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警局與新北市地政局、新北市地政士公會舉辦「詐騙狀況及防制措施記者會」。(圖/記者項瀚攝)
記者項瀚/台北報導
許多詐騙案例慫恿被害人,拿房子借錢投資,對此新北警方與地政局合作,啟動防詐機制。此外,單針對房地產也有詐騙案例,地政士分享實際案例,詐騙集團組成房地產投資Line群,讓被害人買到「垃圾物件」。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53/川普大刀衝擊台灣房市? 內行指:反而會有新契機
根據警政署「打詐儀錶板」數據,今年3月全台詐騙受理案件達1萬6643件,財損金額高達70.9億元,其中假投資詐騙比例最高,達2689件、40.1億元。
事實上,假投資詐騙往往慫恿被害人拿房子借錢。新北市地政士公會分享案例:「業者專找有房子、沒房貸的老人家,慫恿投資靈骨塔,先讓被害人嚐到甜頭後,再說服拿房子去私人貸款投資,業者拿到錢後就消失了。」
針對這些詐騙行為,新北市地政局長汪禮國表示,新北市警局於去年跟地政局簽訂「新北『警』『政』攜手防範不動產詐騙計畫」,從今年1月起,新北各地所在受理私人設定抵押權登記時,啟動全面關懷提問機制,提醒民眾注意詐騙陷阱。
汪禮國說明,地政事務所遇到可疑人士通報警局時,派出所同仁都能及時到場給予支援,統計1~3月,地政事務所跟警局總計通報48件,其中1月時汐止地政事務所人員發現個案不對勁,協助完成抵押權塗銷與預告登記撤回,成功攔阻500萬元不動產損失。
除了拿房子借錢的各種投資詐騙,單針對房地產,也有詐騙案例。新北市地政士公會理事長陳錦麟分享:「現在很多Line投資群族,被害人進群後,不知整個群組裡只有自己是局外人,詐騙集團會宣稱此物件能在短期買賣獲利,或公司會針對該區都更、整合,說服先行投資老屋,再搭配群族裡的其他人一搭一唱,被害人掉入陷阱。」
陳錦麟說:「被害人買到垃圾物件,但表面上還是真實的買賣,被害人較難透過法律途徑去訴求,因此提醒民眾投資一定要透過正當管道,不要貪小便宜,並在做任何決策前,都先尋求專業人士意見,確保安全。」
▲買房投資別抱有僥倖心態。(示意圖/pixabay)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現在實價登錄非常透明,買房投資前一定要查明行情,此外也可請專業代書、房仲人員研究此物件是否有不尋常之處,提醒消費者買房投資都是長期置產,別抱有僥倖心態。
此外,《ETtoday新聞雲》過去也報導另一種房地產詐騙型態,也是造成社會震驚的「台版地面師案」,簡單來說,就是由犯罪集團鎖定獨居老人過世後遺留的房產,透過「偽造遺囑」將獨居長者的遺產,以「遺贈」的方式移轉給沒有親屬關係的詐騙分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