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地價稅」的查詢結果共337筆

在921大地震即將滿23年時,台灣又發生強震,讓台中市太平區原「新坪生活公園」社區曾經的受災戶嘆,當時全倒至今,依舊重建無望「感覺一路被霸凌了22年」,藉由此次時間上十分巧合的大地震,盼望讓這些老住戶..

買一間房並不容易,所以很多人都會靠爸媽幫忙。近來則有一名女網友發文表示,爸媽有間市價2300萬的房子,但卻決定過戶給哥哥,讓她內心不太平衡,大家會妥協嗎?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則點出1關鍵,直言確實無話..

買一間房並不容易,所以很多人都會靠爸媽幫忙。近來則有一名女網友發文表示,爸媽有間市價2300萬的房子,但卻決定過戶給哥哥,讓她內心不太平衡,大家會妥協嗎?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則點出1關鍵,直言確實無話..

盤點網友對大直的3個疑問,包括:大彎北段爭議究竟在吵什麼?小資族有機會入主大直門牌嗎?為什麼老是有整棟出售的個案?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東龍不動產專任約經理陳泰源一一解析。

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將延長受理至10月底。營建署表示,有些民眾誤會自己不符申請資格而卻步,像是與人合租分租套房、居住違章建築、父母有房子、非弱勢、沒設籍在租屋處等5種特殊情況的租屋族,都可以申請..

富旺國際董事長林正雄連任第16屆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公會統計,受到工資、建材及土地成本上揚,影響今年預售屋均價已來到每坪40萬元歷史新高,較去年每坪均價30萬元成長逾3成,但明年預估推..

今年政府提出「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放寬租屋補貼的條件,補貼戶數也達到50萬戶,不過很多人不知道,今年包括頂樓加蓋的承租戶也能適用,但民眾仍擔心若申請租屋補貼,而房東不想報稅,可能就得另外..

房地合一稅從2016年上路至今,滿足持有6年400萬元免稅條件的屋主越來越多。不過專家提醒,近年因疫情影響,有20~30萬人無法歸國,導致戶籍被遷出,恐怕無法適用這項優惠條件。

很多人因為讀書、工作而離家,並在外地租屋,每個月也因此多出一筆固定開銷,不少人認為,與其把錢拿去繳房租,不如拿來買房比較划算,就有網友好奇,常常會聽到有人說,買房之後租出去,讓租客幫忙繳房貸,「這樣真..

今年暑假租屋旺季,在政府300億元租金補貼政策(7月1日到8月31日止)下更添熱鬧。然一位男大生日前在Dcard訴苦,他申請租屋補助後,房東竟然將全棟房租一律漲1000元,使他慘遭其他房客霸凌。CTW..

緊鄰新莊副都心、新北市新莊區化成路的光陽電子公司,1975年光陽電子公司跟湯姓地主租用化成路某巷弄200多坪土地蓋廠房,並以當時行情訂定7000元月租,至今47年未變。湯姓地主過世後,繼承人向法院聲請..

政府這幾年大力推動包租代管,更設定8萬戶的目標,不過目前僅達成過半的4萬多戶。業者坦言,對房東來說最大的抗性還是在「要報稅」這件事,雖然包租代管能為房東減少找租客的麻煩,但把房東當職業的人壓根不在乎,..

台積電進駐高雄消息傳出後,北高雄的房市瞬間被炒熱,除楠梓外,橋頭區也受惠良多,高雄新市鎮更因為緊鄰橋科,又有捷運行經,因此房價上漲迅速,新古屋成交價短短1年半從1字頭跳到3字頭,未來區域新推案房價恐怕..

內政部日前發布第一季全國房價負擔能力指標,首季的全國房貸負擔率為38.35%,比上季增加0.52%,比去年同季增加1.81%。估價師痛批,內政部公布的數據與現實發生背離,以台中大樓中位數房價為例,20..

社頭鄉1名謝姓地主,將自家透天厝社區前申請成私設道路,但巷弄內居民不願共同承擔地價稅,便搬來磚塊及報廢車輛擋在巷口,造成巷道剩不到1米路出入,有人因此受傷。彰化地院法官審理認為,該巷道已供居民通行33..

行政院拍板「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7月1日開跑,但租客要申請補貼,房東就必須報稅,有仲介就擔心,不想報的房東恐怕會擋申請。有房東反而「做出示範」,說他不只馬上答應房客申請,還教對方怎麼..

日前行政院宣布推出擴大300億億元租金補專案,從舊版住宅補貼方案總經費每年57億元,提高至300億元,預估租金補貼戶數將從目前12萬戶,大規模提升補貼戶數至50萬戶。

市議員吳沛憶2日指出,北市府今年初調整社宅租金公式,不納房屋稅、地價稅使租金下降,但先前承租住戶卻不適用,多繳費成冤大頭。市長柯文哲回應,法不溯既往,抽到社宅已經賺很多。

房客退租之後,通常可以拿回事前預繳給房東的押金。但一名網友抱怨,房東日前承諾等電費帳單結算後就會把押金退還,不過才過了1週,卻反悔說為了維修牆壁和家具要扣2500元。他認為要求不合理,拒絕賠償費用,好..

去年全台共有914位自然人大地主,因持有土地的地價過高,被課徵55‰地價稅最高稅額。其中人數最多的為台中市,共繳地價稅約5.4億元。而台北市僅有2人,為了保護隱私,財部特別將金額隱藏、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