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托嬰中心」的查詢結果共69筆

國家住都中心在2021年完成了埔里「公誠安居」社會住宅統包工程,已有團隊得標,完工後「只租不售」,也將會提供南投縣埔里鎮當地260戶包括三房型、兩房型以及套房型的住房需求。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以往民眾對平價國宅的品質總存有刻板印象,因為早期國宅主要以低成本興建,平價賣斷由中低所得者購置,也有不少人認為社會住宅也是如此。不過,高市府都發局長吳文彥分析2者差異,社宅在規劃設計理念、建築外觀、施..

高雄市政府與國家住都中心預計興辦社會住宅,戶數合計10,529戶,其中已完成4,644戶統包工程發包,並有5處動土興建中,預期3至4年可完工啟用。《東森新媒體ETtoday》盤點目前規劃的5處社宅特色..

高雄市推動居住正義,全力興建社會住宅,目標10500戶,地點都選在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優的黃金地點。其中,在前鎮區規劃有3362戶,是全高雄最多的行政區,高市府預計3~4年內可以達成目標,以保障青年及弱..

國家住都中心、台北市政府所興辦的「延吉好室」社會住宅2021年12月底舉辦開工典禮。將興建共160戶地下3層、地上13層的建築,基地鄰近松山文創園區(台北松菸)、台北大巨蛋,也打造了林蔭大道,設置托嬰..

高雄市近2年積極動興建社會住宅,已有初步成效,高市府社宅規劃的區域也顛覆過去國宅的方式,改興建在市區精華區段,甚至找來國際設計師打造,希望破除一般民眾對於過去國宅的刻板印象,房仲業者也表示,根據經驗來..

南投埔里也蓋社宅了!國家住都中心近期完成了埔里「公誠安居」社會住宅的統包工程,已有團隊得標,預計將於2027年(民國116年)完工。「公誠安居」社會住宅完工後也將會提供南投縣埔里鎮當地260戶的住房需..

一蘭拉麵台中開店,引爆排隊人龍,打著第一代電視冠軍招牌的赤坂拉麵卻悄悄熄燈,記者實際走訪觀察,店內堆了不少雜物,門口還貼了欠繳電費的單據。

十年來,平均每年有1,660人遷入楠梓,是全高雄人口轉移最高的行政區,該區域因科技產業崛起,中古屋單價逼近脫1字頭,新屋更站穩2字頭,與市區房價同軌並濟,永不回頭。以高雄大學為中心發展的「高大特區」,..

與七期豪宅聚落僅隔1條台灣大道,基地位於青海路、惠中路口的台中地段最貴社宅今(14)動土,連台中市長盧秀燕都直呼「這個地段比豪宅還要好!」,而全案斥資14億4000多萬元,共計400戶住宅,預計202..

國家住都中心17日宣布「台北市南港玉成公辦都市更新案」出資人綜合評選順利完成,經過激烈競爭後,由中國開發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開發)獲選最優申請人資格,中國開發將與「普立茲克獎的日本建築大師」伊東..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18日表示,將於新北市再推2處社會住宅,統包工程也開放網路招標。2處都在2020年完工的捷運環狀線附近,其一是位於新店區中央段的「溪園安居」,另一處則是位於板橋區光環段的「光環安..

高雄的社會住宅又新增2處,日前高雄市都委會審議通過左營、楠梓兩處社會住宅興建基地都市計畫變更案,面積合計2.62公頃,將可為左楠地區增加約1600戶社會住宅,而苓雅區的社宅案「凱旋青樹」則預計在明年中..

國家住都中心繼推出北部及南部案件之後,最近又宣布在中部地區推出第一案,彰化「學士安居」社會住宅統包工程,預算金額10億9963萬,預計2024年完工,屆時能提供約275戶社會住宅滿足彰化地區學子及就業..

為加速社會住宅的興建,國家住都中心今(29)日公告招標新北市中和「莒光安居」及鶯歌「鶯陶安居」2處社會住宅,將規劃興建至少725戶社宅,格局從套房至3房都有,預計6月8日截止投標。

今(9日)台中西屯區第一座社會住宅開工動土,基地座落於西屯區國安段585-1地號,近3000坪的土地,第一期規劃地下3 層、地上15層共4棟複合式住宅,設計1房250戶、2房200戶、3房50戶,預計..

有媽媽市長之稱的台中市長盧秀燕上任2年多,非常重視年輕夫妻生養問題,全力推動「公托公幼倍增計畫」,親子館由4處增加到9處,公托由5處增加到14處,公幼已增設131班,預計2022年要達到17間親子館、..

政府全面打炒房,業界正反兩面意見皆有,但日前有業者質疑過往政府打房,但房價越打越高,今天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出席「中和警消社宅」動工儀式時表示,不希望業者有這種略帶挑釁的說法,現在大眾期待的是「安定房市」..

大同區明倫社宅三房型月租4萬500元引發外界質疑租金太高,北市都發局21日允諾檢討,未來並限制陽台不超過2.5坪。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他們之前內部討論是說蓋窄不好看,且也..

社會住宅趕進度,鎖定北市松山延吉基地,預計將居民種菜的「開心農場」綠地清除,改建13樓高、175戶的社宅,居民掛起布條抗議「要綠地不要水泥地」,住都中心回應會持續與當地居民溝通,共同創造美好舒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