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項瀚/台北報導
記者登上「台北島」,位於台北、三重交界的淡水河上,許多小農在島上種菜,環看四周,緊貼眼簾都是高樓大廈,宛如市中心神秘菜園。實地採訪2位小農,一位退休阿伯去年以總價10餘萬元,買下近500坪地,光是賣菜,每月就有8~9千元小額零用錢。而另一位越南阿姨從事長照工作,每年只花幾千元租地,純粹是休假時來種興趣的。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46/高房價+低薪=買房絕望? 專家教北台灣首購族預算怎麼抓
▲記者登上「台北島」,位於台北、三重交界的淡水河上。(圖/記者項瀚攝)
「中興新洲」也被稱為「台北島」,位於雙北市交界的淡水河上,上頭就是連接台北與三重的忠孝橋、中興橋,面積廣達14.2公頃,行政區隸屬三重,大多為私人產權,但只能用於農作,宛如是市中心的神秘小島、神秘菜園。
記者實地登島,從中興橋台北側人行步道上橋,往三重方向一路走,約8分鐘左右會遇到一座樓梯,往下走就是台北島,而這也是台北島連外的唯一道路。
走上台北島,隨處可見一塊一塊的菜園,環看四周,緊貼眼簾的是台北車站、萬華、三重地區的高樓大廈,景象非常特殊。
▲68歲的鄭伯伯每天都會在「台北島」種菜。(圖/記者項瀚攝)
恰好在「台北島」種菜的鄭伯伯,今年68歲,已經退休了,住在三重。他說:「我本來就對園藝有興趣,退休後多在種菜,種很多年了,過去都是承租,去年因緣際會買下一塊自己的菜園,將近500坪,10多萬元。」
鄭伯伯說:「台北島是台北市最方便的種菜地點,大多都是小農,種興趣的,賺得不多,我每天早上8~9點來種,中午回家休息,下午再來種到天黑,每天8小時,種出的量自己吃之外,剩下的拿去賣,每月就是8~9千元。」
當天,記者也想與鄭伯伯買菜,3大把地瓜葉50元,價格公道實惠,正要付錢時鄭伯伯堅決不收,凸顯出滿滿的小農人情味。
▲阮小姐休假時就會到「台北島」種菜。(圖/記者項瀚攝)
另一位在「台北島」忙活的阮小姐也接受記者採訪,她今年51歲,從越南嫁來台灣,從事長照工作。她說:「我本來常跟一位台北島的小農買菜,剛好我也有興趣,去年他就帶我下來(台北島),我是租地的,每年租金就是幾千元而已,平時休假才會來種,當興趣,作物大多都是自己吃,多的就送給朋友。」
▲「台北島」只能用於耕作,不得進行任何開發。(圖/記者項瀚攝)
據歷史文獻資料,「台北島」這片大片河川沖積地,擁相當多年歷史,主要管轄行政區位於於新北三重區範圍,早年還有居民與房屋,但在。1956年為避颱風洪水,曾強制撤離水門外沙洲居民,原有房屋也全部拆除。
「台北島」大多土地產權為私有地,但使用分區為河川區的水利用地、農牧用地,在台北地區防洪計畫中,被劃入洪水平原一級管制區,僅能種植短莖作物,無法進行任何開發。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