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房地合一」的查詢結果共1019筆

根據財政部最新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房地合一稅收以台中市稅收達21.42億元奪冠,在前10名排行中,彰化縣3.53億元拿下6都以外最高金額,甚至贏了有台積電的新竹縣市,也顯示彰化房價漲幅與交易不亞於台中..

房價隨著通貨膨脹,一年比一年貴!有能力的父母大多會,早早替孩子買房,讓愛子的人生「超前部署」。然而,若預算只夠入手一間,又有兩個小孩該怎麼做才公平?

民眾對於投資客炒房往往都氣得牙癢癢的,不過預售屋換約的狀況百百種,也不是所有的建商都接受客戶換約,甚至有為了能否換約一事吵到要對簿公堂的狀況,專家表示類似這樣的狀況未來會愈來愈多,但有時預售屋合約本身..

上半年各縣市房地合一稅收同步激增,6都共計74.71億元,其中雙北稅收年增幅更高達192.2%及167.9%。6都外的縣市也不遑多讓,新竹縣市平均增幅更是逾2倍之多。專家分析,房價上漲以及趕房地新制上..

隨台灣房市價格持續高漲,政府祭出房地合一2.0政策,提高房產買賣的獲利稅額。日前有名網友發文質疑,房地合一2.0政策抑制房價的效果,形容此政策與當初立法宗旨背道而馳。對此,專家也給予回應。

信義房屋(9940)今(11)日舉辦線上法說會,由於房地合一2.0實施前節稅潮下,一手房及中古屋成交成長,加上無錫「山水嘉庭」建案開始交屋認列營收,信義房屋上半年合併營收達到新台幣77.23億元,每股..

原物料的漲幅究竟多可怕,從今日公告的「台中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工程」標案,最終以流標收場、北屯區「市31」BOT開發案為例,得標廠商環球購物中心因營造成本大增而決定棄標,可略見不論是公共工程、民間工程,都..

國泰全國房地產指數4日公布第二季全國房地產指數,由於5月中全台進入三級警戒,房市成交量急縮。最新一季報告顯示,本季房市相較上季或去年同季,全國房市價格維持穩定,成交量短期下滑,未來營建成本漲幅趨勢應為..

近年六都中房價漲勢最兇猛的就屬台南,今年首季住宅價格指數來到119.73,而且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9.9%,也是六都最多,南市府認為這是因為房價基期較低,不過近年進入台南的投資客明顯變多,7月後更..

台灣疫情從5月中旬升溫,但因為買賣房屋流程長,7月的移轉棟數是首見官方統計,明確反應疫情影響的數據,六都7月份的買賣移轉棟數出現明顯量縮,移轉棟數合計為1.8萬棟,月減3成且年減25%,比SARS期間..

房地合一2.0新制與疫情效應顯現?根據南二都公布的7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台南與高雄均較6月大幅下滑超過20%,其中高雄市更一口氣減少28.9%,業者認為2大原因包括許多人趕在房地合一2.0上路前出脫持..

台中7月份買賣移轉棟數出爐,共計2657棟,與6月份4753棟相比,相差2096棟,月減44%,幾乎呈現腰斬狀態;觀察去年同期數據共4059棟,年減1402棟,減幅35%。業者表示,受到新制上路、疫情..

近2年高雄不僅房市熱絡,商用不動產市場也賣得嚇嚇叫,其中包括建地、工業用地以及中大型的店面產品都有不錯的表現,仲介業者表示在資金充沛、一利率的環境下,這類型的商用不動產需求持續旺盛,但「僧多粥少」因此..

台中市爭議大樓西區「大地球廣場」、「城市經典」,都是戶數多達千戶以上的住商混和大樓,早年也因出入份子複雜,成為鶯鶯燕燕聚集之地,而成為自住客眼中的「地雷社區」造成房價無法拉抬,不過以往不少投資客看準價..

疫情對房市造成海嘯式衝擊,安新建經預估,如今看屋不易許多重點大樓都禁止帶看、買方全面縮手,第三季房市很難馬上恢復,但低利率、游資多的外在環境不變,加上政策性打炒房暫歇,預料後續走勢將是「短空長平」。

網友心中影響力前10大建商排行榜出爐!根據網路大數據「社群實驗室」統計,第2季4~6月份自新聞、社群、部落格、討論區等各項網友搜尋,排出前10大網友討論度最高建商。前三名分別由上市建商囊括,包含興富發..

房地合一税新稅上路,希望藉以拉長持有期,擊退投資客;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少建商看準租賃市場升溫,讓曾經風靡一時的「代租代管」產品重出江湖,尤其逢甲近期出現不少輕鬆當房東、存錢又存房的套房產品,訊..

鑫龍騰開發(3188)今(28)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黃學藤指出,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但公司銷售仍繳出亮眼成績,營收11.75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而下半年整體房市表現一定會比上半年更好,房價則呈現溫和上漲..

台南安平區近年逐漸成為房市交易熱區,尤其不少豪宅產品都選擇落腳安平,轉手後的獲利也很可觀,例如「遠奏曲」、「府都Double1」都在上半年有轉手紀錄,不僅避開房地合一2.0的高課徵閉鎖期,每年還獲利至..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國的買賣移轉棟數17.5萬棟,創下近8年來的同期新高,反映疫情之前的房市快速復甦,和去年同期的14萬相比,年增3.5萬棟,年增25%,增長速度是近17年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