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貿易」的查詢結果共609筆

民眾對房地產市場最關心的,無非就是價格是否下跌?是否能進場撿便宜?代銷龍頭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指出,「現在建案不漲價,就是最好的抗疫價」,但畢竟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買賣移轉棟數無法像去年一樣突破30萬棟..

中美貿易戰影響下,短期製造業轉單效益,加上部分台商採行「分散製造」及「分散市場」的政策,反而對工業地產是一大利多,其中以桃園設廠占最大宗。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近5年桃園工業地產交易,以楊梅區交易..

北市豪宅出現最新4筆交易,包括「聯合大於」、「One Park Taipei元利信義聯勤」、「明日博」等新豪宅交易,總價逾9億元。其中,「聯合大於」28樓戶由抗日名將的兒子勞開陸買下,他以貿易起家,自..

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近日召開第201次會議,通過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第一期區段徵收開發案,經長達4小時之時間審議該2案,認為符合土地徵收條例規定,且各項安置計畫之研擬能保障民眾居住需求,予以..

「貨賣得出去,人就進來了!」但倘若連賣貨的店面,都賣不出去、或租不出去,誰又是最大輸家?盤點高雄市3大「遺珠」店面,明明佔據精華地段、或是曾經風光一時,卻在租客撤離之後,成為閒置空間。其中包括完工15..

台灣最高地標101大樓,今年首傳月租單價破4000元交易,更創下近年第3高租賃單價紀錄。專家分析,信義計劃區內的指標A辦大樓租金達標4000元,已相當普遍,因此即便受到如肺炎疫情等「意外」干擾,仍能站..

一般水岸、公園景觀成為住宅加價關鍵,不過若屋主有資金需求、或是其他規劃,也願意降價出售,以北市中山區大直明水公園第一排景觀的「忠泰園舞曲」為例,10樓屋主去年10月買、今年2月賣,5個月內短買短賣,跌..

隨著台灣經濟逐漸回歸基本面,不動產已從谷底回升,除了帶動國人買氣,也吸引外國人置產,據統計,今年第1季外國人在台取得建物棟數共332棟,創16年來新高,又以台北市最多,而土地又以台中市的土地取得面積最..

受到中美貿易牽動全球經濟局勢,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企業選擇回流台灣,進而帶動投資創業與置產需求。地產界龍頭興富發總裁鄭欽天就表示,兩岸人才出現20年來最重要的黃金交叉,台商與高階人才持續回流,在..

隨著去年中美貿易戰,促使不少企業及台商回流,據房仲業者統計,近5年六都商辦交易量變化,2019年六都交易量達2207件創下新高,其中2019年桃園交易量呈現翻倍成長,為六都表現最佳;而台中在投資量少的..

宜蘭礁溪溫泉宅前幾年飆漲,一坪要價50萬元,牧師也看準這波商機,開啟斜槓人生蓋旅館,一間於礁溪仁愛路10層旅館才剛完工、未啟用,去年底以近4億元總價打包賣,創當地最高總價實價紀錄,當地房仲業者透露,買..

中美貿易戰讓台商資金大舉回流,企業總部設點詢問度大增,買賣廠辦獲利驚人。其中瑞光路258巷2筆交易都讓原持有人大賺,最令人稱羨的,是新光產險砸下11.25億元,買下「微米科技大樓」,讓賣家昆盈企業持有..

全球第2大觸控面廠勝華科技(2384),曾是蘋果最重要觸控面板供應商,因財務危機重整旗下資產,相繼標售各地高科技廠房,繼去年10月楊梅廠土地順利以總價13.18億、溢價7.6%標脫後,日前瑞普萊坊負責..

即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環繞,已邁入第5屆的「麗寶國際雕塑雙年獎」仍已展開徵件,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本屆以「無限INFINITY」為主題,發想概念是來自於國際天文計畫(Event Horizon Te..

繼「王中之王」世貿三館地上權案出現多家壽險業者競標,也替商用不動產市場注入強心針,各界預期商辦在「都更熱潮」持續,空置率依舊維持低檔,且投資人因應疫情「分散布局」態勢,也都將推升商用不動產需求,根據信..

中美貿易戰與疫情持續延燒,全球經濟局勢受到影響,愈來愈多企業家選擇回台設廠,掀起高雄工業區的採購熱潮。產業聚集創造人口紅利與資金,間接帶動區域房市發展,也吸引許多企業家回到高雄買房置產。

在台北市買房子不容易,買豪宅更是一個夢,而且如果是全台最貴10大豪宅,恐怕光是中一次樂透,還買不起。根據成交總價排名,全台最貴的「陶朱隱園」,單戶成交總價達18億元,以最近一期的大樂透,若一人獨得可拿..

受到中美貿易延燒全球經濟局勢影響,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回台設廠,根據經濟部統計,台商投資全台科學園區已破百億,竹南科學園區近年傳出空污問題,附近居民反應經常聞到短暫飄散的異味,懷疑是區內工廠排放所造成,政..

北市迪化街商圈旁、長安西路一棟3層樓老建築,曾是北市潮流地標之一,目前仍在營業的「馬來亞餐廳」與「新加坡舞廳」一間是台北首家粵菜館、為達官顯要宴客首選地,且郭台銘、林青霞及蔣宋美齡也青睞其月餅,另一間..

「台灣真好!」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整體經濟環境,甲山林機構董事長祝文宇卻逆向思考:「台灣抗疫做得好,使得當初到中國投資的人,在中美貿易戰與疫情雙重夾攻之下,更想將資金挪回台灣投資,畢竟生命比財產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