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40年」的查詢結果共1188筆

邁入高齡化社會後,長者若有醫療需求、住在醫院旁更方便,且一般醫院周邊機能、交通都很便利,深獲部分購屋族青睞,其中秀傳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兩大院區位於熱鬧的大埔商圈,周邊多餐飲小吃商街,且有充足就學資源..

台北市知名爭議大樓「錦新大樓」,今年1月頂樓戶面積7.89坪的套房轉手,交易總價為308萬元,屋主在2015年入手價格是340萬元,賠了32萬元。戲劇性轉折是,該戶再前一手買方,以249萬元購入、34..

在新北市買房,該選永和還是新莊?一位民眾好奇,若在預算相同的情況下,大家會選擇住永和老公寓,還是買新莊的新大樓?就有網友回應,若要離北市近那就選永和,但兩者相比,新莊市容略勝一籌。

買房總會面臨到該選老屋、中古屋或是新成屋,若是你會從哪種房下手呢?一位民眾表示,看房到目前有老屋、中古屋、新屋三種選擇,因猶豫不決便上網提問。有位網友則回應,水泥壽命有限,買新成屋較安全。

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明華南京」社區因為靠近高架道路,房價較鄰近社區低,不過實價登錄揭露,社區2樓戶,面積43.17坪,屋主持有2年脫手,狠賺720萬元。專家分析,獲利來自於偏低的入手價位,當初曾被註記..

北市中山晴光商圈屬於早期規劃的商圈,商圈年齡已至少40年的光景,所以不論是交通還是生活採買都已到位,區內不乏像是晴光紅豆餅、晴光意麵等知名小吃,相較北市其他區域,這裡可以找到500~1000萬元的套房..

你知道高雄老公寓200萬就能入手嗎?一位民眾質疑,大家都說買不起房,但他認為老房子便宜,可以住人就好了,想買新房的是不是太貪心了?有一網友也點破現實困境,老公寓沒電梯,有小孩或者年紀大,會很痛苦。

近幾年高雄的推案都已大樓為主,透天建案愈來愈少,但這不代表高雄人不愛透天,根據統計,去年高雄有幾個行政區的透天厝交易超過500筆,尤其是人口多的鳳山區,透天厝交易更逼近1000戶,特別是華鳳、五甲這些..

彰化一名網友最近面臨買房抉擇,本來想買一間3房新大樓,雖然一家四口住22坪有點擁擠,但「大樓有管理員,不用追垃圾車,新房比較爽!」正當他猶豫的時候,家中長輩有一棟40年透天要給他住,屋況老舊需要大翻修..

雙北非常多屋齡20年以上的老公寓,尤其是在中永和地區,即便40年老房子還是賣得掉。一名網友表示,想買永和公寓1000萬跑不掉,仍然不少人搶著要住在這,但買了以後要花錢裝修還是小事,他更擔心這種老房子住..

明明沒地震房子卻不停晃動!一名男網友表示,最近他租下新建透天的5樓,住不到幾天就發現房子常莫名晃動,每隔10至30分鐘就會晃一次,為了證實不是錯覺,還拿了一瓶水放在桌上實驗,證實不是自己頭暈,房子真的..

高雄建案愈來愈往北推不稀奇,現在也開始有建案往海裡推,近期高雄火車站前的廣告看板出現1個新建案,推案地區在旗津,更是當地稀有的華廈產品,非常引人注目,根據資深代銷業者表示,該區至少10年以上沒有新建案..

40年以上老屋對民眾來說,較有安全的疑慮,未來轉手恐也較不易,但是若老屋地段位置佳,仍有置產族願意買來裝修後出租,統計六都當中老屋存量,以台北市平均屋齡34.6歲最老,行政區當中,則以萬華區老屋佔比逾..

母親節將至,有人選擇送禮或吃飯歡度母親節,也有人大手筆買房感念母親辛勞。北市中山區一對高姓父女,原住在逾40年舊公寓,母親長年爬樓梯損傷膝蓋,又苦等都更改建未果,正巧住家對面是宏盛建設、長虹建設兩大知..

香港因為地窄樓密,公寓之間管線相通,病毒會隨著管線上下樓傳播,導致社區感染,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因此不惜多出50%的建築成本興建「鄉林美術舘」現代豪宅綠建築,就是考量單層排氣設備,各樓層住戶不會聞到別..

台北市豪宅「碧湖畔」賣出內湖最高價,每坪157.59萬元,隔壁屋齡約40年的大樓「濱湖皇家」經過拉皮,也出現比價效應,82坪景觀戶開價7480萬元,拆算單價上看9字頭,弔詭的是,該戶屋主還在自家陽台掛..

高雄的南北市區縫合更進一步,今天位於南高雄的復興路以及北高雄的自由路舉行通車典禮,高雄市長韓國瑜也親臨主持,未來高雄市區南北交通將更便利,而道路打通對於周邊房市也有幫助,尤其老公寓、大樓價量俱增,房價..

想與另一半一起買房結婚,卻因為新屋太貴買不起,想退而求其次買老屋嗎?那你一定要注意以下六點,仔細評估各方面細節,才能真正達到節省預算的目的。可別因為時間倉促就就貿然出手,反而花費更大筆的預算在裝修翻新..

通常20年以上就會被歸類為老房子,不僅居住品質受影響,轉賣時售價也大打折扣。一名網友最近看中一間26年大樓,假設貸款30年,到時候這間房子已經屋齡56年,別說轉賣,可能連自住都要花很多錢維修翻新,令她..

佛心房東都是別人的!一名女網友悲嘆,明明房租約7月才到期,如今房東先打來喊漲,續租要1萬2000元,若不同意只好說byebye。其實原PO也是這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受災戶,「收入都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