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新型態」的查詢結果共101筆

台灣健身產業發展愈來愈熱絡,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健身房,甚至住宅大樓店面,也成為健身房鎖定的營業空間,但在高雄卻出現住戶和承租營業空間的健身房槓上,並質疑原為市場用地的空間,變更為商用有瑕疵,而健身房則..

新光人壽在板橋砸重金,推出出租式樂活宅「新板傑仕堡」,據悉月付12萬元,服務從飲食、運動、娛樂、照護到交通都有完善配套。如今,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再打造神秘音樂殿堂,買下1100萬史坦威新款鋼琴,並邀..

金融科技的進步,用戶消費型態改變,金融保險業紛紛拚轉型,不少實體分行發展成新型態複合店,與咖啡店、新興文創產業、藝術家相互結合,把空間打造成藝廊展區、咖啡店以及文創分行等,讓前往洽公顧客不再是單純辦理..

看到牆上15個像象形文字的圖案,還以為自己來到的是博物館,但其實這裡是淡海新市鎮主打散步生活學的地標型建案「將捷之森」,位於登輝大道跟新市一路三段的交叉口,信義房屋淡水新市店店長王志維提到,淡海新市鎮..

北市松山區京華城上個月才宣告重啟4度標案,且底價打9折,如今又傳「BabyBoss」兒童職業體驗城於11月底熄燈號,雖然百貨否認年底將歇業消息,但商仲業者表示,依照現行百貨內部設計與規劃,難以符合新型..

號稱台灣室內設計界的年度盛事—「台灣室內設計大獎」(Taiwan Interior Design Award,簡稱TID Award),8月31日在台南美術館舉行頒獎典禮。從來自全世界706件作品中,..

工業區立體化方案吸睛,全台工業地成為搶手貨。從信義全球資產及安信建經,今日下午所舉辦的「舊廠房•新進化」主題講座,就吸引上百位工業區地主到場的狀況來看,美中貿易戰衝擊、市場趨勢及客戶要求,工業地產話題..

旅行方式百百種,但有一種是別人還不知道,可是你已經去過了!去年2018年年底觀光人數已達1100萬人,2019年觀光客來台旅遊人數不斷增加,觀光熱潮持續延燒。而北台灣第一座結合住宿、旅行、學習、體驗、..

基隆市最早的百貨公司「國際百貨」,早期吸引知名餐飲、服飾店進駐,為時尚指標之一,但隨著麗榮皇冠複合式影城商場、東岸停車場複合式賣場開幕後,被網友發現全棟將近一半樓層招租,總共11層樓,就有4層樓空租,..

台北市商辦租賃市場延續2018年熱度,第一季A級商辦租金單價季增0.95%、年增1.81%,空置率僅5.85%,租賃市場價漲量增。瑞普萊坊總經理劉美華表示,2019、2020年市場缺乏新供給,加上跨國..

寸土寸金東區生活,近敦化南路遠企生活圈,輕鬆買三房,話題好吸睛,開璽建築系列「開璽敦南PLUS」辛亥站散步2分鐘、鄰萬坪興泰公園、純住宅規劃的水花園住宅,全案規劃25-31坪、挑高3米6產品,強調比別..

在平安夜的今(24)日,也是最資深房仲品牌「住商不動產」屆滿40周年的前夕,該公司董事長吳耀焜在此時宣布,明年將住商與旗下品牌總店數將達到1,705間。吳耀焜表示,受惠與亞太區科技業成長TOP1的「貝..

近年商辦租賃需求出現新型態需求,「共享辦公室」(co-working space)成為辦公室市場最熱門的話題。根據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調查服務式辦公室,包括商務中心及進階版的共享辦公室,有別於傳統..

台北市公辦都更最精華地段信義計畫區中的「信義三興段」,今(20)日與全坤建設正式簽約,預計將引進9.4億民間資金,創造41.17億以上產值。北市府指出,統計柯P上任至今,已簽約招商啟動5案,加上12月..

面對住宅買氣低迷,又碰上產業升級國際路線,要求「門面」商辦階段,近幾年部分台中建商陸續布局興建商用不動產,包括頂級商辦、商場或是複合開發案。根據商仲調查,2016年台中七期頂級商辦去化比率高達68%、..

由日本三井集團斥資25億元所投資興建的「台中港三井OUTLET PARK」今(20)日如期舉行上樑典禮,目前160間店鋪數已超過8成確定,其中物販約占7成、餐飲與娛樂約占3成,全案力拚2018年底開幕..

台開集團(2841)最新公告,台開花蓮洄瀾灣園區相關建築用地二(簡稱相二用地)拿下旅館商店街建照,未來將全力搶蓋「樂多坊」(Fun House)系列旅館。台開表示,位於新天堂樂園的預鑄鋼構樂多坊旅館,..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4)日表示,台灣房市自房地合一制度上路後,市場呈現低迷態勢,不過從2017年開始逐漸回溫,根據統計,2017年全台預售推案量來到7455億元,比起2016全年,增加超過2成,預..

雖然陸客數量持續縮減,但熱門商圈店面仍呈現「人求店」的熱絡現象。近期北市信義商圈的威秀影城,一樓店面由國際運動品牌業者愛迪達承租,推估每月租金逾百萬元,威秀影城徒步區內則有王道銀行搶進,主打數位體驗分..

政府力推地上權住宅,卻缺乏配套措施,現引發爭議,華固新天地買家組自救會要告建商,包括內政部營建署、地政司、國產署,多認為此案僅是消費糾紛。當本刊問及該由甚麼單位負責監督時,三官署互踢皮球,引發法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