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待售」的查詢結果共629筆

台灣女星郭碧婷去年嫁給演員老公向佐,據傳,她的公婆香港娛樂大亨向華強、向太陳嵐,大手筆贈送兒子、媳婦多筆房地產,其中包括號稱6億的台北豪宅。而向太近期分享該豪宅內部裝修照片,引起熱議。但根據《ETto..

桃園地政局今天通過明年土地現值調整,全市調幅2.53%,若扣除整體開發區地價調整,調幅約為1.89%,其中公告現值「地王」已經蟬聯15年,位於桃園區中正路與復興路口肯德基,每坪約148萬元。

紐西蘭房地產網站近日出現一間3房的待售物件,連同房子周遭的土地,共有854平方公尺(約258坪),但售價卻只要11萬紐幣(約合新台幣220萬元)。這棟房子建於1950年,算是老房子且地點也不算特別,但..

接近年底很多人都要拼現金,因此出售資產的現象也多,目前高雄市就有超過50個億元以上的店面銷售中,房仲業者指出很多人就是要變現或移轉投資標的,加上下半年房市回溫,因此選在年底釋出高價店面,不過由於總價帶..

台灣在疫情趨緩之後國旅大爆發,政府也順勢推出旅遊補助鼓勵民眾出遊,一般旅宿業者也受惠不少,但相較之下沒有飯店執照的民宿因為無法申請補助只能苦撐,高雄就有許多日租套房撐不下去釋出待售,例如85大樓內就有..

史上房貸利息最低,搭配無極限量化寬鬆的資金潮,房地產買氣由溫轉熱,甚至置產保值群族也紛紛出手,房地產買氣也從自住需求逐漸擴散到保值概念,尤其是豪宅買氣,近幾年不但「順順賣」,「單價200萬豪宅俱樂部」..

歷經12年拍賣輪迴的「東華高爾夫球場」,在去年11月四拍時,由龍邦國際子公司保勝投資,以18多億元標下,不過近期發現該高爾夫球場被刊登在網路平台上銷售,開價17多億元,竟降了1.5億元賠售,尋找新買主..

近年房價居高不下、租金又持續上漲,一般民眾叫苦連天,可能每個月一半的薪水都拿去繳租金,不過租屋族別灰心,有4小撇步提供無殼鍋牛們,讓大家能租到划算又優質的物件。

負債百萬走向買房之路!房仲陳泰源10年解鎖「還債百萬、房仲10年、買千萬小宅」三大成就,獨具一格理財方式,出租剛入手千萬小宅,自己租在同地段便宜5000元的套房,房貸扣除租金,只需月繳9千養一間近千萬..

國境封閉,在國外觀光客幾乎歸零下,根據交通部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6月國內旅館住用率僅剩3成,已不到去年的一半。但觀察待售資料卻發現,相較去年同期,今年11月雙北旅館賣壓卻意外減輕,且幅度超過2成,專..

大陸經濟復甦之際,房地產業也漸進回溫。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今年1至10月房地產開發投資116556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50兆),按年增長6.3%,增速比1—9月份提高0.7個百分點。不..

新店高價宅聚落內的養心殿系列「美麗殿」社區,中樓層跌價近900萬元,從當初7字頭讓利,變成6字頭成交。房仲分析,高端資產族群選擇高級住宅偏向「保值、抗跌、不追高」,平實價位受歡迎,且7字頭入手價偏高,..

有些高投報物件屋主會強調「滿租中」,代表這間房條件好,不用怕接手後會租不出去,但以另一個角度來說,這麼好賺的房子屋主為什麼要賣?一名男子表示,他最近看售屋網發現奇怪現象,很多物件超高年獲利或是滿租,是..

近年因為少子化關係許多大學紛紛退場,但也有部分的大學因學生人數維持穩定,讓周邊店面可以穩定獲利,例如高雄的文藻外語大學附近天祥路、鼎中路和金鼎路等路段,幾乎沒有閒置店面。房仲業者表示,該區段因為租金最..

過去高雄民眾如果要買家具第1個想到的就是青年路,但隨著時代變遷,年輕人喜歡在網路上買家具,青年路的傳統家具行逐漸式微,目前有超過10個店面待租、待售或閒置。該商圈也開始積極進行轉型,找網紅直播、規劃打..

熱門夜市的人潮雖然多,卻不一定是營業的保證,高雄的瑞豐夜市就出現這樣的狀況,瑞豐夜市正對面的NET即將熄燈,有幾個在捷運站與夜市間的店面待租、待售的時間超過半年卻仍乏人問津,房仲業者表示最重要的原因是..

千萬住宅11元起標!業者聲明:「此案剩下1成待售,真的是標多少、賣多少!」基地位於江翠北側重劃區的「新月天地」,傳出將和電商平台合作,在1111光棍節祭出1戶競標,引起民眾熱烈討論。

新竹北埔老街附近,有一處凶宅透天刊登在網路銷售平台中,起因是多年前一個10多歲的孩子,在冬天只為了想取暖,把火盆拿到房間裡烤,造成死亡的意外事件,而原本的租客一家人仍然在此住了7、8年才搬走,近期屋主..

澳洲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房市自今年4月持續低迷,連續5個月呈現走跌趨勢。不過,根據房地產數據分析CoreLogic於2日發布的統計數據,澳洲各省首府10月房價首度反彈回升,平均上漲0.2%,唯有墨爾本房..

桃園房市受惠人口成長、公共建設等題材,「脫北者」移居桃園形成風潮,加上後疫情時代,低利環境與熱錢再度推升房價,尤其是青埔等熱區,預售屋推案開價調漲頻傳,履傳出建案業者刻意營造「建案秒殺、排隊訂屋」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