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台北市房價」的查詢結果共211筆

現在全台灣房價都貴,尤其是台北市房價更被形容「貴到沒天理」的地步。青壯世代想在台北市買一間房子,往往要有富爸爸、富媽媽的金援,否則靠自己微薄薪水和存款,那還真是不可能的任務。這種「靠爸族」,早就成為新..

一站4分鐘進北市,房價每坪價差最多可以到30萬?根據房仲統計雙北市交界捷運站房價,發現價格差距最大的在中和新蘆線的古亭、頂溪,房價每坪最多可差至30萬,若以一間20坪的房子計算,至少省了600萬。

內政部營建署日前發布今(2017)年第1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首都台北市房價所得比依舊持續走揚,升至15.52倍,也就是說,想要在台北市買房仍需要不吃不喝超過15年。若進一步比較亞洲鄰近首都的房價所..

內政部營建署昨(14)日發布今(2017)年第1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結果顯示,雖然全國房價所得比為9.24倍,較上季舒緩,但台北市依舊持續走揚,房價所得比從上季的15.18升至15.52倍,成為六..

房市歷經三年修正之後,房價已擺脫急跌期,根據房仲業者針對網路會員進行調查,若房價與高點相比降15%時,民眾是否願意進場購屋?結果顯示,台北市僅有42%民眾願意進場購屋,顯示有過半民眾認為房價仍跌不夠。

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市區精華地段更是高不可攀。不過,在部分建案有感讓利之下,挑對地方黃金門牌也能撿到便宜。根據數字科技旗下591新建案,整理出北中南都會區的超值讓利建案,北市門牌最低可見到4字頭。

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居高不下,民眾得花15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房,年輕人更是買不起。對此,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暨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認為,除了房價勢必得下修,降低房價所得比之外,政府也應該將青年購屋貸款額度提高..

台北市房價高,因此屋齡高、公設比及房價較低的國宅往往成為購屋族的口袋名單,尤其位於黃金地段的國宅詢問度更高,不過,日前就有一名網友表示,近期考慮想買國宅,卻因為居民素質落差大,讓他相當苦惱該如何選擇。..

台灣房市十年多的榮景,自104年政府調漲持有稅,通過房地合一稅制後正式終結,走入價量反轉階段,太平洋房屋分析發現,雙北市房價已連三年下修,其中又以台北市跌幅最深,跌幅達一成,專家表示,這波由北台灣開始..

今年買氣增溫,房仲統計今年第一季的房屋去化天數及議價率發現,六都中桃園市表現最突出,不僅去化天數較去年同期大幅縮短26.7%,議價率也大幅增加21.5%。專家表示,去年底桃園市許多區域新案出清,建商提..

房價反轉進入第三年,不過根據內政部營建署最新資料顯示,全國房價所得比為9.35倍,較上季增加0.37倍、去年同季增加0.82倍;進一步觀察六都房價所得比,不意外又以雙北市位居全國最高,台北市為15.4..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最新實價統計,去(2016)年12月全市平均房價每坪49.76萬元,失守五字頭大關,也是2013年5月以來,首見四字頭。

房市交易量萎縮,價格下修已成共識,但台北市房價仍讓多數人負擔不起,房仲觀察購屋坪數比例分布發現,購屋坪數已趨M型化,業者表示,這反映出台灣的社會經濟結構,中產階級逐漸消失,富者則越來越富有。

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不少民眾早已放棄買房,不過,有「包租公律師」之稱的蔡志雄列出10點說明,未來10年將是買房子改變人生的機會,他更提醒大家,除了房價漲跌之外,關鍵還要存錢、想辦法增加收入,「房子不會..

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讓民眾大喊買不起,日前就有網友發文提問,「雙北市房價高,薪資不高的人為什麼要堅持留在台北?」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更有一名網友認為,「很多人覺得,住台北就是高人一等」,即使環境再惡劣還..

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讓民眾大喊買不起,一般人的印象,認為台東物價、房價應該相對比較便宜,不過,近期在網路上則流傳一篇文章,有在地台東人抱怨,「台東的房價貴到爆」,年輕人一輩子根本買不起台東房子,引發網..

早期要到宜蘭,除了繞到濱海公路之外,就只能走九拐十八彎的北宜公路,但隨著雪山隧道通車後,宜蘭已不再是後山,而是台北的「後花園」,使得不少人開始前往宜蘭置產,但財經專家則警告,宜蘭縣房市正面臨房屋「蓋過..

根據台北市政府地政局統計去(2016)年交易且有揭露的實價登錄案例,並以屋齡5年區分為新成屋及中古屋,整理出買賣交易量前40名的熱門路段,其中,新成屋房價以八德路二段、每坪110萬元拿下第一名;而仁愛..

房仲統計大台北月指數,台北房價月指數年減約3.3%,新北市房價月指數年減約2.7%,2016年雙北市房價呈微幅走跌,不過比起2015年台北市月指數年減6.6%%、新北市年減5%,2016跌幅僅有201..

2016年受到房地合一稅、持有稅以及豪宅限貸等打房三箭齊發,導致不動產市場交易低迷,有商仲業者保守預估,建商在近三年累計的庫存新屋量,恐怕已超過17萬棟的賣壓,預計2017年難逃比價下修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