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公共」的查詢結果共2485筆

日前達麗建設舉行股東會,董事長謝志長面對股東提問是否到淡海新市鎮推案,他直言「我不敢去」,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就連房產名嘴sway也在個人臉書上發文表示,「笑死我也,你一定要這麼老實嗎?感覺是吐某建商或..

年初以來沈寂一陣子的海外房地產市場,隨台幣匯價升值及各種新投資商品陸續引進上市,5月以來交易稍有回溫,市場則出現M型化新趨勢,低總價商品以東協國家的預售商務宅及英國學生宅為主,高總價則以美澳兩國的獨立..

大巨蛋復工通過第一階段審查,內政部營建署今(8)日針對台北大巨蛋防火避難性能設計變更案核發認可通知書。不過,遠雄企業團副總經理楊舜欽認為,樓梯與附屬設施皆為建築物內部調整,依法屬於建照審查範圍,而非都..

國內婚紗業競爭激烈,業者為了吸引更多新人客源,取景地點也越來越多變,甚至把腦筋也轉到豪宅建案,出租費1小時只要花1,500元,新人除了可以拍到大廳、游泳池等公設,也能體驗當豪宅主人的生活樂趣。

隨著綠色生活的居住意識抬頭,台中緊鄰7期的新興重劃區單元二,開發採低建蔽、低容積、低密度,綠帶面積相對高的特色,加上區內品牌建商搶推「綠」色美宅案之下,該區域頗受移居客青睞。

台北捷運聯開宅美河市社區再爆爭議。社區管委會控訴建商日勝生將1,320坪公共車道產權灌入公設面積,全由社區住戶買單,若以若依每坪50萬元市價估算,總價高達6.6億元,對此,日勝生回應,當初買賣契約上都..

潤泰精材(8463)今(22日)舉行股東常會,董事長李志宏表示,受到政府連年抑制房價影響,建商推案延遲,間接造成水泥及相關建材需求減少,至年度預算達成率不如預期,雖然今年房市交易量有回溫跡象,但;公共..

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基隆河北岸的大直,是台北低密度高級住宅區,區域內知名豪宅林立。台北市政府在北安路有一塊停車場,預定蓋公共住宅,沒想到遭到當地居民廣發連署書抗議,認為「這裡的人有錢,老人照護都有外籍看..

政府近年積極規劃並興辦社會住宅,保障弱勢者的居住權,不過興辦初期,就有不少社宅周邊居民出現反彈聲浪,認為社會住宅的設置會衝擊當地治安、交通,甚至還會造成周圍房價下跌的問題。對此,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

一橋之隔房價可以差很大,一溝之隔,房價不僅差很大,還可享雙邊生活機能, 全陽建設於新北市中、永和交界處推出的「仁愛好樣」就是這樣,雖位處中和,不過一過瓦窯溝就是永和,具備雙區生活機能,規劃24~44..

房屋稅5月1日開徵,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全國房屋稅總件數近855萬件,總稅額將近754億元,稅收有望雙雙創下新高,相對的,民眾錢包又要縮水啦。為了不讓民眾失血太嚴重,代書點出五大重點,教民眾如何減輕房..

在地識別性極強的城市天際線,是一座國際大城進步的象徵,更在每個旅人心中留下永恆的經典印象;不讓85大樓專美於前,遠雄企業團在高雄亞洲新灣區推出全球第26高、亞洲第6高的摩天豪宅案「The One」,以..

房市回溫,接待中心看屋人潮回流,不少投資族群鎖定小宅商品,較為保值、抗通膨,因此建商順應潮流開始大量推出小宅方案,吸引各建案賞屋人氣攀升,而節能經濟風也是各建商設計的角力場,業者逐漸將住宅規劃朝向綠建..

太平洋建設(2506)在桃園楊梅頭重溪的開發案,歷時20餘年,終於有了新進展,董事長章啓明今(30日)表示,開發案已進入公共設施土地捐贈的階段,待拿到乙種建築執照後,預計今年下半年可正式推案,產品規劃..

今(2017)年2月台灣人口老化指數首度破百,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攀升至13.33%,直逼「高齡社會」的14%,而面對勢不可檔的「高齡社會」,建商紛紛推出全齡住宅空間,針對銀髮族安全起居、行動空間加..

買房子是人生中大事,房子的任何小細節都要看仔細,以免日後造成糾紛,比如車位,不同類型的車位產權、可否轉租或是單獨買賣都不同,部分民眾因不了解進而衍生糾紛,以下就以簡單的圖表,讓你輕鬆搞懂所有車位。

嘉義市鐵路高架化計畫預計將於今(2017)年年底動工、2026年完工,可望帶動地方及房市發展。觀察嘉義縣市2015〜2016年境內六個車站周邊的透天別墅行情,以嘉義市政府作為分界點,市府以北民雄站上漲..

台北市長安西路一處都更案,日前遭建商無預警拆屋,北市府後續以公安疑慮為由強制拆除,對此,「不同意戶」張姓屋主甚至還南下新竹至台北市長柯文哲父母家陳情,爭議話題更延燒至該名屋主的過往身分,近期他遭網友起..

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預計將於2018年底完工,房市可望再添利多。位於新北市新店區「雙捷WIN」新案除了受到環狀線加持之外,加上裕隆城開發案議題發酵,該案自1月7日公開銷售以來,扣除農曆過年休假,目前開案..

龍巖集團昨(3)日晚間發布重大訊息,宣布李世聰辭任董事長職位,震撼市場,而董座一職則由總經理劉偉龍接任。龍巖表示,為了落實經營傳承與專業經理人制度,因應公司長期發展需要,因此才會做此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