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結果:符合關鍵字「稅額」的查詢結果共212筆

立委指囤房稅2.0對多屋族殺傷力不夠,財政部統計,近年各縣市調高房屋稅稅基,加上未來新制調升稅率,以六都地區試算,非自住新屋平均每戶稅額從3.4萬元提高到6.04萬元,增加2.64萬元,平均增幅78%..

政府為落實居住正義,近幾年大動作修改不動產市場交易規則,從房地合一所得稅到《平均地權條例》子法,一項項新制度、新法規輪番上陣,並拉高交易稅率、房貸利率,房市交易量確實大幅緊縮,但房價沒有出現明顯跌幅,..

法律觀念錯誤,可能影響到財產分配。一名人妻在老公過世後,申報遺產稅時,主張有7000萬夫妻剩餘財產,雖然國稅局同意抵扣,但繼子一個主張,以致於一毛錢都拿不到。對此,律師就提醒「稅歸稅,權歸權」,不能混..

俗稱的「囤房稅2.0」是就房屋所有人之住家用房屋採全國歸戶,針對持有多戶且未作有效使用者,課以較高稅率。財政部期盼最快明年7月上路,未來房屋稅將改採全國歸戶,多數非自住持有者稅率調高為2%至4.8%,..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俗稱囤房稅2.0的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未來房屋稅將改採全國歸戶,多數非自住持有者稅率調高為2%至4.8%,將影響96.8萬戶至135.8萬戶;財政部估計有望增加稅收約新台幣45.7億元..

近期在中小型建商中盛傳「國稅局全面大查稅」,根據大台中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統計,有3成以上會員被查稅、追稅,不過獲利繳稅天經地義,建商為何群起激憤?大台中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至亮就痛批:「..

網友不解,為何爸媽要贈與「房殼」給自己,土地則繼續持有。專家表示,單純建物贈與不需課徵土增稅,而先行贈與房殼的原因,可能是想把租金灌到小孩身上,以增加每年可贈與的金額,或父母所得高,因此將租金收入作到..

在高房價時代,中、小坪數成為市場主流,加上公設比高,室內實坪更讓人欲哭無淚。一名網友透露,一家三口住新家3年了,發現空間真的不夠,加上想再生一胎,萌生換房念頭;而眾人看到坪數後,一面倒驚呼,真的太小了..

俗話說「談錢傷感情」,即使是家人,碰到和錢有關的問題仍可能決裂。一對夫妻先前想要買房當投資客,就找來妹妹當人頭,也說好事後會分紅。結果對方入住之後就不想搬走,還打算用原價買走該間房,雙方為了此事鬧翻,..

Q1房屋買賣契稅平均每件4.2萬元,平均單件繳最多的是新竹縣,每件5.2萬元。信義房屋專家表示,房子「高、大、新」都會導致契稅更高,以竹北一處新大樓為例,買方購入標準3房預售屋,交屋後契稅為13萬元。

資深媒體人林裕豐、凶宅房仲文奕夫、劉韋廷律師及民俗專家周映君日前一同錄影《震震有詞》,在節目上討論「房子」之亂,「誤住凶宅,房產爭奪現形記!」林裕豐分享友人買到凶宅,以為半夜是老鼠出沒做怪,沒想到發現..

財政部「房屋差別稅率2.0」即將於9月底前送立法院審議,針對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的戶數,由現行的縣市歸戶改採全國歸戶,稅率未來也會依戶數進行差別稅率調整。勤業眾信會計師提醒,這次囤房稅有5大修法重點,納稅..

「你逃漏稅到底關我們什麼事?」一名租屋妹抱怨,房東不爽房客私自申請租屋補助,更坦言害他損失400萬元,因此要求大家退租,「不管你們要怎樣,我就是不想租給你們了」,讓原PO一行人傻眼不已。對此,另一名房..

一名中漂多年的8年級小資女李小姐嘆:「我真的覺得我們很倒霉!」她表示,自己在中部工作,月薪5萬多元,在外人眼中已經是高薪一族,但實際上卻「買不起房」又因月薪超過申請社宅條件,也讓她相當無奈。而信義房屋..

台北市政府日前公布,北市欠稅大戶仍由蘇廷潤以欠下約3.66億元的土地增值稅居冠。不過經查,蘇姓自然人雖欠稅長達23年,卻僅1筆土地底價約1433萬元的法拍紀錄,相當弔詭。對於該人能欠下如此鉅額土地增值..

北市信義區松勤街上,有一處空屋達12年的超級豪宅「瓏山林世貿博物館」。專家估計,此社區整棟光是房屋稅,就得年繳1000萬元。不過,據建商透露,該戶為整棟銷售,且開價達88億元。也就是說,依據現在開價,..

從今年7月起,租屋補助擴大,並且無須經過房東同意,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仍然有不少租屋族碰壁,遇到房東不給申請的狀況。

300億擴大租金補貼在3日開放申請,不少租屋族在第一時間就前往申請,不過卻有租客在告知房東的過程中,遇到房東不給申請的情形,相當困惑之餘也上網分享經驗,引起網友熱議,更有房仲業者出面解惑。

有屋主多年前買新大樓,可住了幾年後,最近卻想換透天,現在卡在頭期款,求助是否能增貸付頭期款。不過,信義房屋專家看到屋主的房齡後,認為房子增值效果還不顯著,增貸空間相對較小。另外,也有人看到貼文後,紛紛..

央行6月15日實施打炒房以來第5波信用管制,限縮特定區域第二戶貸款自8成降至7成,面對1年半來5次金融限縮、4次立法與修法,今(29)日,全台各地23個不動產公會聯合舉辦記者會,痛批政府與央行「真的是..