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危老仍遭限貸令波擊 業者吐銀行放「高利貸」實情

央行總裁楊金龍曾明確表示,都更危老市場不會受到不動產放款調控的影響,但確實有部分都更建商在建築融資時遇到利率調高、或撥款刁難的問題。(圖/報系資料庫、劉耿豪攝)

▲央行總裁楊金龍曾明確表示,都更危老市場不會受到不動產放款調控的影響,但確實有部分都更建商在建築融資時遇到利率調高、或撥款刁難的問題。(圖/CTWANT提供,下同)

圖、文/CTWANT

央行8月起調控不動產放款額度,不只民眾申請房貸難,原本說好不列入銀行法72-2「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都更危老市場,也連帶遭殃。多家中小型都更建商向CTWANT記者透露,這2個月來貸款利率已從2%多上調到3%到4%,還被銀行威逼「不加息不給貸」;「央行『不講武德』!」一位被迫接受「高利貸」的業者砲轟,這根本是本末倒置,利息成本最終仍轉嫁到消費者。

據銀行法第72-2規定,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即「不動產放款天條」,都更危老融資案則排除在72-2條之外。不過,今年下半年央行陸續找銀行喝咖啡、關切不動產放貸狀況開始,除了購屋民眾房貸申貸困難,就連72-2條排外的都更危老土地與建築融資也遭到刁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跟銀行貸款都要3~4%,甚至更高,還不見得貸得到!」CTWANT記者近期接獲多家北市都更建商反映,8月以前土建融利率約在2.3~2.5%,在存準率調升、有限放貸資金的排擠下,「誰能給的利息更高,銀行就貸款給誰。」

都更建商提供與銀行高層的line對話訊息,銀行也很無奈,(圖/業者提供、報系資料庫)

▲都更建商提供與銀行高層的line對話訊息,銀行也很無奈,

其中一名都更業者,是北市成立超過30年的知名老牌建商,他抱怨手上都更案,10月建築融資撥款時,「銀行竟告訴我,如果不加利息,就不撥款」,他以融資合約內容向銀行反映不合理,銀行卻雙手一攤,要他向央行投訴。

該名都更業者氣呼呼告訴CTWANT記者,賠本生意沒人做,這些被墊高的利息成本,最後仍是反映在房價上,房價只會更高,「楊金龍打炒房目的是希望房價不要漲得太誇張,呈現平穩或下跌,講得義正嚴詞,但忽略了政策背後的反效果。」

原本不列入「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都更危老融資,為何被打破?一位建商秀出與銀行高層的對話紀錄,找到了答案。該名銀行高層表示,今年6月底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即集中度)為37.4%,接近歷史高點,而這數字包含(購置住宅貸款+房屋修繕貸款+建商建築融資)/總放款比率,因此要各大行庫檢討建商土建融額度,「簡單說,都更危老雖不占72-2,但是占不動產集中度」,因此要求銀行全面調降建築融資總額。

對此,CTWANT記者也採訪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同時也是陽信銀行董事長的陳勝宏,他解釋,雖然央行指出都更危老案土地融資不受72-2限制,但大家不知道,建築融資仍受到每個銀行放款總額2成的限制,尤其最近央行兩度調升存款準備率,共調升2碼回收近3000億元市場游資,確實讓都更危老業者近期在融資上受到很大阻礙。

北市屋齡30年以上老屋占比超過7成,急需都更,陳勝宏建議政府應該重視每道決策實際影響面,都更危老案應該明訂排外條文,才有辦法順利推展。(圖/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提供)

▲北市屋齡30年以上老屋占比超過7成,急需都更,陳勝宏建議政府應該重視每道決策實際影響面,都更危老案應該明訂排外條文,才有辦法順利推展。

陳勝宏告訴CTWANT記者,目前流動資金缺少,利率調高是必然,現在普遍利率約在3、4%,財務狀況不佳的中小型建商,利率最高有可能來到4、5%,受到的貸款限制也會比較多;此外,現在撥款也不能像以前要撥就撥,建商也出現排隊等撥款的狀況,「小建商貸不到款是有可能的!」

另名同樣成立超過30年的都更建商則反映,在都更裡估價師需依據政府公告的營造工程物價指數,評估地主與建商分別對於重建的貢獻度,決定產權分回比例,但政府對於營造工程物價指數的調整遠低於現況,造價估算的失準,讓都更建商須付出更多成本;再加上這5年物料工資上漲許多,若是疫情前和地主承諾的分回條件,肯定都不賺錢。

該名建商繼續說,這幾年政府又加強打炒房力道,第2戶購屋貸款降為5成、法人置產貸款降為3成,北市超過7000萬元的高價住宅限制只能貸款4成,以北市破百萬房價來看,規劃50坪房子就相當有機會超越7000萬元門檻,都更建商還要冒著房子賣不出去的風險,有些寧可不蓋。

陳勝宏說,這幾波信用管制下,中小建商受到的打擊不小,有的停滯不敢繼續整合,就算整合好,也可能資金貸不下來,只好盤出去給大建商,但這2年工料漲4成,若已無利可圖,也可能找不到接手建商。

一位不具名地產人士則說,房地產被稱為火車頭不是沒有道理,他以大陸房市政策為例,打房政策太激進反成催命符,把經濟一起拉下水,現在得花13.7兆才能救市,現在台灣也是過度干涉、限縮消費者權益,完全不像是一個自由經濟的國家,不僅房價降不下來,未來2年台灣經濟堪慮。

延伸閱讀
央行不講武德2/都更如牛步原因曝光 業者怨「大都更時代」淪口號
財富女神又婚頭1/王宥忻合體前夫拍婚紗 羊駝暴走搶鋒頭
安然無事1/王柏傑熬過酒駕吊照風波拍新戲 改騎機車載邵雨薇前進《動物園》

關鍵字:周刊王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東區最貴新「店王」! 巷內服飾小店租金單價飆1.4萬 

北市東區巷內一間7坪小店每月租金10萬元,租金單價高達1.44萬元,創下大安區2019年以來的最高紀錄。房仲表示,以往商圈金店面多位處大馬路上,如今民眾消費模式改變,也讓街邊店租金大幅變化巷弄內店面也有機會成為「店王」。

27分鐘前

通勤族福音!基隆捷運拚2033年完工 「一車到底通南港、大稻埕」

串聯北北基的基隆捷運,目前基本設計工程經費審議報告已送交通部審查!新為了確保基隆捷運能在2033年完工,新北市與基隆市府積極討論後,在工程經費未核定前同步「細設先行」縮短時程,高架段細部設計9日決標。

1小時前

5月預售交易量大減81% 台南單月不到200件

房市續冷,5月全台預售交易量年減81%,其中台南重衰9成最慘,雙北則減少約65%減幅最小。信義房屋專家表示,這一波健康修正,有助於市場恢復理性,當市場交易縮過頭仍有物極必反的契機。

1小時前

高雄豪宅重劃區旁現凶宅法拍 1坪15萬打包3樓層

緊鄰高雄美術館特區的中都重劃區,擁上萬坪中都溼地公園綠地,是高雄新興豪宅聚落,近期中都生活圈有間公寓1、2、5樓,因「清償票款」遭強制執行淪落法拍市場,8月13日舉行四拍,底價1761萬元,換算單價僅15萬元。專家指出,流標機會高。

1小時前

星國房仲「超收租金」月撈8000進口袋 開罰近50萬吊照15月

新加坡一名房仲業者在屋主不知情的狀態下,每月向房客超收租金350新幣(約新台幣8000元),時間超過一年,且這筆錢全進了他全權管理的帳戶之中,直到有一次房客退租交還鑰匙給屋主交談時,這一切才東窗事發。房仲業者除了要歸還超收的5600新幣,還被罰款2.1萬新幣(約新台幣48.3萬元)與吊銷執照15個月。

1小時前

在雙北做什麼工作「才能靠自己買房?」 網點出關鍵:我就遇過

什麼樣的工作,可以買得起房呢?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如果待在台北市、新北市的話,要做什麼類型的工作,才可以「靠自己」買房呢?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討論,「受薪階級買台北根本自虐吧,應該只能買鳥籠」、「公務員,有穩定的收入就可以」。

3小時前

羊肉爐變都更孤島被封「先知」 起造人:別在地主傷口灑鹽

萬華「都更孤島」時隔1年再度成為話題,原本兩側要重建的老屋,如今仍無動作,還是一片綠草,而中間的孤島被網友大讚「先知!」、「幸好當初沒一起都更!」。對此,該危老案起造人表示,期盼社會輿論不要在地主的傷口上灑鹽。

3小時前

桃園市政特區新焦點 「悦讀伊頓」藝文中路生活圈學區宅 公園、交通、讓利全面到位

中路特區的教育、綠地環境優越,又坐擁周邊豐富生活機能,十分適合懂得品味生活、期望好好栽培下一代的人定居,近期推出的「悅讀伊頓」新案就正對國小預定地,穿過校園即抵1.4萬坪風禾公園,地段位置珍稀難得成為區域矚目個案。

4小時前

人口、戶數雙暴衝 沙鹿近6成預售交易價突破4字頭

沙鹿區近年來人口與總戶數呈現雙重成長,2024年總人口正式突破10萬,近3年戶數增加逾5000戶,年增率達10.923%,創下歷史新高。此區域展現強勁的人口紅利與居住需求,吸引建商紛紛布局新案,成為台中海線房市新興重鎮。

4小時前

鋰電池廠爆炸燒出房價危機 在地:自住客現恐慌

台泥旗下鋰電池製造商「三元能源科技」位於高雄小港區,日前工廠爆炸起火,足足燒了26小時,當地居民擔心有毒氣體外洩怒不可言,不但台泥股價曾跌至近期最低點23.3元,周邊房價也受影響,專家表示,小港以剛性買盤為主,自住客都擔心是否還有再度爆炸疑慮。

5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