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上漲」的查詢結果共3305筆

近7月預售交易量腰斬,顯示《平均地權條例》新制早已發揮預期效果。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因政策提前發酵,即使上路後也不會對房市造成重大影響。另一方面,開發商造價、資金成本居高不下,房價修正空間也有限。

永和公寓3樓以每坪75.2萬元成交!在地房仲指出,此價格已達永和新案、指標豪宅目前的天花板價,「其中肯定有貓膩,絕非正常行情。」但先不論個案,信義房屋專家補充,永和人口密度高,剛性需求強,規劃不錯的新..

台中捷運綠線於2021年4月25日正式通車,明日迎來通車2週年里程碑,根據房仲業者統計今年第一季的各站房價,與正式通車前夕的2021年同期相比,全數漲逾1成,其中北屯總站今年均價站上33.5萬元,較2..

高雄近年地上權建案數量逐漸增加,若以長期投資置產角度來看,報酬率是一般所有權產品的2倍之多。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地上權建案取得成本比所有權低3~4成,但出租的租金和所有權物件無異,但要注意價格可能隨著屋..

許多人對於買房,更重視平時的休閒娛樂。但一名網友表示,自己為了存錢買房,在4年期間過著相當刻苦的生活,終於存到50萬,也入手了屬於自己的建案,不禁想問「還沒買房的人怎麼還敢玩樂?我就不懂買房真的很難嗎..

全球各地房租不斷上漲,英國倫敦成為租金漲幅最多的城市之一,許多人紛紛為租客抱不平,此舉卻引起許多房東不滿,一名女房東甚至錄影片開嗆,「大家都在說『喔!可憐的房客!』那我呢?可憐的房東呢?」

這種隊友哪裡找?一名人妻透露,一直想買大坪數、有公園美景的房子,如今終於找到了,就差簽約一步而已,豈料老公挖出2年前實價登錄,發現總價貴了500萬元,認為房價仍在高點,但同時也釋出利多,「若妳放棄,折..

在政府各項穩定房市政策的影響下,房市投機需求已逐漸退場,而當前以長期持有為主的房地產購買信心、意願與能力皆無轉弱跡象。因此,2023年台灣房市有很高機會往價格緩漲、交易量逐漸回升的方向發展。

豪宅不漲租!松山第一豪宅「文華苑」以每月52.5萬元出租,雖續創北市最高價紀錄,但對比該戶6年前的租賃價格,只微調5000元、0.9%,與年年上漲的租金指數大不相同。專家認為,對部分豪宅屋主來說,「人..

雖然台灣少子化嚴重,但還是有小學因為想入學的人太多,而成為總量管制學校,周邊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房仲業者統計高雄16所總量管制學校,每個學校附近房價都上漲,楠梓國小更因為區域有台積電議題,附近房價漲幅..

大陸房市3月回暖,房價按月上漲城市數量創近4年來的最高峰。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2023年3月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顯示,3月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和中古屋銷售價格較前月上漲城市分別有6..

房價漲幅驚人,讓購屋年齡越來越往後延,據聯徵中心資料,2022年買屋主力年齡為30~50歲,與10年前數據不變,不過其中30~40歲占比下滑,而40~50歲逆勢,顯示近年來能夠「三十而立」的人是越來越..

東區是台中開發較早期的舊市區,而後隨著都市的發展與更迭,台中的建設焦點慢慢轉向七期新市政中心、水湳經貿園區等地,東區的房市表現也逐漸趨於平淡。不過,最近幾年在大車站計畫的強勢坐鎮下,東區房市交易量能奮..

鴻海集團9日宣布未來3年將在高雄投資250億元,於橋頭科學園區、和發產業園區及亞洲新灣區,發展電動巴士、電池產業鏈及設立南部服務中心,台灣房屋集團統計這3大南向基地,其中橋科2019年啟動招商,周邊平..

歷經接近3年的房價狂飆之後,今年預售屋市場回歸冷靜,有很多人說市場景氣不好,也有人稱買氣崩盤,更有人直言房價將下跌。對於這些看法我只能說「多慮了」,因為預售屋只是回到這3年狂飆前的日常而已。

許多夫妻婚後面臨要租屋還是買房。一名網友表示,友人近期正猶豫要找屋還是租房,岳母提議由她出頭期,夫妻倆負責繳貸款,不過房子要登記在岳母名下,等到兩人有能力買房後,房子再留給岳母,「大家有什麼經驗或建議..

新北第一環房價已高,不少民眾把目光轉向「房價凹陷」的蛋白區,其中泰山區房價年漲11.8%,正在快速補漲。在地房仲表示,目前泰山以總價1000~1500萬元的2~3房中古屋詢問度最高,隨著建設題材的落實..

近2年來房價出現一波高漲,不少輿論直指建商為最大獲利者,不過建商大老喊冤,近年來包含工料、土地成本等營建業成本攀升3~4成,未來又有排碳收費等議題,建商售價僅為符合成本現況,絕非炒作。

最新租金指數再創高,且上漲出現加劇趨勢,連續9個月年增破2%。專家指出,租金走揚的原因多,包括物價、電價上漲,且房價高、房貸利率破2%,也會使部分民眾先「以租代買」,對租金價格形成支撐。租服公會則認為..

國內房價居高不下,立法院今年1月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也讓房價下跌成為熱門話題,加上少子化衝擊各個產業,也讓不少人推測,台灣房市可能會像日本一樣越來越便宜。對此,理財專家「雨果」提出5點理由,直言「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