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桃園市」的查詢結果共1399筆

Q1全台預售案揭露2.3萬件,共3553億元,雖較上季減少約32%,但比去年同期成長4成。專家表示,一旦「預售屋禁換約」政策上路,預售就將轉變為自用市場,使銷售速度變慢,自然整個房價就不會像過去一段時..

外國人取得台灣土地建物的主要途徑,除買賣就是繼承,第一季台南市外國人共取得有201筆土地,其中179筆就是因繼承取得,也讓台南市成為六都中外國人取得台灣土地最多的行政區。其中,最多的是香港人,馬來西亞..

買大樓門檻再度拉高!統計實價揭露,首季全台共有8縣市大樓平均成交總價年漲逾1成,其中,桃園市更一舉漲破千萬;而花蓮縣則從去年Q1的482萬元,年漲18.6%,來到572萬元,等於晚1年買得多付90萬元..

央行擬取消第二屋「30年房貸」,而假如房貸年期只剩20年,北市每月還款金額高達9萬元、新北5.4萬元,連六都購屋總價最便宜的桃園市也達3.8萬元。但好加在,專家建議可透過3招,變身「類首購」,爭取30..

全台夾娃娃機店數量不減反增,首次突破1萬家,跌破市場眼鏡。專家表示,這波疫情重創沿街店面商機,不少店面在空置、降租後,反而吸引夾娃娃業主進駐,這銅板產業雖在過去歷經一波洗牌,但預估不會像蛋塔效應一樣快..

新北市中和區一間廢棄重油回收廠11日清晨發生火災,爆炸火勢猛烈讓人餘悸猶存,近年幾場大火燒出了公共安全問題,根據內政部最新消防統計,2021年至2022年3月底前,全國不分類型有26,353件火災,六..

去年Q4購置住宅貸款違約率僅0.08%,創2007年統計以來新低。專家表示,由於房市景氣佳,違約風險降低,銀行不動產貸款的壞帳少,流入法拍市場的物件也就同樣稀少。Q4北市拍定成屋僅61件,平均單價則為..

本土疫情大爆發,導致建商推案縮水、市況下滑,住展風向球仍守住代表「復甦安全」的綠燈。4月預售屋推案量、新成屋戶數、來客組數等3項分數下滑,議價率、待售住宅建案分數等2項分數上升。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預..

預售屋禁止換約很可能7月就會上路,南二都的預售屋轉售量也逐漸湧現,根據統計5月的預售屋轉售量相較於去年12月,台南暴增了80%,高雄也有64%,但房價並未因此下跌,反而還上漲4~8%,專家指出想轉單的..

政府日前提出將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外界認為將衝擊預售市場。根據房仲業者調查,六都確實因此出現「轉約潮」,其中北部三都以桃園市賣壓最為明顯,5月網路預售轉售量較去年底相比成長6成,據查,賣壓最重的區域,..

位處於桃園的檜溪河濱公園自然環境優美怡人,漫步河畔可見白鷺鷥悠悠覓食,四季景致變化色彩斑斕,春天時還會有仿佛日本的櫻花美景,財經主播劉姿麟也忍不住為這樣美麗的景色著迷,訪問居住在附近的民眾,不論是年輕..

桃園地政人員29年前辦理一筆土地登記時,誤將蔡姓權利人個資登載成另名同名同姓男子並遭轉賣,繼承人發現提出國賠告訴,法官判決地政所應賠償蔡男繼承人新台幣417萬1290元。

隨著北部都會區不斷擴大,發展與雙北緊密相連的桃園市,近年因雙北移入人口持續增加,以及產業、交通等基礎建設不斷改善,房市持續蓬勃發展,桃園本身積極發展的全方位都會樣貌,也讓愈來愈多人看好桃園未來的發展潛..

日前央行發出消息稱,要將買房貸款年限從30年限縮至20年,引起一般民眾一陣恐慌。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去年第四季全國的房貸期數接近24年的水準,且主要都會區的房貸期數都不斷攀升,7大主要都會區中..

水湳經貿園區被視為繼七期重劃之後的明星豪宅區,開發商佈局動向格外受矚目,根據市調統計,建商持有水湳未開案的土地存量,最多的是擁有7629坪的國聚建設,超過4000坪的則有總太、由鉅、雙橡園開發,而擁有..

全國4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約31.6億元,年增1.2倍,創下歷年次高紀錄。其中以新竹市年增最驚人,增加逾5倍之多,反觀桃園市只成長21%最弱。專家表示,房地合一稅收金額幾乎與景氣呈現同步走勢,未來若稅收..

買房跟著重大建設買,有財團進駐的地方就有商機,有商機就能推升地段!桃園車站是市中心最繁華的生活圈,在重劃區發展熱潮下,更突顯市中心地段難以取代的機能和經典地位。軌道建設加上商圈發展,形成桃園車站保值抗..

桃園自升格為直轄市後,成了政府投入最多資源打造的國際城市,近年因建設與開發到位帶進大量移入人口,加上去年疫後房市掀起的龐大剛需與長期置產買盤,房價更是一路攀升。根據統計,桃園預售市場自2020年出現成..

法拍屋移轉量創統計以來次低,首季全國拍賣移轉棟數共1014棟,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8%,僅比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時的1011棟高出3棟。專家分析,近幾年不動產在一般市場就可以迅速去化,淪至法拍市場的..

高總價時代,民眾購屋坪數越買越小已成趨勢,不過2021年中古大樓平均購屋面積為45.1坪,比2019年疫情前的43.6坪,增加了1.5坪;而2021年購買6年內輕屋齡大樓產品者,購屋面積相較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