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於三峽青年住宅推動「青銀共居」。(圖/新北市城鄉局提供)
記者陳韋帆/綜合報導
台灣在今(107)年2月底老化指數正式達到100.18,65歲以上老人已超過14歲以下幼年人口數,預計8年後就會進一步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20%以上),加上台灣高房價也成為一大問題。目前行政院衛福部推出「長照2.0」就是為了因應高齡社會,但除了照護以外,長期居住又有多少配套措施?地方政府目前就以實驗性或直接推行方式先行一步。衛福部長照司表示,未來須待各地方政府蒐集需要的人口數和需求,才能確認要如何配套。
目前推出的長照2.0中,以ABC三種型態區分;首先「C為巷弄長照站」,對快要失能或者亞健康(衰退中)的民眾服務。「B屬於複合型服務中心」,針對已失能者提供到家、備餐等服務。「A為最高級,綜合C與B兩者」提供全面性服務。
衛福部長照司專委周道君表示,截至今年6月止,目前服務據點A有400處、B有2,446間、C則是1238間,共4,084間;合併公私立以老人福利法成立的長照中心與護理之家,可照顧私人個案有539間,針對亞健康則有1,103間,退輔會榮民之家也有16間開放,共有11萬3千床可提供照顧,但目前仍有2成的空床率。
由於8年後台灣將從「高齡化社會」進一步升級為「超高齡化社會」。周道君說,目前並非所有的老人都需要居住安養院,也有自主生活的能力,所以主要以社區式服務為主。但也會考量社會的期待與需求,將陸續蒐集是否有供給需求,依照長照法設立住宿式長照機構。
綜觀以上結論,目前中央政府似乎尚未針對「未失能且行動良好」的「老人未來居住問題」有實際行動,但台灣已必須面對「高齡化、高扶養比、高房價」三大問題,該如何是好?其實地方政府包括「台北市府」、「新北市府」以及「台中市府」都已先行一步,各自展開建設或實驗性的「青銀共居」模式。
以新北市府的三峽青年住宅為例,65歲以上老人無房產為大原則,自今年3月起已有3位年長者申請者,與青年住宅共居到9月,並且再續約1年;台北市公辦民營的「陽明老人公寓」,月租3,000元採取青銀共居模式經營;台中市則是直接以政策推動,以老人樂活公寓模式大舉興建。不管是參照日本、德國還是其他國家,部分地方政府已意識到未來「高齡化」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逐步建設中。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