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板橋」的查詢結果共1614筆

光是支付12名社區人員就要62萬元?一名女住戶透露,最近看到物業公司報價總幹事、財秘、保全與清潔人員的月薪竟要噴62萬元,讓她差點吐血直呼「怎麼感覺報價灌水灌很大?」文章引發討論,內行揭露「都是物業抽..

針對房價會否跌的問題?圓石灘廣告公司經理徐熊章說明,由於缺工缺料和土地價格導致蓋房成本高漲,房價跌幅有限,他建議「房地產不適合短線操作,長期持有才會產生價值,剛好可以就趁這個時間點,在有空間時買到一間..

全台新建餘屋數前5名中,桃園就占了3區;反觀過去空置率長期偏高的淡水,僅排行第七。信義房屋專家表示,雙北購屋門檻高,讓桃園重劃區越趨熱門,建商也積極購地推案,成為房市亮點,但當景氣反轉時,供給量過大也..

國內的零售業競爭激烈,店舖規模大小也出現改變,過去大家認為「小而美」的超商愈開愈像超市,而量販店卻開始走「精緻化」,形成「大變小、小變大」的特殊現象,就是為了找出最有效益的、利潤最高的營業模式及型態。

淡水小坪頂建案「環遊郡」環境清幽、依山傍水,20多年前被建商看上而開發建房,房價卻一波三折,還相傳導致8家建商倒閉而戲稱為「八掛山」,前遠東航空董事長張綱維在2006年接手整合,請來港星關之琳代言,全..

永和頂溪捷運站旁9層建物以6.18億元開價求售,低樓層租客為永育幼兒園,其餘空間則暫時空置。房仲透露,先前有旅宿業者有意承租整棟,月租金至少100萬元以上。事實上,新北市整棟待售的華廈型物件,還有板橋..

購屋熱區大比拼!有網友在PTT的home-sale板上發起閒聊,「青埔和林口分出勝負了嗎?」文中稍微列出兩邊建設,像是青埔離機場較近,有高鐵、Xpark、棒球場等等;林口位在機場和北市中間,有工業區、..

新北市板橋後站、捷運府中站周邊的「板橋原宿」,3樓過去為護理之家,近期淪落法拍市場,三拍底價為1億8644萬元,較為特別是該案拍賣原因竟是因積欠管理費。專家認為,因積欠管理費而讓破億資產法拍確實罕見,..

江翠北側C區重劃區預售案「立信天朗」9月實價,創下每坪約67萬元的高價。不過,區域內相隔一條新月二街的新成屋,由於距殯儀館較近,成交單價僅4字頭。信義房屋江翠重劃店專案經理徐江賢認為,該區域由於鄰近嫌..

薪水趕不上房價!統計近3年新建案房價所得比變化,發現漲幅最高的從6.9倍一口氣狂飆至14.9倍,高雄更是晚3年買房,就得多「不吃不喝」13年。整體來看,3年來房屋總價中位數從1274萬元上漲到2110..

隨著時序進入11月中旬,第三季各公司財報陸續出爐,其中營建類股「營收王」目前由欣陸(3703)拿下,前3季營收達244.77億元。至於EPS(每股純益)冠軍則由華固(2548)拿下,前3季EPS達10..

締造台中有史以來最高單價紀錄,也是首個登上單價3位數個案的實價登錄,位於水湳的豐邑機構「Park One」預售案34層頂樓戶,以單價100.2萬元搶得頭香,本月9日突然揭露引起台中房地產一陣譁然,但才..

房市買氣急凍,信義房屋(9940)Q3營收年減44.6%,前3季年減23.32%。不過,信義認為,美國暴力升息接近尾聲,國內升息壓力減輕,隨股市回穩,買氣也將逐步回流。此外,信義房屋也強調,目前在台仲..

見到13年前的房價,讓他也只能直嘆羨慕!因「城市擴大,都心東移」效應,北台灣人口及產業發展逐漸向東移轉,緊鄰信義計劃區的南港創下住宅成交每坪160萬元,汐止房價也來到每坪55萬元。有網友日前在整理東西..

超過50年歷史的公館東南亞秀泰影城,房東是東南亞育樂公司,今(9日)上市建商新美齊(2442)公告,擬以不超過8.8億元的金額,向該公司創辦人之繼承人購入99.81%股份。租客秀泰表示,將以繼續營業的..

桃園青埔為建商推案熱點,近期房價不受利空因素影響持續上揚。預售實價揭露,A18預售案「拾光隱」13樓次高戶,9月以單價75.16萬元成交,創下青埔單價最高紀錄。另外,指標豪宅「威均青塘園」20樓戶,8..

青慕淳一案,讓外界發現,所謂的預售屋履約保證、續建機制,都沒辦法真正100%保障購屋族權益,就有專家直言:「現在是20年來買預售屋風險最高的時刻。」外界都在期盼政府從制度面著手,保障購屋族權益。

預售屋販賣的是未來價格,房價通常比新成屋更高,不過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彙整實價資料發現,新北汐止、三峽、金山、板橋等4區竟出現預售屋比新成屋還便宜的情況,其中以汐止價差最大,單坪價差達6.3萬元上下。

房市「脫北者」以往形容因房價高漲,而轉往新北、桃園買房的族群。不過,在租屋族群中,近年來也出現不少「脫北」現象,其中不泛有正值壯年、仍在職涯發光發熱的人士,他們由於各種原因,毅然決然決定回到家鄉打拼。

北台灣房市聚焦北士科!都會區大片素地難尋,台北最後一塊重劃區-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土地重劃完整、手握千億開發資源,未來「錢」景備受看好,吸引多家品牌建商積極搶進,並選在下半年度陸續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