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項瀚/台北報導
大直水岸豪宅轉手兩樣情,有人慘賠4000萬元,但有人卻大賺3600萬元,漲幅超過3成。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前一手購入時間點,賠售者為2014年豪宅景氣高點購入,獲利者則已持有14年,當時整體區域房價仍處於低點。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44/台南人的天龍國! 在地揭「買房唯一信仰」:貴一點沒關係
▲大直豪宅轉手大賺3600萬元,漲幅高達31%。(圖/記者項瀚攝)
近期實價揭露,大直豪宅「首泰月河」5樓戶以1.51億元交易,權狀約119坪,換算單價約156萬元。驚人的是,前屋主持有14年,大賺3600萬元,漲幅高達31%。經查異動索引,賣方為自然人,買方則為王姓自然人,戶籍登記在內湖康寧路。
住商不動產台北大直加盟店店東王為立表示,「首泰月河」位於樂群二路巷內,規劃一層一戶,環境清幽舒適,以5樓戶來說最大賣點是公園景觀,同時側邊還有些一點河景,本次轉手雖大賺3成以上,但每坪成交156萬元還是略低。
王為立指出,「首泰月河」上一筆交易是在2023年7月,當時8樓戶成交單價約170萬元,認為過了1年多時間,5樓戶應還是可有160多萬元的行情。
另外有趣的是,大直豪宅轉手呈現「兩樣情」。過去本站報導,同樣訴求河堤生活圈的「帝景水花園一期」,去年4月時12樓戶以1.8億元交易,權狀113坪,換算單價174萬元,前屋主在2014年以2.2億元購入,等於持有9年多,慘賠4000萬元,跌幅達19%。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分析,會有如此差異,可能與2原因有關。首先是屋齡,「首泰月河」屋齡僅12年,但「帝景水花園一期」已來到23年。
更重要的是入手時間,葉沛堯指出,「首泰月河」前一手是在2010年購入,當年大直重劃區房價尚未全面上漲,而「帝景水花園一期」是在2014年購入,當時為前一波房市大多頭,尤其是豪宅型產品,但之後隨房地合一稅上路,北市豪宅出現大幅度修正,「觀察如今不少豪宅轉手賠大錢的個案,大多都是2013~2014年時期購入。」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