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建築師」的查詢結果共853筆

哪棟建物是台中最「讚」的建築,網友給出答案,就是位於台中市北區學士路上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重症大樓」,該建物遠遠望去就像是大拇哥在比讚,無意被網友拍下照片PO上網,更引來1.5萬人按讚朝聖。

引領日本邁向現代風格的建築師高松伸,在國際建築界享有崇高聲譽——高松伸大師一手操刀的「富邦醴仁」即將落成,融合人文、自然與科技的內涵,深度豐富的美學層次感,為2023年台灣建築新里程揭開序幕,也成為建..

今(10日)《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三讀通過,其中包括私法人購屋許可制。事實上,不少富人會選擇以法人購置豪宅,像是「富邦醴仁」目前成交的16戶中,就有6戶是法人。不過,代銷強調,近來雖受政策影響來..

打炒房草案力拼本月9日三讀,究竟會對市場產生何種影響?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表示,若修法通過,房市交易將會停滯,恐衝擊總體經濟,「把房地產打趴後,下一次選舉又要來想如何振興經濟,這樣沒有意義,也不見得救..

北市知名觀光景點南機場夜市,每個晚間都是人聲鼎沸。不過,在樓下美食名店攤販的樓上,隱藏著2千多戶居民的住所「南機場公寓」,它過去頂著北市模範社區光環,不過近年來年久失修、欠缺管理,逐漸成為「北市最窮里..

建築黑馬柏鴻建設插旗北士科,推出首發鉅作「柏鴻君臨」,選址文林北路第一排1281坪地王位置,於12/23盛大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包括柏鴻建設董事長范姜炳煌、總經理張寶鶯、大陸工程營建資深副總經理黃東開、..

地質學家預警,2025年前後台灣東部海域恐發生八級「海溝型地震」,老屋比例最高的台北盆地首當其衝,如何加速改建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不過專家表示,近年在工料雙缺的威脅下,不少地主擔心房子的品質會受到影響,..

近年來,中台灣產業轉型,科技業的強勢發展,從西屯中科開始,緊隨其後的后科發展雛型愈加完整,也讓后里出現房市轉骨,以「一本初心,永以為好」為宗旨的上好開發,推出全齡設計的新案「日出后科」,甫推出就受到自..

近期,潤隆建設特別為購屋族獻上集成熟生活機能、公園首排綠意、近捷運、優質學區等眾多優點於一身的「景安文匯」,顛覆一般民眾對於中和居住環境巷弄狹小、人車壅塞的印象,還能以較低總價擁抱中和難得的千坪大基地..

台北市老屋比例逐年上升,但又等不到都更怎麼辦?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伊甸基金會同仁分享,原來台北市有針對弱勢老人族群,提供居家修繕的服務和補助。另外,建築師也在節目中分享老屋加裝電梯的條件、費..

2022年歷經疫情、升息干擾,房地產市場的下一步走向成了民眾話題,今(20)日,台中第13屆社團法人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交接典禮,新任理事長由電子鎖品牌維夫拉克董事長連智民接棒,他預測:「房子未來不純粹..

耗時四年,位於桃園藝文特區的「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在17日正式亮相開放入館!市長鄭文燦表示,市民等待很久、期盼很久,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終於克服挑戰開館,「每一個角落,就像是城市設計的一環,相信會成..

有著特殊天橋圓環的萬華「華江整宅」,始建於1970年代,其特色外觀設計,吸引不少劇組前來拍攝。以4座天橋環繞而成的「空中圍城」,昔日更邀來6大建築師打造,如今卻有部分角落成為遊民棲息地。

電動車正夯,多所市場研究機構預估至2025年,台灣電動車滲透率將超過10%,2030年將超過50%,面對新能源車市佔快速的崛起,充電樁的安裝/配置/管理及防災成為目前新建案規劃時最為重要議題,建案自建..

台中市政府捷運綠線含金量最高的市政府站(G9-1)招商結果出爐,台中市政府交通局今公布,由冠德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攜手中鹿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獲選,預估投資金額106.55億元,規劃打造地下7層、地上43層、..

「地段!地段!地段!」萬年不敗房地產金句,在近期房市更顯重要!地段的未來前景,是房價保值核心要素,基地的先天條件,是勾勒生活的建築本質,在台南市中心能兼具兩者的個案相當罕見,而「藏美表參道」就是之一。..

全台灣自2022下半年開始,各區房市皆受各種層面考驗,包含經濟面、產業面、政策面、價格面上都受到影響;不過由近期實價登錄成交價量可觀察,大台中地區,下半年房市黑馬落在后里區,專家研判,受惠后里科技園區..

第41屆世界不動產聯盟全球領袖高峰會今(7)日在高雄展開,這是首次在台灣舉行領袖高峰會,有來自全球27個國家、550位世界不動菁英與會,更邀請到法國JACQUES ROUGERIE國際建築獎,對未來創..

2020年元鈞建設以每坪70.6萬元的高價,搶下14期仁平段1444坪南北向地王,硬生生比同業出價高出1成以上,因此震驚業界!時隔2年,元鈞總經理王如忠出席該地推案「坐忘山」開工儀式時透露:「當年開車..

漫步在台中市五期重劃區途經公益路、大墩路口,印入眼簾的「磐鈺雲華」美得讓人移不開視線,這棟綠覆率超過200%的建築,甚少人知道它竟是台中間接推動綠色法案「台中市鼓勵宜居建築設施設置及回饋辦法」的重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