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死了房子送給你! 想全拿遺產法官這樣說

聊遺囑看人生/等我死了房子送給你! 想全拿遺產法官這樣說

▲台灣遺囑協會理事長劉韋德律師表示,利用死因贈與作為規避特留分的手段,真的是非常冒險。(圖/劉韋德律師提供)

圖、文/CTWANT

最近來協會諮詢的民眾,很多人都提到一個法律上的專有名詞,就是「死因贈與」,他們都說曾聽某些專家在演講或網路上說可以利用「死因贈與」來規避特留分,也就是說,利用死因贈與,就可以將遺產都留給自己喜歡的人,而對於那些自己不喜歡不想要給繼承的對象,可以利用死因贈與方式,合法的讓一毛錢都不留給他們繼承。

聽完這些民眾的說法,我真的為他們捏了一把冷汗,雖然多認識法律知識很好,但是利用死因贈與作為規避特留分的手段,真的是非常冒險,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什麼是「死因贈與」。

首先,我們在生活上,或許會聽過有人說「等我死了,就把這間房子送你」,這種「等我死了」就「送你」的行為,在法律上就是死因贈與,本質上是一種附條件的契約,這種契約基於契約自由原則,在法律上是合法的,所以只要雙方都真的有這個意思,且贈與人真的死了,那麼死因贈與就發生效力。

因此,受贈人可以向家屬要求交付贈與物,而且這個交付義務,屬於被繼承人的生前債務,所以繼承人必須先予以清償,所以就這點來說,死因贈與確實有其優勢。

但是,死因贈與就可用來規避特留分嗎?

死因贈與是否可以規避特留分,是繼承法上一個長期有不同意見的老問題,不但學者間有不同意見,就連法院審判實務上也有不同意見,但總體來說,認為死因贈與不可以規避特留分的見解,不論是在學說上或法院實務上,都是比較優勢的。

近期最高法院的見解很清楚的表示,「被繼承人所為死因贈與契約,倘侵害繼承人之特留分,基於同一法理,自應類推適用民法第1225條規定,准許繼承人行使特留分扣減權,如否定其為扣減之標的,被繼承人反而得以死因贈與而達成規避扣減之目的,違背特留分係為保障繼承人權益及日後的生活之立法目的」(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916 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這個判決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說,如果死因贈與可以不受特留分的限制,被繼承人就可以任意利用死因贈與來規避特留分,而影響到繼承人的權益及生活保障,因此如果有人想要利用死因贈與將所有財產都贈與給某繼承人或是其他人,那麼繼承人都能主張特留分被侵害並要求返還。

最高法院這個判決尚進一步指出,過去最常被用來認為死因贈與可以不受特留分限制的實務案例,也就是最高法院自己在106年度台上字第2731號的判決,在那個判決裡面有一段話說「死因贈與乃以贈與人之死亡而發生效力,並以受贈人於贈與人死亡時仍生存為停止條件之贈與,且不受民法第1187條特留分規定之限制」。

最高法院在106年的判決裡面,雖然確實有說過死因贈與不受民法第1187條特留分規定限制這句話,不過那個案件並非在處理死因贈與侵害繼承人特留分之問題,所以這句話只是一種非主要論述,甚至是贅述,反而是最高法院111年度的這個民事判決,就是在處理死因贈與返還特留分的問題,因此這個判決應該視為最高法院對這個問題本質上的最新見解。

雖然下級法院判決不一定要受最高法院見解拘束,但最高法院111年的這個判決,對於想要利用這個方式規避特留分的人來說,確實要好好想一想,若利用這種方式規避特留分,日後很可能會讓受贈人要面對冗長且可能敗訴的結果,因此務必要三思。

台灣遺囑協會為公益性團體,每月定期開設「預立一份幸福遺囑」課程,免費教導民眾正確預立遺囑,歡迎踴躍報名,出席者並贈送遺囑精美套組一份。

113年12月份課程報名時間:12月1日中午12點開放報名,報名請上台灣遺囑協會官網。

延伸閱讀
育兒津貼好幾萬…婆婆慫恿媳婦「假離婚」 遭1句話反擊秒啞口
6月大男嬰遭「鬼切奪命」…母痛喊:小孩沒了 肇事者不道歉還卸責
前男友買「這物」發票竟存她載具 一票人直言:故意的

關鍵字:房產遺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斥資31.6億!高雄亞灣社宅超進度 2026完工供634戶

高雄市的「亞灣社宅」已經在2022年10月開工,目前興建的進度比預期快,已達22.872%,預計完工時間仍是明(2026)年12月,據了解該案除了鄰近輕軌、捷運站,還位處於亞洲新灣區創新計畫核心區,生活機能也相當便利。

11小時前

國產旺年會邀天團開唱 員工每人爽領30萬分紅再加年終

國產建材、中保科舉辦旺年會,去年國產本業營收創新高,員工每人可領到30萬元以上分紅金、1.5個月年終獎金。國產董座徐蘭英表示,去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580多萬立方米,在科技廠興建需求帶動下,今年有望成長到620萬立方米。

11小時前

房子開價近100萬出售 馬國網友一看傻眼:免費我也不要

馬來西亞一間房子開價12萬令吉(約新台幣93.6萬元)出售,格局3房2衛,房仲業者拍影片介紹時提及「屋外風景很美,可以天天俯瞰」、「廁所也很美不用裝修」,但這些形容詞與影片中的畫面相差甚遠,實際上一樓草地早已淪為露天垃圾場,讓網友直呼「即便免費,我也不要」。

12小時前

跟房仲「簽專約」13天反悔 法院判決:要賠了

李女與房仲公司簽立專任契約,委託銷售基隆市房地,13天後,李女要求終止契約,之後並將房地出售,房仲公司提告要求給付違約金29萬餘元,法院判李女賠償成交價1%即6萬5000元。

13小時前

All in存款買房沒錢裝潢 「女友1舉動」超暖!他驚:像中樂透

一名男網友買房後面臨資金壓力,帳戶剩不到10萬元,原計劃兼職存錢解決裝潢問題,卻在一次對話中,意外發現女友神秘的「存錢術」,女友居然已經悄悄累積800萬存款,要幫忙出裝潢錢,讓他非常驚訝。這段甜蜜又反轉的故事引發網友熱議,「你真的賺到了」。

13小時前

想買房又怕「資產累積速度變慢」 網搖頭:不都是投資?

買了房之後,手上資產「看起來」會變少?近日有網友發文透露,她目前股票資產近千萬,未來有意買房,但是她一方面擔心房價一直漲,另一方面又怕買完房要繳房貸,會降低資產累積的速度,因此她就想知道,大家買完房後的存款剩下多少?貼文曝光後,引發討論。

13小時前

否認「自砍京華城案20%容獎」 鼎越指暫緩部分工程:沒有拋棄

「京華城」改建案持續成為焦點,關於20%容積獎勵,鼎越強調,沒有要拋棄20%獎勵容積,而是暫緩20%獎勵容積部分工程,並欲辦理變更建照、設計。

14小時前

南台灣首座金融園區開幕 周邊海景宅5年漲1倍

全台灣首座以綠色金融科技為主題,同時也是台北以外首座金融科技創新園區,「高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15日正式開幕,位於高雄亞灣,將有助培育台灣在綠色金融科技領域的專業人才,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周邊有不少海景宅,5年來房價已有1倍的漲幅。

15小時前

全台首宗「地面師」詐騙案 里長、律師、員警等44人被起訴

台北市出現「台版地面師」詐騙案,利用「偽造遺囑」將長者的房產騙走,地政局發現不對勁,向北檢告發。而北檢也在去年起訴44人,其中包括里長、律師、戶政員、員警。今(15日)檢察官分享偵辦過程中很懸的2個故事,地政局也宣導如何防止詐騙。

18小時前

養蚊9年!左營透店開價破億終於售出 傳在地建材業者出手

台積電高雄廠2025年量產,不但帶旺周邊房市,連店面也受惠。左營民族一路周邊有高鐵左營站、榮總,距離台積電楠梓廠也不遠,就有開價破億的店面,從完工後空置至今9年,一天都沒使用過也在近期售出,專家分析,台積效應讓自用型買家積極進場。

19小時前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