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內湖」的查詢結果共1271筆

實況主Toyz(劉偉健)創立手搖飲品牌「拾汣茶屋」,第一家店開在西湖,生意很不錯,不過該門市卻爆出違建爭議,台北建管處也要求業者改善。時隔4個多月,「拾汣茶屋」粉專發文表示,西湖店在這禮拜進行遷移作業..

40年的老字號登山體育用品店「100mountain百岳戶外裝備」,13日無預警發出歇業聲明,包括高雄總店、內湖店均終止營運,創辦人林啟文聲明中指出,因營運資金無以為繼,即日起百岳將熄燈。房仲業者研判..

內湖知名蛋糕、麵包店砸8500萬元,買下店面變房東。該分店開業至少10年,在地房仲推估,至少繳租3000萬元以上。不論個案,信義房屋專家表示,雖然近年電商崛起,街邊店市場受到衝擊,但有些在地經營不錯的..

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成屋比照預售付款」的方案,讓大台北雙薪家庭買屋、換屋資金不卡關。北北基指標案「新橫濱2-夢悦城」就力挺年輕人,提供交屋只要68萬起的首付優惠,總價1千萬內即可入手兩房產品,每月房貸..

基隆向來有北台灣購屋天堂的美譽,不過最近幾年伴隨全台房價飆漲,再加上建設利多的帶動,基隆房價一路高歌,普通購屋民眾的壓力也隨之加重。聯徵中心資料揭露,今年Q1基隆年收入在20~60萬元間的小資房貸族佔..

「晴空大地」一橋之隔,對望士林、天母、北士科,是雙北少見3,300坪大基地,位於重陽重劃區和仁義重劃區之間,坐擁集賢路、五華路商圈,生活機能成熟,一次擁有五華國小、碧華國小、碧華國中和新北高中等各級文..

7月起《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即將上路,其中「私法人購屋許可制」預估將衝擊豪宅市場,因此逼出部分豪宅買氣。據房仲觀察,上半年已揭露的億級豪宅交易共達56筆,其中就有近6成、共33筆由法人名義買進。

「我只講公道話,很真實的事!」長虹建設董事長李文造在股東會後受訪,支持央行祭出的第二戶限貸,「真正的剛性需求一戶都買不起了,還買第二戶。」但他也砲轟限期18個月開工,認為此政策極不合理,應當取消。

內湖五期的社區「Victor嘉醴」,為位於工商混合區上的豪宅,由於土地分區問題,爭議不斷,從2018年至今每筆移轉皆為賠售,不過近期該社區高樓層戶,原屋主僅入手約7月時間,轉手帳面卻賺得896萬元。

雙北品牌豪宅建商力麒(5512),今(15日)舉行股東會公布,稅後淨利僅4308萬元,為19年來新低。提到松江路商辦案的釘子戶,力麒建設董事長郭淑珍透露,近期地主妹妹還有來信,不過該案已經開工,不可能..

旗下關係企業包含漢神百貨、漢來大飯店的國揚實業(2505),今(13日)舉行股東會,並公布2022年度財報。對於近期房市,國揚實業總經理彭邵齡認為,部分成屋或二手屋可能會有折價機會,但整體房市沒有往下..

近期受大環境因素干擾,房市前景不明朗,不僅交易量不斷重挫,近期部分區域新案價格也出現翻轉。根據房產媒體調查,信義區截至5月為止,最新區域行情為每坪124.9萬元,與去年同期數據相比,單坪跌近10萬元。

老字號建商國泰建設(2501),今(9日)舉行股東會。會中公布去年度營收達167.91億元,為6年來新高。對於近期政府打炒房政策,國泰建設副總經理林清樑表示,「拿捏很準,未影響到自用需求,上半年推案銷..

以興建旋轉豪宅「陶朱隱園」聞名的中華工程(2515),今(7日)召開股東會,因工程尚在規劃且建案認列收入減少,該公司2022年營收等數據相較前年皆減少,但仍發放現金股利0.526元。另在今年推案仍集中..

如何在內湖聰明買房?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中信房屋內湖AIT加盟店經理呂偉駿,分析「正內湖」捷運5站點的生活圈特色與優勢,不過他也提到內湖的2大缺點,提醒民眾購屋前應多考慮清楚。

西湖捷運站旁的超大停車場,終於有動靜了!長虹建設公告將投入40億元,與新光地主一同合建蓋樓。商仲指出,西湖站一帶為內科最熱門的區塊,目前新廠辦供給稀缺,本次公告的個案緊鄰捷運站、加上建商品牌力,賣價有..

汐止實價登錄以來,僅有4場預售案成交站上6字頭,除了9年多前推出的指標豪宅「仰大湖」,其他3場都在這1~2年出現,反應近年房價大漲走勢。在地房仲認為,未來汐止鬧區推案6字頭是常態,甚至已有新案預計喊到..

北市「商辦荒」難解之下,不少企業主購置辦公室目光望向內科蛋白區,也吸引品牌建商在此推案。其中,在此深耕長達20年的老品牌建商達永,近期相繼推出「金矽谷No.25」等2案。長虹也推出「長虹雲端科技大樓」..

如果想在雙北市定居,每個人考量的點不一樣,你會選擇哪裡呢?一名網友表示,近來覺得新店發展得很不錯,不僅有許多建商進駐,還有商場即將開幕,房價直直飆漲,但交通似乎不夠進步,好奇「新店是不是只差交通就變完..

近期內湖科技園區開發已趨近飽和,使企業購置商辦眼光看向以往蛋白區,並讓區域商用不動產逆勢成長。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2023年首季上市櫃法人內科廠辦交易額5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暴增7倍,並創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