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地權」的查詢結果共693筆

「現在台北市一個月賣一戶就要拍拍手了!」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暨全陽建設董事長陳勝宏吐露實際情況。根據市調單位《住展雜誌》的調查,房市冷清情況在房價越高的區域越明顯,首善之都北市自然災情慘重,《住..

房市近期受影響,預售屋市場更是冰凍,大部分預售屋案場來人來客都銳減3成,但中部地區仍有新案傳出未公開就售罄的消息,雖然業者皆相當低調怕被查水表,不過專家指出,這些新案大多走平實路線,是致勝關鍵。

8月預售交易量年增25%,但較第二季單月下滑3成。信義房屋專家表示,農曆年後到329檔期,房市會比較熱鬧,「代銷著手規劃明年329檔期個案,已出現製作模型、案場興建的廠商反應工期排滿的現象。」代銷業者..

伴隨台南房市交易熱度的不斷升溫,連結台南市區和南科的永康,吸引大量建商進駐,區內新案開價屢創新高,就連中古屋市場也全面受到帶動。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彙整實登資料發現,從2019年到現在,永康區中古屋的平均..

政府為降溫房市祭出連環拳,自前年度限縮土地、建築融資,再到今年7月1日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奏效,使得預售屋市場豬羊變色,整體推案量較去年同期大減千億元,6都還有區域量縮8成。預售屋交易量甚至在《平均..

預售屋市場買氣冷,預售量能一路下探,建商推案急踩煞車,部分去年推案基期較高,甚至是房價過熱的蛋白、蛋殼區的預售案更是首當其衝,量減十分有感。

112年7月1日起《平均地權條例》新法正式上線,這波打房政策雖「打住」但「不打商」,加上近年台商回流,各大企業皆有意在新竹市設廠,廠房、辦公室需求遽增,一躍成為竹科地區的新寵兒;但竹科開發早已飽和,廠..

隨著網路興起,對房地產有興趣的民眾會加入不少房市群組,不過自新竹爆出「神獸級中人詐騙案」事件後,最新進展則是昨(16)日晚間,LINE上的6大房市社群,在貼出公告後一夜急刪,讓不少群組內的民眾相當錯愕..

在「房地合一稅2.0」上路後,全台個人的房地合一稅「稅收王」長期是台中拿下,但比較營利事業所繳交的房地合一稅,則以北市無懸念拿下冠軍。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北市公司持有不動產多屬大型開發案,因此移轉後所繳..

台中第4季房市百億大案盡出,包含「達麗&白天鵝新高鐵案」、「富宇市政6398」、「遠雄琉蘊」、「興富發惠順段」與「勝美琚」、「雙橡園4117」等6案合計總銷約878億元,包辦全市8成案量,且重量級大案..

人口數量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台中市2022年淨移入人口高達3839人,放眼台中29個行政區,北屯區最為熱門,人口數量不斷攀升,2023年突破30萬人大關。位在其中的十四期重劃區,是台中近40年來面積最..

政府為落實居住正義,近幾年大動作修改不動產市場交易規則,從房地合一所得稅到《平均地權條例》子法,一項項新制度、新法規輪番上陣,並拉高交易稅率、房貸利率,房市交易量確實大幅緊縮,但房價沒有出現明顯跌幅,..

平均地權條例實施,加上疫後時代來臨,全台不動產市場轉型,消費者買房看屋不再只看中部分特質,而是回歸自住需求,加上政府推出新青年安心成家政策,加溫房市熱度。位於左營高鐵生活圈的「艾美綠河」,以學校第一排..

女星詩亞(舊藝名斯亞)昨(10)日在社群網站宣布自己買了房子,晉升有殼一族,怎料一句「非常歡迎廠商們洽談贊助家電或是家具」,被部分網友狂酸。對此,詩亞一一回嗆網友,更再度發文,透露自己房子買在桃園,認..

打房政策《平均地權條例》於7月正式上路,飛漲的房價仍未見下修,不少想買房的民眾持續觀望,一名資深房仲則在臉書上分享自己從業的經驗以及對新竹一帶房地產物件的認識,分析「新竹房價貴什麼」。

近來台北市預售案接連出包,讓預售已購客成為苦主,這現象似乎也影響潛在購屋族的心態。代銷觀察,近期台北市中高端市場吹起成屋風,不少消費者統一口徑指:「案子是蠻喜歡的,但等蓋好之後再叫我來。」

《平均地權新制》上路,規範除特殊情況,法人購置住宅需經許可。然而,近期實價揭露,竹北指標百坪豪宅以6700萬元交易,買方是科技公司,房市專家推測,此個案應是走宿舍使用、或具規模的出租經營許可申請。

適逢大選將至,內政部喊出不少政策呼應「居住正義」,除已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外,還有「囤房稅2.0」、「虛坪改革」、「預售屋信託擔保機制」等議題被端上檯面。信義房屋專家指出,目前僅「囤房稅2.0..

政府為了打炒房推出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在7月正式上路,當中設立「吹哨者條款」,鼓勵內部檢舉炒房,並設有獎金制度,但根據《房產雲》報導指出,包含新北、台中以及高雄在內的地區,在該法上路至今仍是零成案..

台中過去幾年預售熱潮開始逐步兌現成新成屋,2023年前3季台中「第一次登記」的建物總共有13857棟,不過,進一步調閱買方身份,法人有303筆交易、外國人及其他共計5筆,但港澳人士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