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新竹房」的查詢結果共95筆

新竹房市這1年半以來經過主流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讓全國人民重新認識竹科人高收入的事實,但也讓民眾產生「新竹房價高是因為竹科人收入高」、「新竹房子供不應求所以漲價」等誤解,但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想法。

去年房市大盤走勢上揚,帶動不少縣市區域房價,其中新竹縣市近期房價同樣飆漲。根據《住展》雜誌統計,新竹縣市各行政區新案中,傳統蛋白、蛋殼區如香山、芎林、新埔、寶山、新豐,開價飆上6字頭。專家認為,近年來..

竹科是台灣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房市也因漲幅高、屢創高價,躍上全台矚目焦點,一名男網友表示,最近身邊的人一直催促他買房,他仔細研究一下新竹外圍,好一點的房子都已經賣光了,但是大家需求量還是很大,讓他感到..

北台灣近期房價飛漲,近年來還有1字頭建案也逐漸稀缺。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北桃竹今年至5月為止成交均價1字頭的建案,僅剩新竹關西、湖口等2處;而在今年告別1字頭的4個區域中,以新竹寶山漲最多,漲幅多..

新竹地區房價今年首季就大漲11%,購屋族往外圍蛋白區移動成為趨勢,包括湖口、新豐、苗栗頭份以及竹南等地區,成了這波買盤外溢效應的主要受惠區。

行政院4月7日拍板預售屋禁換約,市場擔心的拋售潮是否湧現?近日有位網友在《PTT房屋版》貼出賣屋網站的截圖,指新竹地區的拋售文一大堆,房市恐面臨怕崩盤。不過專家認為:「該跑的都跑得差不多了,政院拍板對..

政府大動作打房,近2年聯合多部會祭出各種手段,就是希望避免投資客囤房炒作,制止房價繼續飆漲,但影響似乎有限,因為有網友發現,新竹縣芎林鄉有預售屋一坪已經破40萬元,再看看新埔也破單坪30萬,讓他直嘆「..

新竹房價究竟漲得多瘋狂?據統計,去年Q4新竹的單價中位數,對比前年大漲4成,反觀北市則僅有5%的增幅。專家比喻,新竹縣宛如「瘋城」一般,含車中位價不到2年,就從20萬元衝到3字頭,是過去十多年來從未發..

驅動IC大廠聯詠(3034)發放分紅獎金,有網友曬出薪資單,分紅金額竟高達1120萬元,讓許多人羨煞,就有網友震驚表示,科技業的分紅太扯了,工作2年就賺一棟房子,做10年就可以退休了。貼文一出,有內行..

許多竹科、台元科技園區的工程師、高階主管或從業人員有自住及置產需求,然而竹北可開發腹地漸少,新案推量不符供需;不少人將目光轉向周圍蛋白區,例如同樣占盡軌道經濟之利的湖口,由維萬廣告代銷的湖口站前生活圈..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17日決議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台灣央行跟進升息腳步,宣布升息1碼,政策利率調高到1.375%,引發不少投資客、房貸族關注。對此,就有網友好奇發文詢問,此次升息最先..

竹科是台灣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不過一名曾在新竹的工程師無奈表示,「這裡是加班工作,不是來生活的」,並列出食、住、行、樂、醫療的缺點,勸想到竹科的新鮮人「不要來」,除了薪水比較滿意外,生活只有滿滿的厭惡..

新竹房價近年一路飆漲,不過真的值得嗎?就有網友在PTT的WomenTalk板上發文,說他在逛房板的時候,看到一個新竹的物件,不到19坪就算了,集結超多人會嫌棄的缺點,卻要價1800萬左右,不禁發起閒聊..

新竹房市今年因漲幅高、屢創高價,躍上全台矚目焦點。就有網友就表示,他觀察到近幾年來,雙北房價整體來說漲幅並不高,反而是交通建設、生活機能都無法和六都相比的新竹,房價卻漲到飛天,讓他不禁納悶「已經看不清..

去年(2021)房價飆高,除了六都房市熱,新竹縣市更是不斷看漲,尤其科學園區是當紅炸子雞;在《批踢踢實業坊》home-sale 板有網友發問,「現在新竹如果不是年薪200的高手,是不是乾脆就別想了?」..

苗栗地理位置在新竹周邊,新竹科學園區更帶動了附近的發展,無形中又以緊鄰的頭份市建案需求大增,也讓房價在這10年內水漲船高。有著「蛋黃區蛋白價的昌隆廣場」,已經從1期到現在第8期,價格也從之前1字頭到現..

台北市過去是房價領頭羊,不過房價逐漸來到生涯巔峰,過去一段時間房市焦點逐漸從雙北移轉到「竹中南」,雙方的房價價差也一路縮減,其中,新竹房價從10年前北市的28%,追到房價達北市4成。

民進黨力推竹竹合併,原被外界視為熱門市長人選的新竹市長林智堅,昨(27日)無預警宣布「不參選」引發熱議。不過,就有網友納悶竹竹合併卻排除苗栗非常不公平,更點出納入苗栗的3大優勢,直言「為了國家經濟發展..

高鐵通車後,越來越多北市上班族會在新竹、桃園買房,房價跟著水漲船高,目前仍是桃園發展較成熟,房價也更貴,不過近期傳出2022新竹縣市有望合併升格,有網友就好奇,「這波竹北的蓬勃發展,新竹有可能再次反超..

對很多人來說,買房雖在人生清單上,但倘若口袋不夠深,恐怕很難如願以償。就有網友好奇詢問,隨著物件越漲越高,如果不靠家裡,有沒有機會在新竹買房呢?貼文曝光後,立刻掀起熱議,網友也紛紛回應,「先求有再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