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屋示意圖。(資料照/記者葉佳華攝)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雖然多數房產專家都認為,買房子最重要考量的重點就是地段,不過,交通便利的市區相較於郊區在房價上仍有一大差距,因此,有網友發文提問,若市區與郊區總價相差一千萬元的差距下,是否該退而求其次,不再堅持在市區買房?而將剩餘的錢投入資產配置,會不會更好呢?
該名網友在知名論壇Mobile 01發文提到,有朋友在南投草屯一帶,購入約25坪地坪、35年以上的3樓透天厝,總價僅120萬元然後花180萬元「拉皮」,但反觀「這種條件若買在台中市區差不多要1,300萬元左右,兩者差距1千多萬。」他提出,「現在網路購物那麼方便,且郊區也有7-11、全聯,1千萬我省著點花,沒意外也可以花一輩子,這樣我還要在市區買房嗎?還是也去郊區買房?」
該名網友發問,若以1個小時能到市區的車程來說,這樣的差價是否勝過都市機能的優點,然後將這1千萬元投入儲蓄險或股市,或許還能提前達到退休年限。
底下有網友回應,買房子就像在看股票的存貨或固定資產,看似很有價值但實際上流動資金卻少得可憐,存貨或固定資產在轉換成資金勢必有折舊或打折的情況發生,「如果沒買房就存不了錢的人,我強烈建議你一定要買房,但懂得投資與規劃資產的人,是不是一定要買房就看個人想法了。」
有網友則認為,這是價值觀跟口袋深淺的問題,「現在生活上享樂的誘因太多了,若放的下,這也是一條路。」、「每個人都不一樣,你砸不下去就買便宜的地方,還是一樣能過得很好。當你覺得有點失落時,錢拿著出國充電一下就好了。」、
也有網友表示,買房最大的問題是增值,只要房價不再增值,多數人應該會願意用距離換房價,畢竟錢很難賺,「會買貴的標地除了生活圈便利以外就是價值了」。更有網友建議他,不妨先在郊區租房「試住」看看,通勤半年試試適不適合自已,「重點還是考慮跟自已的生活習慣合不合適才是」。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