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房價跌」的查詢結果共143筆

受到低利率環境與熱錢效應影響,近2年房市一片大好,房地產在通膨快速升溫的預期心理下,保值抗通膨的資產特性成了民眾投資置產的心頭好,自去年疫情後甚至掀起一波搶買潮,帶動各地房價收復自2014年房市反轉以..

很多老一輩的人都會勸年輕人趕快買房,有女網友則是在「●【爆怨公社】●」無奈發文,說家中長輩一直認為房價會跌,要她和先生先等等、不要急著買,「結果我們買了,長輩就不高興,一直唱衰」,讓她不禁直嘆,「買房..

為抑制房價激情上漲,政府除加強金融管制措施,也祭出不少財政加稅措施,第一線不動產業者也觀察到目前市場上投機客已大幅減少,但是從實際買賣熱度與交易數量,或從實價登錄預售屋的成交單價來看,皆卻並未大幅趨緩..

激烈的戰事反讓不少投機客「抄底基輔購房」的美夢破碎。對此,投資客傑森戰前曾說「基輔市房價跌價可以抄底」,如今他不僅收回說法,更情緒崩潰爆哭,透露自己深刻體會戰爭的可怕,更擔心與女友的安危。

有屋主日前想把房子賣掉,就在臉書《買房知識家(A你的Q)》發文請教,「老公寓要出售,建議先整理讓賣相好一些比較好,還是現狀出售好?」貼文吸引網友們給出建議。有趣的是,不少人抓準6字關鍵字,紛紛在留言處..

英國伯明罕M5高速公路旁多名住戶苦不堪言,因為住家周邊原先用來隔絕公路噪音、種植達50年的樹木,被砍掉百棵,讓本該寧靜的庭院直接暴露在吵雜的環境中,部分地區房價下跌3萬英鎊(約新台幣113萬元)。51..

預售市場已來到群魔亂舞的境界,近期北台灣至少20多個建案開價飆出天價,持續挑戰天花板,全台灣預售市場正瀰漫在瘋狂的漲價潮當中,甚至出現揪團購屋的現象,週週開團、一起買屋,盼能得到較佳的折扣空間。專家提..

房價不斷攀高,究竟既得利益者有誰?有名網友感嘆,房價漲對於持有1間的自住客來說,根本不算是件好事情,理由是自住無法賣,賺不到價差,且未來欲換屋時,還需花費更大的價差。

在台北市買房得16年不吃不喝?如何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省下購屋金?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東龍不動產資深經理、也是《省出一棟房》一書的作者陳泰源現身說法,提供給年輕聽眾如何開源節流、並用正確心..

一名女網友眼看周圍友人陸續結婚買房,只剩她孤身一人,不禁萌生靠自己購屋的念頭,而且越來越強烈,不過以現有條件,極限落在700萬元左右。po文釣出不少過來人現身說法,直言「感謝當初的自己,最後捏大腿還是..

炒房大戶「帥過頭」黃家進常在臉書分享投資訊息,擁有超過6.3萬名粉絲,他昨(11)日提及買房10年後會有2種結果,直指「現在不買十年後才買,你老了貸款成數變低,自備款變多,貸款短到十五年」。

大陸教育「雙減」模式下,隨著北京學區內教育均衡化水平的加速推進,「名校」概念也漸趨淡化。而「學區房」熱度近期明顯降溫,據《第一財經》報導,北京學區房「轉涼」,有頂級學區降價400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

為了要有一個安居之所,不少人從小就被教育要買房,不過租屋也有不少好處,像是能隨意搬家、換房等,因此,究竟要租屋還是買房,也就成了一道千古難題。就有網友發文表示,在房價較高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覺得「買不如..

「房價跌不跌,從便當就看得出來!」歷經疫情洗禮,不少民眾對房地產抱持觀望態度,後疫情時代房價走勢成為焦點,會迎來報復性高漲還是下跌,在網路掀起一片論戰,不過資深仲介卻曝從「便當」看房價,推估未來房價走..

15日暴增180例本土確診,據傳今日(16)人數又會創新高,最為嚴重的雙北地區已升至三級警戒,甚至還有不少人已經請好假,連夜逃離北部,躲回家鄉遠離疫情重區,這種人口在短時間內離開北部的景象,不禁讓網友..

美國中情局(CIA)日前公布全球227個國家地區生育率預測報告,台灣排名最後一名。「財經網美」胡采蘋認為,主要原因是疫情導致東南亞聯姻困難,因為近年都是外配擔起台灣的生育責任,大家不該把「不生小孩」全..

「原來小資也能這樣操作,真猛!」一位網友日前發文,說他有個朋友,雙薪加起來年薪才2百萬出頭,但卻買了市中心3千多萬的房子。一問之下被對方的想法震懾,因為友人不僅想貸9成,還根本沒打算還完,「利息比起租..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至今已有一年多時間。疫情之後,中國樓市發展也經歷深刻的變化。據《第一財經》報導,大陸70個大中城市中,深圳、寧波等長三角、珠三角的城市樓價上漲明顯,同時也有26個城市跌回疫情之..

政府這段時間重手打房,但對現今房價造成的影響,目前看起來還不顯著,大家對於房市未來走向也眾說紛紜。高雄一名網友最近有買房計畫,家人抱持兩派看法,「贊成派認為未來新房子只會漲不會跌;反對派則認為現在政府..

政府祭出一波又一波打炒房措施,遏止房市炒作歪風,部分年輕人紛紛詢問「房價終於要跌了嗎?」但其實台灣有2大特色,倘若房價崩跌,恐引發連鎖效應,這也是央行總裁楊金龍明示「希望房價軟著陸」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