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成屋」的查詢結果共3182筆

新北市蘆洲捷運聯開案「希望城市」推出25〜55坪,2〜4房格局的新成屋,成交平均價每坪48萬元。由於產品多樣化,適合老、中、青三代同住,自7月份潛銷、9月正式開賣以來,已售出超過3成,目前光是一周的看..

自2016年3月底央行宣布全面解除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被視為房市一大利多消息,不過根據房仲業者觀察北北桃33個鬆綁管制行政區域中,2016年前7月與2014年同期相比,除了萬華、龜山區受到交屋潮挹..

房市928檔期將至,業者紛紛摩拳擦掌推出新案,根據台經院副研究員劉佩真指出,2016上半年受到建商推延遞延影響,928檔期推案量預估可比2015年同期成長1成。

根據《住展》雜誌調查,雙北市2016年第2季新成屋與預售屋建案議價率,其中議價空間最高的行政區依序為中山(23.83%)、汐止(22.63%)、八里(20.63%)以及三峽(20.24%),這4個行政..

2016年以來,新北、桃園、新竹接連出現餘屋建案價格下殺的案例,但唯獨台北市成屋案卻不見類似情況,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從2013年到2016年8月22日,台北市新成屋建案餘屋量僅剩2,082件,餘屋..

近3年來,地方政府陸續調漲房屋標準單價,導致新屋房屋稅增加,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全台六都當中,於2014年7月後適用新標準單價的房屋,已有近9.5萬戶受到影響。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雙北市2016年第2季預售屋、新成屋房價,跌幅最深的行政區,分別為萬華區(-10.1%)及板橋區(-12.27%),皆較2015年同期下滑逾1成。

民眾買房最擔心的莫過於買到凶宅,儘管內政部於2015年已規定不動產說明書上應記載是否為凶宅,不過房仲業者認為,此舉難以防範,建議透過尋求仲介幫助、上網搜尋、查舊新聞、以及詢問附近的小店、大樓管理員,甚..

面臨房市景氣寒冬,信屋代銷運用「全房產」行銷模式,將代銷與店頭整合行銷,上路半年來,包括台北市汐止區「上東城」、松山區「中工常翠」等新建案,來人數以及簽約數皆有5成以上成長。

建商為了刺激房屋成交量,近期促銷手法也推陳出新,根據《住展》雜誌統計,7月新建案廣告量擴增至2.2萬批,較6月增加18%,更有不少建案出現,成交就送車位、裝潢以及家電的「全套」趨勢。

台北市民生社區開發早,具有濃厚的美式社區風格,吉美建設於民生東路四段80巷15弄內推出新成屋「吉美璞立」,喊出每坪78萬元不二價,全案規劃1房1廳、2房1廳及2房2廳等格局,預計8月中正式開賣。

台灣房市陷入量縮價跌僵局,加上房屋稅加稅議題發酵,衝擊台北市建築投資市場。根據瑞普萊坊觀察,2016年上半年,台北市建造執照核發戶數僅1,433戶,較2015年同期大減53.7%,預估全年難破3,00..

過去被戲稱為「天龍區」的台北大安區,多年來始終是北市房價最貴的行政區,但2016年第二季已被信義區超越,從老大哥落居第二。

豪宅再現「百萬俱樂部」!興富發豪宅「台北1號院」自2014年10月完工後,首度揭露頂樓戶一筆交易,扣除6車位,每坪單價約117萬元,總價將近3億元,根據謄本顯示,買方來自於誠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16年上半年北台灣各地新成屋及預售屋,累計推案量與2015年同期量縮近18%,其中,台北市推案量更僅有814.8億元,比2003年SARS同期還慘!

市場上已有多數建商增加讓利意願,吸引不少首購族積極看屋,但如何聰明看屋來避免往後的交易糾紛,10大注意事項,你可不能輕易忽視。

近期建商讓利有感,成功吸引不少自住客考慮進場購屋,就有一名網友提出疑問:「以投資客成本價減200萬去談,可能嗎?」議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各縣市當中,台北市市況冷淡,平均成交組數低於1組,意味著北市每個新建案每週平均賣不到一戶,住展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市況未明顯提升的關鍵在於價格太硬。

日前有商仲業者提到,台灣房市還得再歷經3年緩跌期、四年盤整期的說法,對此,吉家網不動產董事長李同榮6日則表示,市場沒那麼悲觀,他的看法則是:「剛好除以2!」

台北市住宅老化嚴重,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台北市平均住宅屋齡31.5年,位居六都之冠,40年屋齡以上的住宅接近23%,數量約有20萬戶;屋齡介於30〜40年的住宅也接近34萬戶,占有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