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管制措施」的查詢結果共132筆

7月有2項房地產新制上路,原本不少人預期可以大幅減少投資客,不過隨著這2周南部看屋人潮逐漸回籠,手中握有資金的投資客仍舊歸隊,並改採墊高售價、或先租後售的方式投資物件,台南業者表示甚至這段期間投資客根..

大華買的新家總算開始動工裝潢,預計七月初前就可完工入住,怎知疫情突然大爆發,因為進入三級警戒,被管委會要求社區停止裝潢施工,想請教大家未達四級停工標準?已有跟社區溝通做好工人進出管理,且室內總人數不超..

2020年底央行祭出房市管制,加重住宅的貸款成數、寬限期的限制,不過統計分析2021年首季六都平均貸款成數還是維持7成以上。

為使不動產交易資訊更加透明、即時、正確,並減少投機炒作,立法院去(109)年底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地政士法」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等三法修正草案,日前,行政院公布定於今(110)年7月1日..

六都公布的買賣移轉棟數資料顯示,六都5月買賣移轉棟數為2萬4754棟,月增幅度達10%且年增44%,反映4月市場買氣維持高檔水準。

疫情持續延燒,根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1月同時有信貸與房貸的雙貸族,全國共有31.6萬人,創下108個月以來的新高。

央行的現貸令對於口袋深的族群來說,根本不是問題,根據實價登錄揭露資訊,今年2月就有外商以現金1.4億元買下2戶亞洲新灣區豪宅「遠雄THE ONE」,單價及總價都是該案今年的最高紀錄,不過就該社區來說,..

央行去年12月初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但對於口袋深的大建商來說根本不痛不癢,根據最新實價登錄資料,永信建設就以現金3.1億元購入楠梓高雄大學的2塊土地,賣方則是合心開發,建商大者恆大的態勢愈來愈明顯..

2021年Q1國泰房地產指數今28日出爐,較上一季「價漲量縮」,較去年同季「價漲量穩」。因政府從去年底陸續提出房市措施,對房市長期發展尚未明朗,導致新北、桃園、台南、高雄等區域的房市買氣,略微降溫。

雲林縣政府4月7日召開不動產評價委員會,審議通過針對高齡者、身障者及公寓大廈使用之電梯,免加徵房屋稅,並自2021年7月起實施,鄉親將於2022年5月開徵的房屋稅單開始有感減稅,受惠戶數將近1萬5千戶..

繼房地合一稅2.0打炒房後,央行再祭出第2波信用管制措施,與財政部合祭組和拳以來抑制房價。不過,有網友質疑「央行有什麼立場一再出手打房?」由央行出手打房,限制銀行貸款,不算越權嗎?沒想到底下留言全戰翻..

央行打炒房連續出拳!央行第1季理監事會議指出,2020年12月8日,信用管制後,銀行不動產貸款增幅仍大,所以再出招,被指打炒房不力的銀行業者也有話要說,一名銀行分行的經理透露,這次針對自然人第3戶購屋..

北市大直指標豪宅「西華富邦」,有像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印尼紡織大王第3代接班人宋大江等大咖購入,吸引不少富豪也跟著進場,這次甚至一口氣揭露3筆交易,當中有以法人名義購入,不乏上櫃公司董事買下,富豪購..

經過去年底央行的打房措施後,今年1月高雄一樣繳出不錯的成交量,明顯可看出自住的剛性買盤並未受到太多影響,而年後高雄的房市發展,房仲業者也相當看好,包括南高雄的前鎮,以及北高雄的鼓山、左營、楠梓、橋頭等..

2021年1月北部4都房屋移轉量出爐,受到政府打炒房發酵、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上路,以及工作天數減少等因素,除了台中受惠新案交屋潮,買氣略微增加外,其餘3都皆出現衰退9%~13%。

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上路後,近期信義房屋針對網友2021年第1季的購屋意向調查,顯示民眾對於政策有感,原先看漲房價季減8%,不過政府對外溝通房市政策主要為「打炒房」,因此民眾對於未來房市看法雖略降溫..

房市已脫離2016年谷底,2020年全國房屋買賣移轉棟數32.6萬棟,創下近7年以來新高,買氣持續復甦。但房仲認為,國內疫情控制得當與降息帶動下,買氣快速回籠,不過央行去年底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有效與..

政府及央行出手打炒房!祭出4大選擇信用管制措施,而不動產各產業的業者抱持不同想法和意見,有的認為這是健全房市的好事,但也有認為「這樣會有池魚之殃」。另外觀察區域房市影響,台中就有區域出現,中古屋房價下..

去年11月台中整體興建完工案大幅增加,建照年增超過8成,而核發建照及使照名單最多的區域,為北屯區,不僅推案量大增,還有新成屋湧入,造成預售屋和新成屋市場相互競爭客源的情況日益嚴重。

年齡越小房貸成數越高、利率越低,而年齡越高則反之,去年低率推波助瀾、買氣大增,據聯徵中心房貸資料顯示,各年齡層房貸去年與前年變化,以貸款利率最高、成數最低的70歲以上族群,增加件數最多達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