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地方」的查詢結果共5212筆

4月電費恐大調漲,以超過1000度的用電戶來說,一度電首度來到8元。而一名網友則是曬出百元不到的電費單,其中節電獎勵就扣了255.9元,引來網友驚嘆「90元,怎麼能省成這樣」;還有網友分享奇葩省電租屋..

汽車業超大咖「東立物流」以1.6億元,買下大安區四維路透店一半產權,其緊鄰信義路四段整排老舊公寓,東立在去年其實就已買下其中一間店面,插旗都更意味濃。據了解,這排公寓戶數多,插旗的不只一家法人公司。

買房「當地煞」引發討論,是指當地人調侃:「這地方最好值這個價錢啦? 看不懂欸!」專家表示,許多重劃區第一批都是外地人在買,房價漲高後,自認很懂行情的在地人卻成最後接盤大宗。信義房屋專家則補充,判斷一重..

高樓的建築工程少不了怪手、塔吊等工程車輛,就有網友看著屋頂上兩台鑽地機納悶,「是怎麼扛上去的?」話題引發討論。沒想到,底下網友紛紛歪樓,「蓋的時候就有選配頂樓要不要怪手」、「這場我知道,當時我也在場,..

為避免市府標售土地,帶動建商溢價搶標。高雄市2024年第一季開發區土地標售,原本預計27日開標,18日突然宣布暫停標售,高雄市地政局指出,停止原因為評估整體開發區留設土地,提供興建社會住宅使用。對此,..

「一格只能橫停一台!」一名網友表示,家裡附近社區多,想找個機車位都很難,其中有一區域有劃車格,橫停只能放5台,於是住戶有默契改斜停,一整排總共能停12台左右,不料最近大家同時收到罰單,開罰原因是「停車..

近年竹科、南科工程師絕對是買房主力,竹北市、新竹市,及台南市麻豆區、新化區等4區,房價漲幅表現優異。就有年輕竹科工程師小夫妻見身邊同學都買房,也想找離竹科近一點的預售屋圓夢,算一算存款,頭期款大約可拿..

台灣的市容總是被人詬病「又亂又醜」,且看起來很老舊。一名女網友就說,最近去看一些房價很高的地區,卻發現附近街道景觀有夠醜,看起來就像國外的貧民窟,讓她完全買不下去。文章掀起眾人共鳴,指出「街道醜的房子..

台灣高齡化嚴峻,土地所有權人也有老化現象,65歲以上地主占33.2%,5年增加5.5%。另觀察七都地主人數占比,基於「脫北」現象,桃園穩定增加,反而首都台北市略有下降。

新竹市知名百貨「晶品城購物商場」繼1月傳出經營困難,近日正式宣布將在今天(15日)結束營業,劃下7年句點,由於晶品城位在台鐵新竹車站前精華地段,2016年開幕後曾吸引多家知名連鎖店入駐,但當地人抱怨停..

泰國曼谷一間據稱有「超自然現象」老屋以3330萬泰銖(約新台幣2920萬元)價格出售,引發不少關注。屋主宣稱,這是一間能預知前世和未來的房子,還能進行開彩預測、預知潛在危險,屋內有些奇怪能量,但並沒有..

雖然在台北工作,但若預算不足,就可能會考慮住在外圍,不一定選在台北。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在房屋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大家會比較傾向住在桃園還是淡水呢?貼文曝光後,網友答案幾乎一面倒。

台中人等了19年的台中巨蛋,經過8次流標,最終由麗明營造得標,預計2030年完工。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今(14)日曝,台中巨蛋最難蓋的地方在於鋼構跨距達131公尺的屋頂。

現在很多人買房會連車位一起買,不過車位要怎麼選?房產達人「賣厝阿明 知識+」12日就貼文,一圖秒懂「哪種停車格位置不能選?」共有7種要盡量避開的車位,像是「上方有汙水管」、「最內側靠牆邊」、「靠近消防..

普遍民眾不是不想購屋,而是存不到購屋自備款,但除自備款外,後續還有裝潢、傢俱、家電等費用,為提升青年購屋意願,近來已有不少建商向歐美看齊,主動將「全屋整裝」納入產品中,透過銀行房屋貸款,消費者可以大幅..

北市1歲10月大男童遭虐致死的消息,將劉姓保母姊妹及兒福聯盟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其中,就有網友想起兒福聯盟曾耗資3.7億,在台北市精華地段買下一層七百多坪的辦公室。當時,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表示,考量..

不少人抱怨房價飆漲,就有屋主表示,半年前買下一戶社區型透天,最近聽別的住戶聊當初買房花多少,哀嘆「同社區同房同型同地坪,短短9年居然漲這麼多?」可一看房價,某鄰居9年前是買890萬,原PO半年前則是買..

看到梯子,很多人都會想看一下能爬去哪。有網友貼出一張照片,在地下停車場一處發現梯子,但一看不禁心生疑惑,因為長度不到柱子的一半,一共只有兩階,「它很短,我想不到能爬去哪裡?」忍不住求問用途,掀起眾人熱..

CNN報導,在美國生活的費用相當高,除了高昂醫療費用,通貨膨脹、高利率也讓人感到有壓力,如今全美各地有部分城鎮為了吸引人潮,願意提供數十萬元台幣的搬遷獎勵。舉例來說,西維吉尼亞州搬遷獎勵的總價值逾2萬..

此次台中市政府標售第13期大慶市地重劃區,以及第14期美和庄市地重劃區抵費地,標脫率約39%,整體溢價率約7%,小漣漪是否會成為大海嘯?對此估價師憂心台中即將邁入「房價」追上「地價」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