出現爛尾樓就有點耐人尋味,我們可以合理推論,會發生這種狀況與銀行端的源頭活水被限縮有關,區域小建商籌錢本來就比較難,如今自有資金要從幾千萬跳升到億元,就很難玩下去了。
上市建商或區域的大型建商,籌錢通常不是問題,上市建商可以向投資人籌資,中大型建商往往同時有好幾個建案在推,資金可抓長補短,但區域小建商就慘了,籌錢相對難的狀況下,央行又限縮土、建融,經營就會出現困境。
舉例來說,1家小建商要買地蓋房子,土地總價1億元,建築成本也是1億元,假設過去土地可向銀行貸7成、營建可貸6成,這樣自有資金只要有7000萬元就好,但現在買地只能向銀行借5成,其中1成還要開工才撥款,而營建也只能貸6成,等於自有資金就要先拿1億元出來,這多出來的3000萬元就等於是多找1個股東的投資金額。
小建商通常都是以案養案,若小建商只是將本求利一不小心就會賣完,然而近2年地價大漲,造價也變高,如果1個案子做了白工,再加上央行政策卡好卡滿,很可能就再也沒有多餘資金買下一塊市區土地,逐漸被洗到外圍、郊區,去買甲建、乙建、丙建等土地蓋房子。
當越來越多的小建商被洗出都市土地,在市區就會是「大者恆大」的現象,只有上市建商、區域中大型建商玩得起,精華區或重劃區小建商的小品住宅將消失,清一色都是大品牌的產品,揭開了大者恆大的序幕,市區精華地段和重劃區那些昂貴的或大面積土地,未來會更集中在包括上市櫃建商跟區域型中大建商的手裡。
這似乎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今年下半年,寶佳機構在台南平實重劃區和竹北高鐵站前的預售案房價,敢開到當地天花板價的原因了?
►陸敬民小檔案
學歷: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
經歷:《自由時報》房地產記者
現職:《住宅週報》社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