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投資者」的查詢結果共322筆

近期,桃園青埔與高雄左營成為投資熱門話題,一名首購族在PTT論壇發文,預算1500萬,計畫透過第一間房增貸買第二間,引發網友熱議。對此,不同立場的網友紛紛發表意見,有支持青埔、有支持左營,而住展雜誌發..

龍年想購屋,又擔心荷包不夠厚?皮夾堪稱現代人的隨身財庫,用對顏色還有開運招財效果,星座專家替大家分析龍年12星座幸運色,趁著換新皮夾,讓今年一整年都有好財氣,順利存到購屋頭期款。

瑞典統計局和CEIC Data數據,瑞典房價在疫情期間成長接近 20% 之後一路下滑到負成長12%,2022年底通脹率更是達到了12.3% ,其央行也將利率逐步提高到4%來到10年新高,現階段瑞典經濟..

大型場館周邊房價在疫後飆升,容納5,000人以上場館周邊房價明顯變化,以大樓與華廈來看,台中際洲棒球場用2023年每坪均價對比2021年的價格,漲幅高達45%、林口體育館漲幅同樣也是45%、高雄國家體..

桃園蘆竹近期出現一筆罕見法拍案,為一宗老舊透天厝,不過底價卻高達2.5億元。值得注意是,該案據法院判決書,起因為該屋主在空地焚燒物品並延燒到鄰居,所導致的損害賠償案件。法拍專家指出,此案由於鄰近市區、..

台北信義區「台北天空塔 The Sky Taipei」被爆掏空,碩河開發公司副董邱冠勳遭指涉挪用公款,並將資產質押給中資券商,而他昨(30日)透過律師律師發千字長文,今日碩河則回擊,「邱冠勲擅用副董事..

馬來西亞一份產業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大馬的租金上漲5.5%,這比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期高出7.4%。自從高利率使得擁房變得更加昂貴之後,更多大馬人選擇租屋,連帶造成租金上升。

杜拜奢華房市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漲速最快的房地產市場之一,主要歸因是對投資者友善的政策變化與俄羅斯投資者大舉湧入,尤其是在俄烏爆發全面戰爭後。不過,最近可見這個浪潮正在減緩,..

囤房稅2.0上路 「買大捨小」會成為新趨勢?這可以從開源與節流、投報率與需求度、資金運用彈性、省稅金額4層面分析,結論是「買大捨小」租金投報率雖好,但房價增值報酬反而更差,可能因小失大,不見得更有利。

資誠全球聯盟組織今日發布《2024年亞太地區房地產趨勢調查報告》,在不動產投資前景排行榜中,台北從去年17名,今年掉到第19名,顯示國際不動產投資者對台灣市場的參與度相對較低,近期又因總統大選接近且市..

受疫後經濟復甦和庫存去化趨緩影響, 2023年上半年全球消費市場從終端、系統廠到半導體晶片供應鏈成長不如預期,竹科園區廠商難敵衝擊影響。日前竹科管理局統計,9月已經有40多家公司申報裁員,不少人就好奇..

越南的工業房地產市場,包括工業園區,一直以來都是外國直接投資(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熱門領域。然而,出口強國越南面臨全球經濟情勢不景氣,尤其是全球需求在疫情後..

神仙也有落難時!高雄燕巢「大占無極天靈霄寶殿」1980年設立,主祀玉皇大帝,近期卻遭法拍,7日進行3拍開標,因無人投標宣布再流標。法拍業者分析,土地面積大,換算單價不貴,不過只能做為宗教事業使用,研判..

國內房地產走下坡,反指標的海外不動產今年以來蠢蠢欲動。中華民國不動產交流協會理事長張俊麟就表示,國內稅制不友善、房價過高,國人投資海外不動產的年齡有下降趨勢,他提醒,欲進場民眾可挑選「開發國家」「在當..

隨著日本高齡化、少子化越來越嚴重,鄉間開始出現許多廢棄的空屋,意外的是這樣充滿日本鄉間風情的空屋,卻吸引大批外國投資者購買,除了價格低廉容易入手外,更能改建成民宿,出租給來自各國的遊客。

地上權,簡單來說,是一種不動產權利,允許人們擁有建築物而不擁有土地。近年來,地上權房產案例在台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包括凱撒飯店、台北101、天母國際社區等皆是知名的地上權項目。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台中市的..

越南城市近年湧入大量人口,建商蓋起宛如鴿子籠的迷你公寓出售和出租。商人為將利益最大化,犧牲逃生空間,消防逃生做表面,讓數十萬中下階層暴露在危險的居住環境中。

捷運善導寺站巷弄華廈「誠美頤樺」,近期頂樓戶遭法拍,一拍底價為3640萬元。經查,該屋主即是全台最大炒房集團「江爸江媽炒房團」負責人廖姓女子所有,不過該女子去年6月過世,如今名下房產仍因欠下大筆債務遭..

過去一年來,國際買家購入美國房屋數量減少14%,創下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自2009。年追蹤該數據以來的最低點。然而,這些外國買家購屋的中階價位卻上升至39萬6,400美元(約新台幣1248萬..

官方通常希望讓開發商將部分閒置的辦公樓,更容易地轉為公寓住宅,因為開發成本,尤其與建築標準和區劃規定相關的成本,使得許多辦公轉住宅的項目融資變得具有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