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租金補貼」的查詢結果共352筆

租屋補貼拿了7個月了,卻被政府要求全數繳回。營建署表示,此類個案為審核過後,才發現房東無繳納房屋稅,因此申請人不符合資格,目前統計27.8萬核准案件中,有180件出現此情況,申請人若無法一次繳返,可透..

不只買賣房屋可以合法節稅,房屋租賃的房東、房客們,在報稅季時,只要符合條件、備齊文件,也能輕鬆省荷包。CTWANT整理房屋租賃在報稅季時息息相關的報稅項目,房客可以善用每年12萬元的租金支出扣除額度,..

「我怎麼說,他都不信!」一名男網友發文表示,他和房東因為住在同一棟,所以信件會跑來跑去,日前對方拿著一疊他的「股東會通知書」,問他是不是大戶,結果不論他怎麼解釋,誤會仍沒解開,「我完蛋了!」貼文曝光後..

民眾黨團、國民黨團質疑政府對社宅興建不積極,對此,內政部營建署17日表示,截至3月底,興建社宅已達7萬3000戶、包租代管社宅累計媒合6萬4000餘戶,對兩在野政黨惡意扭曲社宅進度嚴正譴責。

最新租金指數再創高,且上漲出現加劇趨勢,連續9個月年增破2%。專家指出,租金走揚的原因多,包括物價、電價上漲,且房價高、房貸利率破2%,也會使部分民眾先「以租代買」,對租金價格形成支撐。租服公會則認為..

高雄市政府日前審議通過「亞灣2.0」都市計畫變更,將攜手國、公營事業地主,透過獎勵企業進駐、招商融資、租金補貼等方式吸引旗艦中心到亞灣設立據點,此舉也給區域房市打下強心針。房仲業者認為亞灣區房價現在就..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居住正義,其中就包括了「公益出租人」,希望房東可以把房子租給符合租金補貼資格的民眾,還享有房屋稅、綜所稅、地價稅的優惠。但公益出租仍屬於出租行為,並非自用住宅,因此若買新房賣舊房,並不..

為了減輕租屋族群的負擔,政府去年7月祭出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不過此政策的成效似乎不太理想,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昨(6)日深夜po文表示,當政府鐵了心都要維護金權地主的利益,就不會提出真正的解方,而是..

實際到建案接待中心現場也發現,來客數踴躍,以新北市來說,和台北市僅一橋之隔的三重地區,捷運先嗇宮站旁的新建案「都廳大院」,不論是年輕首購族群,或是打算換屋的中產階級,甚至還有父母想替孩子置產的,一組一..

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下,「租不如買」還是「買不如租」議題再起,根據實價登錄資料,調查2022年台中市各區住宅租金行情,租金最高價的行政區由后里區奪下,每坪租金單價高達1427元,在地業者表示,租..

繼去年9月動土的屏東市社會住宅「瑞屏安居」,屏東縣政府爭取到在潮州興建社會住宅「光春好室」,目前正在進行審理中,最快將於今年5月動工,最快將於今年5月動工,總工程款逾10億元,預計在115年年底完工,..

租金補貼2.0版將於6、7月啟動,這次資格再放寬,新戶採隨到隨辦、不設定申請期間,舊戶不必重新申請、可繼續得到補助;而《民法》修法後,今年起成人年齡已降至18歲,因此大一學生就可申請。4大族群加倍領,..

內政部16日公布最新的房貸補貼方案,家戶所得120萬以下,核貸金額台北850萬、新北700萬以下,一次發給3萬元。對此,房地產專家徐佳馨在臉書發文痛批政策「了無新意」,更質疑多項標準制定讓人覺得相當奧..

高雄首座新建社宅「凱旋青樹」今(7)日開始受理申請,高雄市長陳其邁也宣布將預計3億月的囤房稅用在補貼租金,調整後租金範圍落在3500元至1萬7200元,都發局則指出今日首日就收到超過600件申請,預估..

國內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買房越來越困難!對此,新竹市議員曾資程分享新加玻經驗,指出該國的住宅政策,讓超過80%以上的新加坡居民,住在政府興建的組屋裡,徹底落實了住者有其屋的理念。

申請租屋補助可以省下不少錢,沒想到拿到錢後卻要還回去?一名網友表示,去年8月搬家後去申請租屋補助,從10月開始領款。沒想到近來卻突然接到營建署通知,說居住地址資格不符,要將近半年的款項全數還回去,讓他..

高雄的豪宅找買方不容易,同樣租客也不好找,租屋網站上有許多每月租金開價超過20萬元的物件,但根據實價登錄,去年高雄豪宅租金最高僅有13萬元,第三名起就不到10萬元。仲介專家則認為10萬元是高雄豪宅出租..

「薪水不漲,房價一直漲」是年輕人普遍的共鳴,信義房屋專家更直言:「近2年房價飆漲,已成為年輕人心中的痛。」對此,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呼籲,政府應盡快做包括利息補貼、拉高貸款成數、拉..

政府111年7月推動的「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減輕租屋負擔,對於一定所得以下無自有房屋之個人或家庭,提供每戶每月最高新臺幣2,000元至8,000元租金補貼,近期更擴大對經濟弱勢族群的居..

居住竟然也有「三高 」,2022年房價、租金、甚至是裝潢費用都創下新高。信義房屋專家直言,過去2年的造價上揚與通膨環境,都反映在居住的成本上,想要追求好的居住品質,代價的確比疫情前高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