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天台」的查詢結果共28筆

新加坡一名屋主開價380新幣(約新台幣9000元)在臉書上公開房屋出租訊息,水費、電費、網路全包,隨時可入住,每天都有人打掃,但是沒有冷氣。只不過網友一看照片就發現,這是把陽台當作房間在出租,怒轟「當..

東京都原宿不僅為日本的流行指標,更是觀光客自由行的必訪重點,與表參道相交的明治通十字路口更是最具代表性的商圈,由東急不動產主導、並由知名建築師平田晃久設計的新地標「HARAKADO」已於今年4月正式開..

少子化嚴峻,不少人認為總有一天台灣房地產會崩盤。一名「房地產收藏家」發文分享自己的看法,認同台灣確實進入少子化時代,但不是每個縣市都在少子化,一部分縣市不但人口沒減少,甚至快速增加中,如果要選適合的地..

新北市置產,交易量遙遙領先其他行政區的三重,市區個案難得一見,但凡現身必然奪冠,位於重陽商圈、行政中心內的「謙宇玥華」開放參觀2週,立即收獲七成熱銷成績,市區品牌甫熱身果然告捷,全案僅餘少數保留戶3房..

2023年全國預售交易10.6萬件,年增27%,成交總額則為1.7兆元,年增34%。代銷業者表示,總統大選後,大家都想拚經濟、累積財富,投資置產市場必熱絡,且供給量明顯大增,估今年數字將再超越2023..

三重緊鄰天台商圈的複合式商業大樓,裡頭有商旅、餐飲業等業種,2018年出現在法拍,歷經流標,近期成為台灣金服的「金拍屋」再現市場,目前一拍底價高達7億5790萬元。法院筆錄揭露,該案商旅的其中2房20..

網紅蓓蓓天母透天厝爆出違建,查報7年完全沒有拆除改善,還找來民眾黨議員「學姊」黃瀞瑩致電建管處「關心」。經查該屋土地約19坪、建物31坪,7年前以3200萬元購入,在地房仲推估,當時土地單價168萬元..

本名李雅蓓的美女網紅蓓蓓,在臉書創立「跟蓓蓓一起變美麗」的專頁擁有18萬名粉絲,早年她是部落客,常寫文章談保養、美妝、穿搭,在痞客邦累積3千多萬人次點閱,人氣很高,婚後她生下一對子女,不時分享育兒經驗..

有網友提出在東京買雙車位帶庭園的新透天,總價只要台幣800~1200萬元,大阪甚至只要台幣400~650萬元,比較薪資水準及利率後,台灣新透天合理價格應該在200~400萬元。對此,信義房屋仲介表示,..

三重重新路從一段至三段約1公里路程,天台廣場、正義北路商圈、三和夜市等都在此,近期路上不少新成屋,在房市前景低迷的下半年度,皆創下社區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提醒,這些仍屬小宅產品,購..

許多租屋處是共用洗衣機,房客將心比心很重要!一名女網友抱怨,每次要洗衣服時,發現某位房客都忘了拿,常常一放就是數小時,造成大家根本無法接著洗。就連直接向本人反映也沒用,對方會擺出一副老租客的架式,氣得..

信義計畫區除了具備市政、產業、消費、商業等大好前景條件,也因街廓整齊、綠意盎然的市容,生活氛圍相當舒服,再加上四通八達的台北捷運,讓許多人都夢想成為信義區居民。北市豪宅推手廣銘建設,近期在信義區推出1..

從1995年經營至今的三重「飛龍保齡球館(現名為E7PLAY)」,是跨越世代的雙北學生族群共同回憶,不過近期該場館淪落法拍市場。根據法院公告,由於該場館房東「建誌股份有限公司」有債務問題,飛龍保齡球館..

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林肯大廈,是敦化南路第一棟電梯大樓,包括資深藝人羅大佑、劉文正等名人都曾住過這裡,算是台北名廈,雖然屋齡超過40年,但目前房價每坪依舊破百萬元,不過,本刊最近接獲住戶投訴,指大廈的天..

高雄市鹽埕區城中城社區大火46死41傷,凸顯出我國住商混合大樓的潛藏危機。有專家透露台灣大概有500多棟類似城中城這種老舊高樓,其中光新北就有7棟、桃園15處。

購屋時除了最重要的預算考量外,還有地點便利性、屋況、停車問題,甚至學區都需謹慎思考,有網友提問,為何頂樓很容易漏水,還是會有人買?引起熱烈討論。

大樓天台驚現1座半圓型的「墳墓」?貴州貴陽市早前一大樓住戶發現,對面大樓的天台突然多了1個半圓型的土堆,他拿手機拍照希望看清些,當他拉近畫面一看,當場發毛稱「是墳墓」,旁邊更疑似豎立了石碑。之後,管理..

全球夏天愈來愈熱,開冷氣已成為不少人每天回家的習慣。冷氣讓夏季電費倍增,研究指出室內每升高1℃,消費者於冷氣運轉上所耗電費增加6%。如何能令享受同時又省電環保?裝修佬今天要分享如何從建材入手,由基礎開..

小型建商出現財務危機,導致名下不動產遭到拍賣!正本行建設將自家的電梯別墅「南京之星」,開價8.8億元尋找接手者,但是還沒找到買家,房子就被拍賣,目前1樓已經被查封並且進到拍賣市場中;另外,該公司負責人..

根據官方統計,我國今年上半年死亡比出生多出近9千人,出現大家擔心的人口「死亡交叉」現象。另一方面我們卻又看到疫後房市,似乎也像國旅一樣出現報復性的推案及買盤,如此矛盾的市場現象到底該如何解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