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今日舉辦「消費生態、商圈與空間演化研討會」。(圖/記者張菱育攝)
記者張菱育/台北報導
近年台北東區、民生社區等商圈店面空置率飆高,主要是受到電子商務的發展,加上百貨公司、量販購物中心與品牌折扣商場(Outlet)等紛紛展店,大幅取代實體購物的需求,讓傳統實體購物的街邊店面受到影響,政大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今日舉辦「消費生態、商圈與空間演化研討會」,提供傳統商圈的未來發展指引新方向。專家指出,現在實體店面需應用互聯網技術,以因應消費習慣隨時的改變。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實體消費店家又以百貨公司與便利商店最不受網路購物的衝擊,主要是因百貨公司強調空間的體驗,增加餐飲、電影、藝文等娛樂功能;而便利商店則以實體取貨服務,虛實連結網路購物,轉型成為多元銷售平台,兩者都是透過轉型與延伸服務體驗,在現代網路購物盛行下,還能成為屹立不搖的實體店型。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游舜德指出,網購分散逛街的人潮,不論是花時間與流動人數都明顯縮減,且全球各地都同樣面臨街邊店面空置率上升的問題。而台灣許多住宅一樓也可作一般零售使用,造成許多地方都能成為商店,彼此競爭更為激烈。
游舜德說,商圈是否能繁榮,在於是否能提供多樣性產品,創造購物氣氛,以吸引人潮,但是多樣性越高,也容易造成競爭讓租金攀升,最後只有大型品牌付得起高租金而進駐,擠壓其他在地特色小店的生存空間,逐漸走向高租金、高空置率像是台北東區的現況。
他建議,實體商店不論是否在街邊,都應該朝「特色化經營」,善用網路行銷,延伸滲透商圈空間;另一方面則需與大型零售購物中心「區隔經營」,進一步吸收其人潮帶來的觀光與休閒收益商機,以重振商圈景氣。此外,實體店面需應用互聯網技術,以隨時了解消費習性、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製造的智慧零售方式來因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