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實坪」的查詢結果共196筆

年輕人買房不容易,現在大樓公設比動輒33%~35%,引發大幅民怨。政府持續打炒房,繼《平均地權條例》7月上路後,內政部再針對公設比推出「虛坪改革政策」,信義房屋專家指出,可銷售坪數減少帶動單價恐升,將..

台灣知名YouTuber六指淵以影片特效文明YouTube圈,甚至獲得走鐘獎的肯定,頻道累積了57萬訂閱與不少的粉絲。近期他透露自己買房的消息,新購入的房子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總價約2000萬元,後面更..

新建案小宅當道,但新北價格貴到嚇死人!一名人夫表示,最近在新北中和區看中一間2房1廳建案,室內14坪要價1600萬。然而原PO並沒嫌價格貴,反而只問「兩個人這樣會太擠嗎?」文章曝光後,引來網友驚嘆「盤..

基泰新建案「基泰大直」因施工不慎,造成附近公寓大規模傾斜,昨(10)日基泰的總經理馮先勉召開記者會說明此事,過程中一度拭淚、情緒控制不住。而針對「1坪換1坪」的條件,馮先勉一句「會有比這樣更願意負責的..

高雄買房愈來愈不容易,不過根據仲介統計,高雄今年1字頭中古屋交易,平均面積有約34坪,以大樓佔48%最多。前3大1字頭中古屋交易熱區,三民區交易佔比達18.6%,榮登冠軍,其次為鳳山區及苓雅區,各以1..

在高房價時代,中、小坪數成為市場主流,加上公設比高,室內實坪更讓人欲哭無淚。一名網友透露,一家三口住新家3年了,發現空間真的不夠,加上想再生一胎,萌生換房念頭;而眾人看到坪數後,一面倒驚呼,真的太小了..

高房價使不少台灣年輕人放棄買房,就有網友分享家中租屋狀況,說家人在三重和內科有房子,都是電梯小套房,都超級熱門,連停車場也搶手,「很多人躺平沒錢,買不起房,只能租,一個月租金差不多1萬到1萬5,真的很..

台灣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政府連番打房,去年開始國內再掀海外投資潮。其中,近期匯率狂瀉的日本成為首選。業者表示,過去以東京最多,目前則轉往京都與大阪,年報酬率最高7%,而另一方面,加拿大溫哥華的商辦空置率..

內政部日前拋出虛坪改革政策,要建立一套評估免計容積公設空間的合理分配機制,外界吵得沸沸揚揚。不過早在40年前,高雄就有國宅採實坪計價,堪稱實坪制先驅。信義房屋專家指出,時至今日,入住率相當高,屋齡40..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日前接受館長陳之漢的專訪時,提到台北市民一坪換一坪的觀念要改,這樣才能加速市容的翻新,這番言論引起兩派網友論戰。

在高雄想買室內百坪的豪宅,總坪數可能要接近200坪,且單價多數從4字頭起跳,不過市面上竟然出現全新未住、室內百坪的豪宅物件,單價竟只要1~2字頭,吸引不少買家注意,《ETtoday新聞雲》實際開箱裝潢..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造成房市震盪,引發許多建商不滿,昨(27)日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一番「房價下修勢在必行」的言論,更直接讓建商爆氣,高雄兩大公會怒批政府禁止人民操弄價格,官員卻可以放話帶風向,打炒房變成..

台中市大樓案目前有超過6成公設比超過3成以上,案子愈新,公設比愈趨浮濫,等於花了1/3的購屋預算在公設上。信義房屋專家認為,室內使用坪數比較寬裕,一直是購屋族在成屋與預售屋中抉擇的要素。建築師也嘆高房..

立法院日前邀請內政部長林右昌等官員,針對高房價議題做專題報告,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提出,高房價惹民怨,大部分來自高公設比,「改實坪制者,得天下」。對此林右昌承諾將提出虛坪改革的政策,讓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痛..

政府為控制房價祭出的政策,亞昕國際董事長姚連地認為,無法達成目的,且反造成民眾許多困擾。他說,今年房市有利空存在,走量縮格局,但回歸個案表現,還是有案子能賣得很好,並強調價格不會回檔,仍是買房的好時機..

現在新成屋的公設比平均已達34%,等於室內坪數只有權狀的一半多一點。一名網友就表示,他一位朋友因收入不高,所以買房時選擇了預售屋,大樓室內實坪為30,原PO不解這樣的坪數是大還是小?貼文引發熱議,大部..

台北市豪宅價格高人一等?若以美、日等國的許多高級住宅總價來看,確實不如台北市豪宅來得貴,美國甚至只需要1戶「帝寶」的價格,就有機會當比爾.蓋茲的鄰居。但日本信義專家分析,以單價來看,如日本豪宅,仍高於..

到底該買中古屋還是預售屋呢?一名女網友表示,最近在看台中的房子,本來在考慮要買中古套房,但朋友看到她想要買的物件加上自備款之後,認為應該買預售屋比較划算。對此,信義房屋專家表示,確實自備款足夠的話,建..

YouTuber阿滴日前發布影片,宣布告別「靠妹人生」買了新房,跟大家分享新家裝潢的細節,為了達到理想的樣貌,每一個空間都要使用到,因此打掉了許多牆,內部大調整,就有網友表示,幾乎所有格間的牆都打掉了..

近來房價不斷高漲,但房子卻越蓋越小,不少想買房的年輕人或首購族就表示,許多建案都不到30坪,便發問「住起來不會很難受嗎?」有網友點出關鍵,建商拉高公設比,看似很吸引人,卻變成房價上最沒用的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