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北屯」的查詢結果共1042筆

台中、苗栗、北彰化水情4月將轉為紅燈,經濟部宣布4月6日開始實施「供五停二」節水措施,分為甲、乙兩個區域,總計影響範圍超過106萬戶,預計可節水15%,若5月底前能累積到300毫米降水,就有機會解除紅..

台中捷運綠線因軸心斷裂而延期正式營運,經歷台中市政府捷運故障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將於後天25日再度試營運,不過有房仲業者統計,捷運綠線全線18站屋齡3年內新成屋、3年以上中古屋價差,其中「市政府站」..

台中市北屯區跨越11期、14期兩大重劃區,其中最受注目的就是崇德路商圈的崛起,根據資料統計,目前崇德路上網路待租店面,每坪月租金開價約1860元,相較2019年同期,租金漲幅超過3成,售價也在今年攀升..

央行在100日內連續出手2次打炒房,以「選擇性信用管制」來抑制投資客炒房的難度,其中桃園、新竹、台中、台南更是被點名投資客瘋搶的區域,重稅加限貸的手法一出,勢必影響交易量,不過也有台中代銷業者表示:「..

台中房價連年上漲,新預售案的推出,開價往往都在挑戰區域天花板價格,如北屯熱區,3年前尚有1字頭房價,但近期新案開價都直逼3字頭,但建商也無奈透露,地價飆漲跟不上,更有本來談好的土地漲幅太快,地主寧願支..

說到台中首購族的天堂,北屯區從成交量、價格帶來看都是當之無愧,在剛性買盤衝刺下,北屯捷運沿線推出不少2~3房的小坪數個案,不過剛性買盤不僅僅是首購,就有業者推出7層樓、開價4700萬起跳的電梯豪墅案,..

台中14期重劃區土地交易熱絡,不僅10間以上建商搶進,根據實價登錄顯示,去年8月,台中知名連鎖幼兒園也以每坪58萬搶下871坪土地,光土地價格就高達5億,專家分析,該土地位於北屯區,該區人口為全台中最..

去年受到疫情影響,各行各業受到不同衝擊,但房地產卻逆勢上揚,不僅交易量攀上新高,連價格也一路飆漲,更逼著政府出手做出一系列「打房預告」,其中熱錢回流、台商回台成為房地產的一股中堅力量,就有台商一回台就..

房地產市場329檔期即將登場,近年因交易熱絡、預售市場火爆的台中備受注目,根據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預估,今年329檔期推案金額約600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換句話說,今年實際推案數量漸少,但由於受到營..

台中近年成為房市交易熱區,不僅新興重劃區有大量造鎮案出現,連中古市場也是燒燙燙,業者統計4年來台中成屋市場住宅總價帶落點,發現總價500~1000萬元的物件,最受到購屋者青睞,穩居冠軍並有增多趨勢,從..

今年過年國人普遍待在國內,無法像往年能出國過年,再加上房市景氣回溫,所以觀察2月住宅詢問度明顯提升,網路預約看屋數量比去年多近2成,且又以3房為主要家庭需求,北市預算1500萬元內,只能找到20坪以下..

精晨建設繼「精晨臻城」之後,相準台中市北屯區單元十二成熟生活機能,於南興三路、南興東路口再推新案「精晨傳城」,距離綠捷松竹站僅600公尺,往74線只須8分鐘,坐擁東山路、北屯路2大商圈,食衣住行大大滿..

台中市2月的買賣移轉棟數出爐,相比一月份數據交易下滑48.2%,與去年同期相比也下滑24.5%,專家認為,除了因受到2月春節長假與天氣冷的影響外,還有就是去年12月底政府打房影響、首購交屋潮告一段落後..

建商看好台中,尤其七期經過逾20年開發,行政、商業、交通、藝文、消費、時尚等機能皆已完備,市容和身價都有如台北信義計畫區,不僅吸引菁英階層定居、買房投資,也令許多高端自住客、換屋族心生嚮往;2020年..

位在台中北屯區的廍子重劃區,因為鄰近大坑山,綠覆率高,加上74快速道路的交通機能,深受首購族、退休族的青睞。深耕區域多年的總太地產,在這累積數千戶造鎮大案,包括一期「總太2020」、去年完銷的二期「總..

哪裡預售房市最熱,看接待中心密集度就知道!台中的北屯區受到首購族青睞,而成為房市熱區,在捷運綠線議題加持下,以舊社站周邊的接待中心密度最高,實際走訪現場,短短600公尺就塞了10間預售案接待中心,賞屋..

2020年台中買賣移轉棟數總量逼近5萬棟,相比前年成長3%,呈現新推案、交易量同步成長的盛世。據市調統計,今年台中全年推案量將達2200億元,光第一季就上看500億元,推案戰況火熱,產品類型更是百花齊..

「若房地合一稅2.0通過,預售屋推案量將年減15%、成交棟數全年減少5%。」富旺國際(2619)表示,這樣對房地產的殺傷力很大。針對旗下新建案,推出「若屆時完工後貸款無法貸到8成,可無條件解約」的方案..

台中市太平區2020年住宅交易量相較5年前,增幅逾3成,主要是受惠於74號快速道路通車,拉近到台中市區的距離,吸引許多建商進駐插旗,推出2~4房產品,新推建案大多2字頭為主,也因這裡房價相對親民,也吸..

今年持續受到肺炎疫情影響,營建業的原物料斷鏈危機及缺工問題嚴重,總體營造成本在2年內飆漲3成,建商無奈感嘆,「目前房價看不到下修空間,土地成本也跟著增加的情況下,未來也會反映在推案房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