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都說時尚是10年一循環,近年輪到音樂工業復興,這2年黑膠唱片又開始流行。高雄連鎖唱片行雖然全部熄燈,不過還有獨立唱片行老闆在自家店面用愛發電,老闆James說:「如果單純選擇開間個性小店,只賣黑膠唱片,經濟規模應該很快做不下去。」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09/無效政策打出「買房排隊、配貨亂象」 新一波緊箍咒要來了嗎?
▲音樂工業復興,這2年黑膠唱片又開始流行。(圖/記者張雅雲攝)
以前5、6年級生下課最常去逛唱片行,連簽唱會也舉辦在實體通路,高雄最知名的連鎖唱片行就是五大、玫瑰、大眾等,複合式經營的也有誠品、光南等,當時堪稱百花齊放。
隨數位音樂崛起,連鎖實體唱片行慢慢走入歷史,一間間陸續結束營業,高雄只剩一些光南、誠品還買得到CD。但不代表唱片行消失,而是風格從過去的連鎖通路走向特色文青,老闆就是專業的樂迷或唱片藏家,更注重整體店內氣氛營造。
▲James透露,店內約有8000張二手唱片。(圖/記者張雅雲攝)
2017年開店的「艾比路唱片行」老闆James表示,退休後原本在網路與同好交流、銷售二手唱片,朋友建議不如乾脆在自家店面經營唱片行,可以把音樂分享給更多人。James透露,店內約有8000張二手唱片,風格涵蓋西洋、東洋、爵士、搖滾、古典等風格,大部分都是來自個人喜好。
他隨時可以找到想要的那張唱片,被朋友號稱是「人肉點播機」,至於售價,二手唱片單張約500~1000元,新唱片依當時發行的價格約1200~2000元都有。
▲店內2個主要收入來源是餐飲、黑膠唱片,餐飲佔整體營收的比例達7成。(圖/記者張雅雲攝)
不過在單純賣唱片2年後,就加入餐飲元素,反倒成為一間可以輕鬆聽音樂、喝咖啡的小店,James坦言,店內2個主要收入來源就是餐飲、黑膠唱片,月營業額約20萬元,雖是抱持交流音樂的初心,現在餐飲佔整體營收比例達7成。
在實體唱片行陸續消失的年代,數位音樂已是無可避免的趨勢。James說:「如果單純選擇開一間個性小店,只賣黑膠唱片,經濟規模應該很快做不下去。」增加餐飲後,也吸引不少年輕樂迷,常客加新客光顧,撐過最難經營的前3年。
▲愈來愈多年輕人喜歡黑膠音質的細節,乾脆入手黑膠唱片機。(圖/記者張雅雲攝)
James觀察,近年唱片實體店面不說高雄,在台灣都算少,整個高雄也所剩無幾,能經營下來的,店租、人事成本都控制得很好,甚至就是自有店面,無須負擔店租成本,老闆就是店員,才能一開多年。之前台北老字號「小宋唱片行」來高雄開分店,最後也是不敵成本壓力黯然收攤。
而他樂觀表示,這2年黑膠唱片有復興趨勢,愈來愈多年輕人喜歡黑膠音質的細節,乾脆入手黑膠唱片機,一買就入坑,加上整張唱片精心製作的封面、歌曲排序、海報、歌詞等,聆聽音樂是欣賞一份完整的「作品」,不是輕易到線上串流聽一首數位歌曲可取代。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