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國內」的查詢結果共2229筆

隨著老年化社會來臨,近年來國內興起「以房養老」等安養信託類型的投資工具,不過據調查,僅有不到5成的家庭對此有了解。專家表示,該信託分為「以房養老」、「留房養老」等型態,各有優缺。

新加坡房價居高不下,星國政府宣布新一輪房市降溫措施,提高額外買方印花稅,針對外國買家的調幅最大。官員表示,預期當地及外國投資將增加,需採取防範措施抑制投資活動。

國內房價居高不下,部分民眾為求能便宜買房,會選擇兇宅購買。有一名網友表示,承租10年的租屋近期要被房東收回,因家人多又有養貓,無奈之下只能尋找兇宅購入,「找無租走頭無路,洗屋也可,求請各位幫忙」。 ..

旅館業爆發,統計全國2022年每晚房價4195元,成長11%。各縣市中,以南投房價最高,平均每晚達1.5萬元,也是唯一破萬的縣市。增幅部分,嘉義縣年增34.1%居冠,每晚來到5988元。

全國「以房養老」核貸件數累積近7000千件,Q1對比於升息前(2022年Q1)件數成長18.2%。專家指出,此申貸項目的普及率低,原因是核貸需經子女簽名同意,而大多孩子們傾想反對,因為長輩過世後,財產..

商用不動產「前景大好」,龍頭建商積極投入佈局,而這將對住宅市場有何影響?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代銷專家,除盤點未來幾年國內商用不動產的重頭戲,也給予一般民眾在購屋上的建議,強調利率仍在低點,此..

在政府各項穩定房市政策的影響下,房市投機需求已逐漸退場,而當前以長期持有為主的房地產購買信心、意願與能力皆無轉弱跡象。因此,2023年台灣房市有很高機會往價格緩漲、交易量逐漸回升的方向發展。

國內新冠疫情穩定下降,也已經開放國外旅遊,雖然各行各業經營狀況逐漸回穩,但也要先補起過去3年多來受疫情影響造成的缺口。一名租店面賣童裝的業者無奈表示,「生意才剛剛起步,房東居然又要漲房租」,從去年到現..

近期高雄豪宅社區「雄崗信義美術館」因為周子瑜購屋成為住戶,引起民眾討論,而該社區包括演藝廳、中西式宴會廳、藝術長廊等堪稱該社區3大最強公設,演藝廳甚至可以自辦簽唱會,而高雄其他豪宅社區還有空中跑道、鏤..

去年全國稅收超徵,其中尤以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成長最強勁。綜觀全台,北市光是收取該稅就達60億元,佔全國總額的1/3,堪稱最強金雞母。

國內房市景氣不明朗之際,近期不少業者將投資目光望向海外,例如本身橫跨多產業的麗寶集團,在關島近期將推出第二個別墅產品,未來也不排除將開發飯店、商場。而國內房眾龍頭信義房屋,也斥資約17億元買進馬來西亞..

用30年發展的七期商辦大軍、用20年發展的中部科學園區、用10年發展的水湳經貿園區,中台灣新商業金三角已經成形;緊接著帶動的人口紅利、產業轉型,也讓台中以282萬人,躍上台灣第二大城市。

近2年來房價出現一波高漲,不少輿論直指建商為最大獲利者,不過建商大老喊冤,近年來包含工料、土地成本等營建業成本攀升3~4成,未來又有排碳收費等議題,建商售價僅為符合成本現況,絕非炒作。

國內房價居高不下,立法院今年1月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也讓房價下跌成為熱門話題,加上少子化衝擊各個產業,也讓不少人推測,台灣房市可能會像日本一樣越來越便宜。對此,理財專家「雨果」提出5點理由,直言「15年..

近年電動車蔚為風潮,新建案為迎合趨勢,地下室停車位也會預留充電管線,民眾可自行加裝充電樁,不過近期陸續有電動車失火狀況出現,而電動車滅火難度比起一般車輛高許多,就有建商逆風表示,電動車的安全性反而可能..

政府為控制房價祭出的政策,亞昕國際董事長姚連地認為,無法達成目的,且反造成民眾許多困擾。他說,今年房市有利空存在,走量縮格局,但回歸個案表現,還是有案子能賣得很好,並強調價格不會回檔,仍是買房的好時機..

受到《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影響,國內預售屋市場交易量大幅衰退,台南也不例外,不過今年第一季台南安南區卻仍維持不錯的交易量,共269戶是台南最多的行政區,成交量比第二到第五名加起來還多。

新莊頭前重劃區豪宅經過前一波房地產多頭,行情已明顯回升,賠售跌幅收斂。但近期實價揭露,今年的轉手交易仍有屋主賠了近1000萬元,跌幅仍達2成。

台灣房價問題惡化,許多年輕首購族只能「望屋興嘆」。針對國內房價高漲議題,就有一名高雄女子透露,自己在房屋交易網站上看房,眼見不合理的高房價,讓她越看越崩潰,氣得大罵「台灣買房地獄真的沒救了」,感嘆只好..

國內出生人口逐年下降,2022年全國年減近10%,各縣市中只有台東逆勢成長。少子化問題嚴峻,但全國建物存量卻不斷上升,去年已來到919.7萬棟水準。其中,出生人數減幅最大的金門縣,同時是建物量增加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